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1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41
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它涉及铜套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它包含防损套、上槽孔、下槽孔、左盖板、卡槽、右盖板,防损套为“C”形防损套,防损套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上槽孔,防损套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下槽孔,上槽孔与下槽孔一一对应,并且上槽孔水平等距间隔设置,防损套的左端设有左盖板,左盖板的外侧表面设有卡槽,防损套的右端设有右盖板,右盖板与左盖板结构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防损套的表面切割出上槽孔和下槽孔,增加防损套的韧性,受到撞击时,不容易变形,提高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取出。

A kind of damage proof sleeve specially used for rolling and brushing coppe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
本技术涉及铜套保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
技术介绍
防损套是一种保护防损套的保护套,使设置在防损套内侧的防损套结构不会受到损坏,从而保护结构完整,目前市场上的方损套多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而橡胶材质较软,能起到缓冲作用,但其刚性不足,受到撞击时,容易变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不方便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它结构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防损套的表面切割出上槽孔和下槽孔,增加防损套的韧性,受到撞击时,不容易变形,提高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取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防损套、上槽孔、下槽孔、左盖板、卡槽、右盖板,防损套为“C”形防损套,防损套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上槽孔,防损套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下槽孔,上槽孔与下槽孔一一对应,并且上槽孔水平等距间隔设置,防损套的左端设有左盖板,左盖板的外侧表面设有卡槽,防损套的右端设有右盖板,右盖板与左盖板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左盖板表面的卡槽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左盖板的四端。进一步的,所述左盖板与防损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损套为左右对称结构的防损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防损套的左端设有左盖板,防损套的右端设有右盖板,左盖板和右盖板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将滚刷铜套放入防损套内,防损套为“C”形防损套,在防损套的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使防损套具有弹性,方便滚刷铜套放入防损套中;在防损套的上端和下端切割出上槽孔和下槽孔,上槽孔与下槽孔一一对应,能提高防损套的韧性,而且防损套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其硬度较好,这样在受到撞击时,能保护滚刷铜套不会产生形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防损套的表面切割出上槽孔和下槽孔,增加防损套的韧性,受到撞击时,不容易变形,提高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取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俯视图;图3是对应图1中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右盖板6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防损套1、上槽孔2、下槽孔3、左盖板4、卡槽5、右盖板6。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防损套1、上槽孔2、下槽孔3、左盖板4、卡槽5、右盖板6,防损套1为“C”形防损套,防损套1的前端设有开口,防损套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上槽孔2,防损套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下槽孔3,上槽孔2与下槽孔3一一对应,并且上槽孔2水平等距间隔设置,防损套1的左端设有左盖板4,左盖板4的外侧表面设有卡槽5,卡槽5为长方形卡槽,长方形卡槽的槽深3-5mm,在将滚刷铜套放入防损套1后,先手动转动左盖板4,然后使用工具扣住卡槽5进行加固、拧紧;防损套1的右端设有右盖板6,右盖板6与左盖板5结构相同,并且右盖板6与左盖板4水平对应。所述左盖板4表面的卡槽5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左盖板4的四端。所述左盖板4与防损套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的防损套1为左右对称结构的防损套。所述防损套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防损套,不锈钢(Stainless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装置按位置连接起来,防损套1的左端设有左盖板4,防损套1的右端设有右盖板6,左盖板4和右盖板6的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将滚刷铜套放入防损套1内,防损套1为“C”形防损套,在防损套1的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使防损套1具有弹性,方便滚刷铜套放入防损套1中;在防损套1的上端和下端切割出上槽孔2和下槽孔3,上槽孔2与下槽孔3一一对应,能提高防损套1的韧性,而且防损套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其硬度较好,这样在受到撞击时,能保护滚刷铜套不会产生形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稳定,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防损套的表面切割出上槽孔和下槽孔,增加防损套的韧性,受到撞击时,不容易变形,提高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取出。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防损套(1)、上槽孔(2)、下槽孔(3)、左盖板(4)、卡槽(5)、右盖板(6),防损套(1)为“C”形防损套,防损套(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上槽孔(2),防损套(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下槽孔(3),上槽孔(2)与下槽孔(3)一一对应,并且上槽孔(2)水平等距间隔设置,防损套(1)的左端设有左盖板(4),左盖板(4)的外侧表面设有卡槽(5),防损套(1)的右端设有右盖板(6),右盖板(6)与左盖板(4)结构相同,并且右盖板(6)与左盖板(4)水平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滚刷铜套的防损套,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防损套(1)、上槽孔(2)、下槽孔(3)、左盖板(4)、卡槽(5)、右盖板(6),防损套(1)为“C”形防损套,防损套(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上槽孔(2),防损套(1)的底端设有若干个下槽孔(3),上槽孔(2)与下槽孔(3)一一对应,并且上槽孔(2)水平等距间隔设置,防损套(1)的左端设有左盖板(4),左盖板(4)的外侧表面设有卡槽(5),防损套(1)的右端设有右盖板(6),右盖板(6)与左盖板(4)结构相同,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日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