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同一预埋底座无法对不同立柱模具进行承载定位,预埋底座的报废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在地表下方的预埋底座,预埋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设在地表上方的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可在快接槽中往复滑动,连接件包括限位件和与限位件的转轴活动连接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压块,压块位于驱动件与限位件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
A connecting seat for fixing the bottom formwork of th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
本技术涉及立柱模板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程建筑中,在现场浇注混凝土而进行立柱的施工时,必须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模板的侧模与底模拼接后形成完整的灌浆模具,在对模具中部的灌浆槽灌注浆料之前,需要将底模与地面中的底座固定起来,防止模具在灌浆的过程中发生移动。目前常见的立柱灌浆模具的固定方法是,在底座安装前,对地基进行处理并压实,若碰到软地基应进行回填处理,以确保地基的承载力,然后浇筑高强度混凝土,在控制混凝土平整度的前提下,在混凝土的基础顶面预埋钢板,在进行基础钢板与预埋底座的拼接、调平和焊接固定后,将立柱底模与预埋底座进行固定。上述传统的加工方法中,立柱底模与预埋底座通过焊接固定,焊接对预埋底座的应力分布等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立柱底模拆装后的预埋底座的承载性能及平整度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在立柱的加工过程中,立柱模具与预埋底座需要一一对应,同一预埋底座无法对不同的立柱模具进行承载定位,预埋底座的使用基本是一次性的,工作量及加工材料的消耗与使用频次不匹配。申请号为CN20171117741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墙、模块墙柱以及模块墙系统,包括用于安装模块墙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顶板;立柱的底端设有安装底座;立柱的侧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二安装孔沿立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顶板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凹槽的底壁设有第四安装孔;安装顶板包括预埋板以及调节板,调节板设于预埋板的侧部并向下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滑动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接于位于立柱最顶端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安装孔设于预埋板上。上述专利在立柱底端上的安装底座设有第四安装孔,可在第四安装孔内穿接螺栓,将立柱与楼层地面可拆卸连接,该模块墙柱可拆装,便于移动以及重复使用;但是,由于安装底座的中部凹陷形成为凹槽,立柱的底端固设于凹槽内,对不同的立柱模具进行固定时就需要在安装底座上加设与立柱模具相适配的凹槽,等价于立柱模具与安装底座仍是一一对应的,无法利用同一安装底座对不同尺寸的立柱模具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立柱模具与预埋底座需要一一对应,同一预埋底座无法对不同立柱模具进行承载定位,预埋底座的报废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连接座与立柱模板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连接件在连接座上的位置分布可依照立柱底模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可实现同一连接座对不同立柱模具的固定,连接座的报废率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包括设在地表下方的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设在地表上方的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设有用以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件,连接件可在快接槽中往复滑动,连接件包括限位件和与限位件的转轴活动连接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限位件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传统结构中,为实现立柱底模的固定,常常是将立柱底模与设在地表下方的预埋底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待立柱经灌浆加工完成后,将立柱底模与预埋底座拆分,由于采用了焊接的连接方式,拆分后的预埋底座常常常会产生应力集中及较大的焊接变形,导致预埋底座的承载强度和平整度均大幅下降,拆分后的预埋底座基本无法进行二次使用,这就使得在立柱的灌浆预制过程中,立柱模具与预埋底座需要一一对应,同一预埋底座无法对不同立柱模具进行承载定位,预埋底座的报废率较高,在造成加工材料的浪费的同时大幅增加了生产加工所需的工作量。本技术中,预埋底座设在地表下方,通过浇筑混凝土等对预埋底座进行固定,预埋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设在地表上方的连接底座,其中,预埋底座的外缘是由槽钢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框架结构,外缘内部沿外缘的长度方向设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槽钢制加强件,连接底座由垂直于加强件的工字钢拼接而成;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设有用以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件,由于所述连接件可在快接槽中进行往复滑动,因此连接件在连接座上的位置分布可依照立柱底模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可实现同一连接座对不同立柱模具的固定,连接座的报废率较低,加工连接座所需的工作量以及消耗的材料与连接座的使用频次相匹配。此外,传统结构中,为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常常使用分立的连接件,与连接底座相连的连接件和与模板相连的连接件均不是完整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分立的两个或多个构件配合形成完整的连接件,从而实现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但是上述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灵活性极差,由于连接件并非一体式结构,当连接件的定位排布出错时,对连接件进行调整时既需要分别调整模板和连接底座上的构件,又需要考量调整后的构件之间的定位精度,防止错配或漏配现象的发生;其二是针对不同模具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各不相同,当底座上的模具变更时,常需要先将底座上的连接件拆下,待模具变更完成后再将连接件安装在底座上,连接件与底座的频繁拆装,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会造成连接件的快速磨损,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较短,报废率较高。本技术中,一体式结构的连接件包括限位件、驱动杆、驱动件和压块,其中,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无法从快接槽中滑出,连接件相当于连接底座上一个可移动的构件,在连接底座的加工过程中,就把连接件置入快接槽中;当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由于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转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靠近连接底座,目测比较模板的厚度及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的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模板的厚度时,将模板放在压块下方,转动驱动件来缩短压块下端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距离,待压块贴紧模板且模板贴紧连接底座且连接件和模板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均无法移动时,模板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转动驱动杆,带动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并与快接槽的侧壁面卡死;当不需要对模板与连接底座进行固定时,将驱动杆绕着转轴进行转动,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连接件不会对连接底座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上述过程中,所述新型连接件对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固定操作极为简单,只要转动驱动杆及驱动件即可,连接件的灵活性较高;此外,连接件不工作时可以放入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使用时可移动至模板与底座的连接位置,连接件不需要频繁拆装,连接件的报废率较低。作为优选,预埋底座的外缘是由槽钢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框架结构,外缘内部沿外缘的长度方向设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槽钢制加强件,槽钢的截面呈U型,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与外缘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加强件的两端均与外缘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对预埋底座的结构进行限定,其中,预埋底座的外缘是由槽钢拼接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包括设在地表下方的预埋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设在地表上方的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设有用以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件,连接件可在快接槽中往复滑动,连接件包括限位件和与限位件的转轴活动连接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限位件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包括设在地表下方的预埋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设在地表上方的连接底座,连接底座的快接槽中设有用以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件,连接件可在快接槽中往复滑动,连接件包括限位件和与限位件的转轴活动连接的驱动杆,驱动杆上连接有驱动件,驱动杆绕转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件一并转入快接槽中,驱动件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发生位移,驱动件上设有用以固定模板与连接底座的压块,压块沿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位于驱动件与限位件之间,快接槽槽口处的凸缘沿连接底座的垂线方向对限位件进行限位,限位件在快接槽中转动时可与快接槽的侧壁面配合卡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预埋底座的外缘是由槽钢拼接而成的矩形状框架结构,外缘内部沿外缘的长度方向设有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槽钢制加强件,槽钢的截面呈U型,加强件的长度方向与外缘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加强件的两端均与外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与预埋底座焊接连接的连接底座由垂直于加强件的工字钢拼接而成,凸缘包括沿快接槽宽度方向对称间隔布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工字钢包括上端面、竖直段和与预埋底座焊接连接的下端面,竖直段的两端均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孔,设在连接底座两端的加强杆穿过安装孔且加强杆两端的丝杆通过螺母与竖直段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立柱底模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第一分构件和第二分构件,第一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一底板,第二分构件包括两块平行分隔排布的第二底板,第二底板位于两块第一底板的间隙内且与第一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钢,迟文明,蒋锋,潘龙胜,卢岳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城投建筑工业化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