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肠灌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00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肠灌制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料筒,出料口设在料筒的前端,料筒的后端安装有伸向料筒内的转轴,转轴上连接有螺旋叶片,转轴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出料口处安装有可转动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后部插入到连接管内,连接管的前端面上环布有若干限位槽,出料管上环布有多个限位块,不同限位块分别插入到不同的限位槽中,出料管上套装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与连接管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上设有内挡沿,出料管的前端部设有球状膨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料管可以更换,肠衣用完后可以更换提前套好肠衣的另一个出料管,不会因更换肠衣而占用过多的时间,由此可提高工作效率。

Sausage f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肠灌制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肉肠灌制机。
技术介绍
肉肠是一种由肉类及其它辅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制作时首先将肉搅碎,再混合淀粉、调料及其添加剂做成馅料,最后将馅料灌入肠衣中制作成肉肠。肉肠灌制机是用于将馅料灌入肠衣的加工机械。如图1所示,现有肉肠灌制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前后延伸的料筒2,料筒2上设有进料口3、出料口4,出料口4设在料筒2的前端,料筒2的后端安装有伸向料筒2内的转轴5,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部分连接有螺旋叶片6,转轴5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7,出料口4处安装有可转动出料管9。肉肠灌制前需先将肠衣套装在出料管上,肠衣为长长的筒装结构,需要一点一点弄到出料管上,灌装馅料时再从出料管上一点点拉出,拉出的同时将馅料充入其内腔中。为了便于肉肠的晾晒、存放,需要每隔一段拧转一下,形成一节一节的形状,这种结构可通过定时拧转出料管9来实现。现有肉肠灌制机的缺点在于:一根肠衣用完后需要再向出料管上套入新的肠衣,套装肠衣时需要一点一点弄到出料管上,花费时间较多,此时肉肠灌制机不能继续工作,造成闲置,工作效率较低。<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肠灌制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前后延伸的料筒(2),料筒(2)上设有进料口(3)、出料口(4),出料口(4)设在料筒(2)的前端,料筒(2)的后端安装有伸向料筒(2)内的转轴(5),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部分连接有螺旋叶片(6),转轴(5)由第一动力装置(7)驱动,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4)处安装有可转动连接管(8),连接管(8)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出料管(9),出料管(9)的后部插入到连接管(8)内,连接管(8)的前端面上环布有若干限位槽(10),出料管(9)上环布有多个限位块(11),不同限位块(11)分别插入到不同的限位槽(10)中,出料管(9)上套装有连接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肠灌制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前后延伸的料筒(2),料筒(2)上设有进料口(3)、出料口(4),出料口(4)设在料筒(2)的前端,料筒(2)的后端安装有伸向料筒(2)内的转轴(5),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部分连接有螺旋叶片(6),转轴(5)由第一动力装置(7)驱动,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4)处安装有可转动连接管(8),连接管(8)的前端开口处安装有出料管(9),出料管(9)的后部插入到连接管(8)内,连接管(8)的前端面上环布有若干限位槽(10),出料管(9)上环布有多个限位块(11),不同限位块(11)分别插入到不同的限位槽(10)中,出料管(9)上套装有连接螺母(12),连接螺母(12)与连接管(8)通过螺纹相连接,连接螺母(12)位于限位块(11)前方的部位设有内挡沿(13),出料管(9)的前端部设有球状膨大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肠灌制机,其特征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传动轴(15)、第二传动轴(16),第一传动轴(15)与转轴(5)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轴(16)与连接管(8)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轴(15)与第二传动轴(16)之间设有能够间歇传递动力的传动箱(17),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克艳庄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泉禄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