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0051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包括底板支座,底板支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架板,顶架板朝下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拉挂钩,底板支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拉挂钩配合的牵拉组件,通过牵拉组件牵拉生猪的肋骨;牵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挂钩下方的两侧;牵拉组件均包括朝上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上的端柱,端柱上固定连接若干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牵拉机构均包括气缸,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板,连接端板上固定连接与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拉钩;位于前、后两侧牵拉机构上的拉钩相互朝向。采用上述装置部件打开生猪腹腔,方便、高效,且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清理生猪内脏。

A hanging rack device for pig slaught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猪屠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
技术介绍
生猪屠宰,是将生猪生产猪肉食品的必要加工过程,生猪屠宰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生猪挂立起来,再将生猪开膛,即通过电锯将生猪的腹腔打开,清理内脏。具体而言,电锯将生猪的肋骨锯断后,打开腹腔,然而,实际加工过程中,断裂的肋骨之间仍旧具有较小的空隙,需要依靠人工手动强行将肋骨之间的间距扒开,才能清理内脏。采用该方式的缺陷在于:上述操作方式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扒开肋骨后,操作人员手部无法松弛,松弛后断裂的肋骨之间的空隙再次随着肋骨复位变小,进而影响生猪屠宰过程中内脏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包括底板支座,所述底板支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架板,所述顶架板朝下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拉挂钩,所述底板支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拉挂钩配合的牵拉组件,通过所述牵拉组件牵拉所述生猪的肋骨;所述牵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挂钩下方的两侧;所述牵拉组件均包括朝上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上的端柱,所述端柱上固定连接若干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所述牵拉机构均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上固定连接与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拉钩;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牵拉机构上的所述拉钩相互朝向。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拉挂钩在顶架板的底部左、右对称分布有两排;每一排所述拉挂钩前、后等距分布,每一排所述拉挂钩前、后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顶架板的底部与底板支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顶架板底部的四个折角部位。优选地,所述底板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优选地,所述端柱上固定连接两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优选地,所述拉挂钩上具有朝上倾斜设置的钩尖部,所述钩尖部位于拉挂钩的前、后两端。优选地,所述底板支座上朝下倾斜连接有若干个料槽板,所述料槽板左、右对称分布在底板支座上;所述料槽板上开设有料槽。优选地,所述拉挂钩固定连接在顶架板底部的边缘部位。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拉挂钩、底板支座、顶架板、对称设置在拉挂钩下方的牵拉组件(气缸、连接端板、拉钩)实现将每个拉挂钩上挂立生猪,具体是,生猪倒立姿势下,其后侧双腿被拉挂钩的钩尖部朝上拉挂,前侧部位的牵拉机构上的拉钩朝前拉挂在生猪的一侧肋骨上,后侧部位的牵拉机构上的拉钩朝后拉挂在生猪的相对一侧肋骨上。打开气缸,前侧部位牵拉机构上的气缸朝前牵拉该侧部位的肋骨,对应的,后侧部位牵拉机构上的气缸朝后牵拉该侧部位的肋骨(气缸的活塞杆驱动连接端板,连接端板同时驱动拉钩),此时,腹腔的开口增大,此时,操作人员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清理生猪内脏。因每个气缸牵拉机构上具有上下分布的若干个拉钩,因此,能够多方位将生猪的腹腔打开,增加了腹腔的开口。采用上述装置部件,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屠宰生猪过程中,无法方便、有效打开生猪腹腔,以及采用人工打开腹腔较为费力的缺陷。上述装置打开生猪腹腔,不仅方便、高效且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清理生猪内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的分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拉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牵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牵拉组件的分布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包括底板支座1,底板支座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架板2,具体是,顶架板2的底部与底板支座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固定连接在顶架板2底部的四个折角部位(顶架板2底部呈矩形,在四个折角部位各焊接一根立柱)。顶架板2朝下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拉挂钩3(拉挂钩3上具有朝上倾斜设置的钩尖部,所述钩尖部位于拉挂钩3的前、后两端,生猪倒立姿势下,其后侧双腿被拉挂钩3的钩尖部31朝上拉挂),拉挂钩3在顶架板2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分布有两排;每一排所述拉挂钩3前、后等距分布,每一排拉挂钩3前、后间隔分布。上述均拉挂钩3固定连接在顶架板2底部的边缘部位,左侧部位的拉挂钩3固定在顶架板2底部的左侧边缘,对应的,右侧部位的拉挂钩3固定在顶架板2底部的右侧边缘。对应的,底板支座1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拉挂钩3配合的牵拉组件4,即通过拉挂钩3实现将生猪倒立悬挂,通过牵拉组件4将协助打开生猪的腹腔。即通过通牵拉组件4牵拉所述生猪的肋骨。牵拉组件4前、后对称设置在拉挂钩3下方的两侧,即每个拉挂钩3的正下方的前、后两侧均具有一个牵拉组件4,具体而言,前侧部位的牵拉组件4与后侧部位的牵拉组件4配合,朝着相反方向牵拉打开生猪的腹腔,便于操作人员清理内脏。因拉挂钩3呈左、右两排分布,因此,牵拉组件4也按照左、右两排分布。具体而言,每个牵拉组件4均包括朝上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1上的端柱41(端柱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端盘,端盘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1的顶部)。端柱41上固定连接两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42;每个牵拉机构42均包括气缸421,气缸421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板422,连接端板422上固定连接与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拉钩423;因每个拉钩423下方前、后两侧均具有一个牵拉组件4,对应的,前、后两侧部位牵拉机构42上的拉钩423相互朝向,即每个拉挂钩3的正下方的前、后两侧牵拉组件4上拉钩423。具体是,前侧部位的牵拉机构42上的拉钩423朝前拉挂在生猪的一侧肋骨上,后侧部位的牵拉机构42上的拉钩423朝后拉挂在生猪的相对一侧肋骨上。底板支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具体是,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1底部的四个折角部位。底板支座1上朝下倾斜连接有若干个料槽板5,料槽板5左、右对称分布在底板支座1上;料槽板5上开设有料槽。设计料槽板5的目的在于:当通过上述方式,清理好生猪的内脏后,生猪顺着料槽板5倾斜朝下运动被工作人员收集。工作原理过程:首先,将每个拉挂钩3上挂立生猪,具体是,生猪倒立姿势下,其后侧双腿被拉挂钩3的钩尖部31朝上拉挂。此时,工作人员借助工具打开生猪腹腔(锯断肋骨),此时,每个拉挂钩3下方前、后两侧的牵拉组件4上,分别牵拉到生猪的腹腔的开口两侧,即前侧部位的牵拉机构42上的拉钩423朝前拉挂在生猪的一侧肋骨上,后侧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座,所述底板支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架板,所述顶架板朝下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拉挂钩,所述底板支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拉挂钩配合的牵拉组件,通过所述牵拉组件牵拉所述生猪的肋骨;/n所述牵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挂钩下方的两侧;/n所述牵拉组件均包括朝上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上的端柱,所述端柱上固定连接若干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n所述牵拉机构均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上固定连接与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拉钩;/n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牵拉机构上的所述拉钩相互朝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座,所述底板支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架板,所述顶架板朝下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拉挂钩,所述底板支座的顶部连接有若干个与拉挂钩配合的牵拉组件,通过所述牵拉组件牵拉所述生猪的肋骨;
所述牵拉组件前、后对称设置在拉挂钩下方的两侧;
所述牵拉组件均包括朝上固定连接在底板支座上的端柱,所述端柱上固定连接若干个上、下分布的牵拉机构;
所述牵拉机构均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上固定连接与若干个上、下分布的拉钩;
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牵拉机构上的所述拉钩相互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拉挂钩在顶架板的底部左、右对称分布有两排;
每一排所述拉挂钩前、后等距分布,每一排所述拉挂钩前、后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猪屠宰用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马永鑫王保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华肉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