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9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涉及野外环境下对水下蚊幼采集领域,包括主体捕捞桶、拉门绳、悬浮体和多根牵引线,各牵引线一端用于连接悬停飞行器,各牵引线另一端固定在主体捕捞桶的桶壁上部;主体捕捞桶包括渗漏桶、密封桶和桶底,渗漏桶连接在密封桶的上端并与密封桶连通,渗漏桶的桶壁孔隙能够渗水且不能渗出蚊幼,桶底包括两个分桶底;拉门绳的下端固定在两个分桶底上,拉门绳的上端与悬浮体固定连接,悬浮体受液体浮力作用能够向上拉起两个分桶底并使两个分桶底封闭密封桶底部,大部分水会从上层的渗漏桶中流走,蚊幼标本和少部分水会留在下层的密封桶中,既保证了蚊幼的生存,也实现了对蚊幼标本的无人采集。

A mosquito collecting device based on hover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野外环境下无人水下蚊幼采集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蚊虫的幼虫密度监测是蚊虫密度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蚊虫传染病以及蚊媒介风险的现场风险监测的重要手段。由于蚊虫孳生的环境多在沼泽地、湖面等水体较多的地域,蚊虫的标本采集往往比较困难,尤其是对难以到达的水面的蚊虫标本采集相对比较困难。目前,采集蚊幼的方法采用的是捞勺法,该方法只能人工在水体的边缘采集,使用十分受限。现有的捞勺法采集蚊虫幼虫时,由采集人手持捞勺,站在岸边,迅速捞起水中孑孓(蚊虫幼虫的俗称),清点数量,鉴定物种,完成标本采集。捞勺法不能固定采集蚊幼的深度,随机性很强,作为密度监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为重要的是,在沼泽地、泥塘、淤泥等人无法到达的地方,该法无法开展对蚊虫幼虫的标本采集。因此,在野外环境下实现无人采集蚊幼装置仍然是个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实现蚊虫幼虫标本的无人采集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捕捞桶、拉门绳、悬浮体和多根牵引线,各所述牵引线一端用于连接悬停飞行器,各所述牵引线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捕捞桶的桶壁上部;所述主体捕捞桶包括渗漏桶、密封桶和桶底,所述渗漏桶连接在所述密封桶的上端并与所述密封桶连通,所述渗漏桶的桶壁孔隙能够渗水且不能渗出蚊幼,所述桶底包括两个分桶底;所述拉门绳的下端固定在两个所述分桶底上,所述拉门绳的上端与所述悬浮体固定连接,所述悬浮体受液体浮力作用能够向上拉起两个所述分桶底并使两个所述分桶底封闭所述密封桶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捕捞桶、拉门绳、悬浮体和多根牵引线,各所述牵引线一端用于连接悬停飞行器,各所述牵引线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捕捞桶的桶壁上部;所述主体捕捞桶包括渗漏桶、密封桶和桶底,所述渗漏桶连接在所述密封桶的上端并与所述密封桶连通,所述渗漏桶的桶壁孔隙能够渗水且不能渗出蚊幼,所述桶底包括两个分桶底;所述拉门绳的下端固定在两个所述分桶底上,所述拉门绳的上端与所述悬浮体固定连接,所述悬浮体受液体浮力作用能够向上拉起两个所述分桶底并使两个所述分桶底封闭所述密封桶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桶为纱网桶,所述密封桶为金属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桶底部开口,且所述渗漏桶的桶壁及顶部均采用纱网,所述渗漏桶的桶壁纱网为目数大于40目的纱网,所述渗漏桶的顶部纱网为目数小于5目的纱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停飞行器的蚊幼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牵引线均匀固定在所述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胡颖郝荣章宋宏彬赵荣涛杨振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