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579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包括底板、加热单元、分散单元和曝气单元,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第一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罐,底板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脚,四个第二支脚的顶端均与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加热单元设置于支撑架的顶板下表面,分散单元设置于干燥罐的上端,曝气单元设置于干燥罐的下端,还包括盖板、配液罐、控制开关组、抽液泵、第二电机、转盘、第一输料管、抽浆泵、第二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和发酵罐,该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增大菌液的流动性,提高了热交换速率,速率高,成本低廉。

A constant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and drying system for yeast probio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
本技术涉及益生菌发酵
,具体为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酵母益生菌能有效预防使用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可抑制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毒性,降低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通过激活α2β1粘合蛋白受体加强小肠上皮细胞的修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益生菌也被用于动物,如兽药、饲料等领域,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公害和无残留等特点,因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现有的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系统通常是将发酵罐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发酵,然后利用高压泵将菌体输送进行干燥,容易导致菌体的温度不均匀,影响发酵质量,而且干燥效率低,程序复杂,成本高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增大菌液的流动性,提高了热交换速率,干燥效果好,速率高,成本低廉,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包括底板、加热单元、分散单元和曝气单元;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脚,四个第二支脚的顶端均与台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支撑架的顶板下表面;分散单元:所述分散单元设置于干燥罐的上端;曝气单元:所述曝气单元设置于干燥罐的下端;其中:还包括盖板、配液罐、控制开关组、抽液泵、第二电机、转盘、第一输料管、抽浆泵、第二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第四输料管和发酵罐,所述转盘设置于台板的上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顶端与转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罐与转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设置于发酵罐的上端,所述抽浆泵固定连于盖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输料管的一端与抽浆泵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另一端穿过盖板的通孔并延伸至发酵罐的底端,所述配液罐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液泵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料管的一端与抽浆泵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管的另一端与配液罐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的一端与配液罐底端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的另一端与抽液泵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的下端与抽液泵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的上端穿过干燥罐的侧壁且延伸至干燥罐的内部,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于配液罐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抽液泵、第二电机和抽浆泵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组打开恒温加热板,恒温加热板对菌液进行恒温加热,打开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发酵罐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罐内部的菌液转动,增大菌液的流动性,提高与恒温加热板的热交换速率,抽液泵将配比好的酵母菌菌液抽送至离心盘的上端,离心盘在第一电机的转动作用下降配比好的菌液离心分散至筛板的上面并通过筛孔向下渗透,通过进气管道向曝气管通入干燥气体,干燥气筒经过曝气孔和转轴下端的出气孔向外部扩散,对酵母益生菌进行干燥,干燥效果好,速率高。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支撑杆、恒温加热板和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下表面,所述竖杆穿过盖板中部的圆孔,所述竖杆的外弧面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为四个且交错设置于竖杆的外弧面,所述恒温加热板均匀分布于支撑杆的外弧面,所述恒温加热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对酵母益生菌进行恒温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单元包括第一电机、转轴、离心盘和筛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干燥罐的顶板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干燥罐顶板的圆孔,所述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所述离心盘为四个且均匀设置于转轴的外弧面,所述筛板均匀设置于干燥罐的内弧面,所述筛板的上端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筛孔,所述离心盘与筛板交错设置,所述筛板的内沿半径小于离心盘的外沿半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利用离心盘转动将酵母益生菌分散到筛板的上端进行干燥,干燥均匀,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单元包括进气管道、曝气孔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通过连接板与干燥罐的底端内弧面固定连,所述曝气管设置于转轴的内部,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口与曝气管的底端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道穿过干燥罐的侧壁底端,对酵母益生菌进行风干干燥。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干燥罐顶板的排气孔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控制开关组打开恒温加热板,恒温加热板对菌液进行恒温加热,打开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带动转盘旋转,转盘带动发酵罐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罐内部的菌液转动,增大菌液的流动性,提高与恒温加热板的热交换速率。2、抽液泵将配比好的酵母菌菌液抽送至离心盘的上端,离心盘在第一电机的转动作用下降配比好的菌液离心分散至筛板的上面并通过筛孔向下渗透,通过进气管道向曝气管通入干燥气体,干燥气筒经过曝气孔和转轴下端的出气孔向外部扩散,对酵母益生菌进行干燥,干燥效果好,速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脚、3干燥罐、4盖板、5配液罐、6控制开关组、7加热单元、71支撑杆、72恒温加热板、73竖杆、8分散单元、81第一电机、82转轴、83离心盘、84筛板、9曝气单元、91进气管道、92曝气孔、93曝气管、10抽液泵、11第二支脚、12第二电机、13转盘、14台板、15第一输料管、16抽浆泵、17支撑架、18第二输料管、19第三输料管、20第四输料管、21发酵罐、22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包括底板1、加热单元7、分散单元8和曝气单元9;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2,第一支脚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罐3,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脚11,四个第二支脚11的顶端均与台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台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加热单元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加热单元(7)、分散单元(8)和曝气单元(9);/n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2),所述第一支脚(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罐(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脚(11),四个第二支脚(11)的顶端均与台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台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n加热单元(7):所述加热单元(7)设置于支撑架(17)的顶板下表面;/n分散单元(8):所述分散单元(8)设置于干燥罐(3)的上端;/n曝气单元(9):所述曝气单元(9)设置于干燥罐(3)的下端;/n其中:还包括盖板(4)、配液罐(5)、控制开关组(6)、抽液泵(10)、第二电机(12)、转盘(13)、第一输料管(15)、抽浆泵(16)、第二输料管(18)、第三输料管(19)、第四输料管(20)和发酵罐(21),所述转盘(13)设置于台板(14)的上端,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顶端与转盘(1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罐(21)与转盘(1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4)设置于发酵罐(21)的上端,所述抽浆泵(16)固定连于盖板(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输料管(15)的一端与抽浆泵(16)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15)的另一端穿过盖板(4)的通孔并延伸至发酵罐(21)的底端,所述配液罐(5)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液泵(10)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料管(18)的一端与抽浆泵(16)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管(18)的另一端与配液罐(5)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20)的一端与配液罐(5)底端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20)的另一端与抽液泵(10)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19)的下端与抽液泵(10)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19)的上端穿过干燥罐(3)的侧壁且延伸至干燥罐(3)的内部,所述控制开关组(6)固定连接于配液罐(5)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抽液泵(10)、第二电机(12)和抽浆泵(16)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酵母益生菌恒温发酵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加热单元(7)、分散单元(8)和曝气单元(9);
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2),所述第一支脚(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罐(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支脚(11),四个第二支脚(11)的顶端均与台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台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
加热单元(7):所述加热单元(7)设置于支撑架(17)的顶板下表面;
分散单元(8):所述分散单元(8)设置于干燥罐(3)的上端;
曝气单元(9):所述曝气单元(9)设置于干燥罐(3)的下端;
其中:还包括盖板(4)、配液罐(5)、控制开关组(6)、抽液泵(10)、第二电机(12)、转盘(13)、第一输料管(15)、抽浆泵(16)、第二输料管(18)、第三输料管(19)、第四输料管(20)和发酵罐(21),所述转盘(13)设置于台板(14)的上端,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顶端与转盘(13)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发酵罐(21)与转盘(13)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盖板(4)设置于发酵罐(21)的上端,所述抽浆泵(16)固定连于盖板(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输料管(15)的一端与抽浆泵(16)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15)的另一端穿过盖板(4)的通孔并延伸至发酵罐(21)的底端,所述配液罐(5)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液泵(10)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输料管(18)的一端与抽浆泵(16)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管(18)的另一端与配液罐(5)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20)的一端与配液罐(5)底端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输料管(20)的另一端与抽液泵(10)的进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19)的下端与抽液泵(10)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输料管(19)的上端穿过干燥罐(3)的侧壁且延伸至干燥罐(3)的内部,所述控制开关组(6)固定连接于配液罐(5)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优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