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73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合成液缓冲罐经合成液进料泵与酸解反应器连接,氯化氢气柜经氯化氢进气压缩机与酸解反应器连接;酸解反应器与循环气旋风分离器连接,循环气旋风分离器与一级循环冷凝器连接,一级循环冷凝器与一级循环罐连接,一级循环罐与二级循环冷凝器连接,二级循环冷凝器与二级循环罐连接,二级循环罐经循环气柜压缩机与酸解反应器连接;酸解反应器与循环氮气管线汇合后连接至下游脱溶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不引入任何水溶液到酸解系统中,直接在酸解工序避免了草甘膦母液废水和甲醇废水的产生,不仅降低了草甘膦的环保处理成本、降低了各种损失和消耗,同时还提高了氯甲烷这一极具经济价值的副产物的产量,环保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A non-homogeneous continuous acidolysis device for glyphos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
本技术属于甘氨酸法草甘膦生产
,具体为非均相连续酸解法应用于草甘膦合成过程中酸解工序的装置。
技术介绍
草甘膦又称农达,是一种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除草剂。目前草甘膦主流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为原料的生产方法,另一种是以甘氨酸、亚磷酸烷基酯为原料的生产方法。在我国,甘氨酸-烷基酯法合成草甘膦工艺占据主导地位,其具体流程为:以三乙胺作催化剂,多聚甲醛在溶剂甲醇中解聚生成半缩醛,与甘氨酸进一步进行反应后再与亚磷酸二甲酯进行酯化生成有机膦中间体,随后合成液再与盐酸混合、酸解(水解)、脱溶、脱酸、结晶、分离、烘干得到固体草甘膦。因此,不断完善烷基酯法草甘膦生产工艺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技术也正是在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绿色发展这一背景下进行试验开发的成果。传统的盐酸酸解法应用于草甘膦合成的工艺流程为:将亚磷酸二甲酯与甘氨酸、多聚甲醛、三乙胺(液体催化剂)、甲醇(液体溶剂)反应生成的合成液与25%~35%的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搅拌混合进行酸解反应。由于盐酸中带入了大量的水到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合成液缓冲罐(1)经合成液进料泵(2)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氯化氢气柜(4)经氯化氢进气压缩机(5)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n酸解反应器(3)与循环气旋风分离器(6)连接,循环气旋风分离器(6)与一级循环冷凝器(8)连接,一级循环冷凝器(8)与一级循环罐(9)连接,一级循环罐(9)与二级循环冷凝器(10)连接,二级循环冷凝器(10)与二级循环罐(11)连接,二级循环罐(11)经循环气柜压缩机(13)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n酸解反应器(3)与循环氮气管线(14)汇合后连接至下游脱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合成液缓冲罐(1)经合成液进料泵(2)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氯化氢气柜(4)经氯化氢进气压缩机(5)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
酸解反应器(3)与循环气旋风分离器(6)连接,循环气旋风分离器(6)与一级循环冷凝器(8)连接,一级循环冷凝器(8)与一级循环罐(9)连接,一级循环罐(9)与二级循环冷凝器(10)连接,二级循环冷凝器(10)与二级循环罐(11)连接,二级循环罐(11)经循环气柜压缩机(13)与酸解反应器(3)连接;
酸解反应器(3)与循环氮气管线(14)汇合后连接至下游脱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甘膦的非均相连续酸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气旋风分离器(6)经管道连接至下游循环分离装置,下游循环分离装置与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胡付超彭春雪覃立忠张萌张果王瑞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