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2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涉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除垢箱体、阳极组、阴极组和阴极处理单元;除垢箱体的顶端呈敞口状,除垢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除垢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阳极组和阴极组位于除垢箱体内,阳极组和阴极组沿除垢箱体的轴径向交替间隔排列;阴极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清理架、喷嘴、刮刀、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满足大流量水体净化,同时对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垢进行清理,设备操作简单。

An electrochemical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循环冷却水在不断的循环使用中,水在冷却塔中蒸发,含盐量逐渐增加,水中的碳酸钙在传热界面上结垢析出的倾向增加。冷却水的pH值、温度、养分均适合微生物繁殖,若不加以控制,会使系统粘泥增加,在换热器内沉积。结垢和粘泥沉积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能耗增加,严重时会被迫停产和损坏设备。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加药方法以及研究较多的高压静电阻垢技术、磁化技术、电磁场技术、量子环技术及超声波技术,电化学除垢阻垢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水中的成垢离子以水垢沉积的方式从水体中析出,属于典型的主动式除垢阻垢技术。与此同时,电化学反应器中的阳极在反应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使得该技术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生物及藻类也具有较好的杀灭及抑制作用。专利CN201020644185.7公开一种工业冷却水除垢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外壳上开设有检修窗口,以及设置在检修窗口处的检修门,还包括对外壳内的冷却水进行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垢箱体、阳极组、阴极组和阴极处理单元;所述阴极处理单元位于除垢箱体的上端;/n所述除垢箱体的顶端呈敞口状,所述除垢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除垢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n所述阳极组和阴极组位于除垢箱体内,所述阳极组和阴极组沿除垢箱体的轴径向交替间隔排列;/n所述阴极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清理架、喷嘴、刮刀、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第一升降单元位于第一支撑架上,第二升降单元位于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清理架位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垢箱体、阳极组、阴极组和阴极处理单元;所述阴极处理单元位于除垢箱体的上端;
所述除垢箱体的顶端呈敞口状,所述除垢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除垢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阳极组和阴极组位于除垢箱体内,所述阳极组和阴极组沿除垢箱体的轴径向交替间隔排列;
所述阴极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清理架、喷嘴、刮刀、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第一升降单元位于第一支撑架上,第二升降单元位于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清理架位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清理架的截面呈U型,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用以驱动清理架往下移动至阴极组上,致使阴极组进入清理架的开口端;所述清理架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刮刀和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垢箱体的底端设有存垢槽,所述存垢槽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组包括多个阳极板、阳极连接棒和多个阳极母排;所述阳极板的一端与阳极母排的侧壁连接,所述阳极母排的两端分别与除垢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阳极母排的轴线与除垢箱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多个阳极母排通过阳极连接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组包括多个阴极板、阴极连接棒和多个阴极母排,所述阴极板的一端与阴极母排的侧壁连接,所述阴极母排的两端分别与除垢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阴极母排的轴线与除垢箱体的轴线垂直,所述多个阴极母排通过阴极连接棒连接;所述阳极板与阴极板交替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循环冷却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母排的两端分别与除垢箱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阳极母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心与阳极母排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琳琳张达光慕晓炜陈皓薛怀标徐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大唐淮北发电厂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