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72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包括包括围隔外框、第一安装网绳、第二安装网绳、网兜和负重块,围隔外框的前后侧与左右侧框内均固定安装有尼龙绳网,围隔外框的侧框内的尼龙绳网上系有第一安装网绳,围隔外框的侧框内的尼龙绳网上系有第二安装网绳,第一安装网绳与第二安装网绳位于二者交叉点的位置相互固定,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交叉点上固定系有悬浮球,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交叉点下固定系有第一系带,第一系带的末端系有网兜,网兜内放置有水生动物,网兜的底部系有第二系带,第二系带的末端捆绑有负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并降低成本。

A placement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collaborative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
技术介绍
沉水植物是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沉水植被的恢复对于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沉水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1-5米,湖水透明度大,底质松软的水域,植物优势种较多,但当透明度明显降低时,沉水植物的量就会显著减少。因此在沉水植被恢复的前期,提升水体的透明度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提升水体透明度的方法主要有抛洒有机、无机等具有絮凝作用的化学品,这一方法虽能提升水体透明度,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对水体水质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的目前主要提升水体透明度的方法主要有抛洒有机、无机等具有絮凝作用的化学品,这一方法虽能提升水体透明度,但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对水体水质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其包括:包括围隔外框、第一安装网绳、第二安装网绳、网兜和负重块,所述围隔外框的前后侧与左右侧框内均固定安装有尼龙绳网,所述围隔外框的前后侧框内的尼龙绳网上系有第一安装网绳,所述围隔外框的左右侧框内的尼龙绳网上系有第二安装网绳,所述第一安装网绳与第二安装网绳位于二者交叉点的位置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交叉点上固定系有悬浮球,所述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交叉点下固定系有第一系带,所述第一系带的末端系有网兜,所述网兜内放置有水生动物,所述网兜的底部系有第二系带,所述第二系带的末端捆绑有负重块。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围隔外框采用外包聚乙烯网布的不锈钢结构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均采用亚麻绳制成。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均采用橡皮绳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设置有围隔外框、尼龙绳网、第一安装网绳、第二安装网绳、悬浮球、第一系带、第二系带、网兜、水生动物、负重块,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设置在沉水植物种植初期的围隔外框上的尼龙绳网上,第一安装网绳与第二安装网绳交叉,以此形成网状装置,可根据尼龙绳网的尺寸与实际需求自由决定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安装数量和间隔距离,以保证区域水体中的水生动物能够均匀分布并可适应不停透明度现状的水体的实际需求;水生动物放置于网兜内,网兜通过第一系带与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的交叉点固定,网兜通过第二系带与负重块固定连接,以此固定水生动物在水体中的位置,通过安装在第一安装网绳和第二安装网绳交叉点上的悬浮球的浮力和负重块的重力的共同作用使水生动物不易随水流移动改变位置,可达到提升净化整个区域水体透明度的效率的目的,且本装置方便移除、可循环利用,待水体的透明度提升之后,可将整个装置进行移除,可在另一区域水体中再次循环利用,降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轴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围隔外框轴测示意图。图中:100围隔外框、200尼龙绳网、310第一安装网绳、320第二安装网绳、400悬浮球、510第一系带、520第二系带、600网兜、700水生动物、800负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围隔外框100、第一安装网绳310、第二安装网绳320、网兜600和负重块800;请参阅图3,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与左右侧框内均固定安装有尼龙绳网200,尼龙绳网200用于对围隔外框100内的沉水植物的围护;请参阅图1和图2,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一安装网绳310,围隔外框100的左右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二安装网绳320,第一安装网绳310与第二安装网绳320位于二者交叉点的位置相互固定,相邻的第一安装网绳310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网绳320之间的间隔均为一米左右,以此构成一个分部均匀的网状装置,用于固定水生动物;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上固定系有悬浮球400,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下固定系有第一系带510,第一系带510的末端系有网兜600,所述网兜600内放置有水生动物700,网兜600的底部系有第二系带520,第二系带520的末端捆绑有负重块800,悬浮球400的浮力和负重块800的重力的共同作用使网兜600中的水生动物700不易随水流移动改变位置,提高净化的效率;围隔外框100采用外包聚乙烯网布的不锈钢结构制成,使围隔外框100在水中具有耐腐蚀和耐锈蚀的功能;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均采用亚麻绳制成,亚麻绳具有防腐、耐磨、坚韧、抗老化、抗拉伸的优点,能够承载相当程度的重量,适宜本装置使用;第一系带510和第二系带520均采用橡皮绳制成,橡皮绳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第一系带510和第二系带520不会被水下的水流拉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隔外框(100)、第一安装网绳(310)、第二安装网绳(320)、网兜(600)和负重块(80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与左右侧框内均固定安装有尼龙绳网(20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一安装网绳(31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左右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二安装网绳(320),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与第二安装网绳(320)位于二者交叉点的位置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上固定系有悬浮球(400),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下固定系有第一系带(510),所述第一系带(510)的末端系有网兜(600),所述网兜(600)内放置有水生动物(700),所述网兜(600)的底部系有第二系带(520),所述第二系带(520)的末端捆绑有负重块(8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协同净化实施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隔外框(100)、第一安装网绳(310)、第二安装网绳(320)、网兜(600)和负重块(80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与左右侧框内均固定安装有尼龙绳网(20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前后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一安装网绳(310),所述围隔外框(100)的左右侧框内的尼龙绳网(200)上系有第二安装网绳(320),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与第二安装网绳(320)位于二者交叉点的位置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上固定系有悬浮球(400),所述第一安装网绳(310)和第二安装网绳(320)的交叉点下固定系有第一系带(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采薇韩翠敏安鸿宇程花林超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