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装置,尤其涉及用两种不同温度进行冷凝的制冷装置。以往,作为制冷装置,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1年第28672号公报所揭示,有蓄热式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具有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膨胀阔、室内膨胀阀及室内热交换器依次连接的主通道,并具有容纳于蓄热槽内的蓄热媒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蓄热用热交换器。而且,所述空调装置分为可进行不利用蓄热的通常制冷运转及利用蓄热的蓄热制冷运转等结构。在该通常制冷运转中,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后,在室内膨胀阀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再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并且,在蓄热制冷运转的一种形态中,制冷剂从压缩机发出在蓄热用热交换器中冷凝后,在室内膨胀阀中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器中蒸发再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另外,在蓄热制冷运转的另一形态中,制冷剂从压缩机出发在室外热交换器中冷凝后,在蓄热用热交换器中被过冷却,然后在室内膨胀阀中减压,在室内热交换室中蒸发后再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如此,在所述空调装置中,利用蓄热可获得冷凝温度的降低和制冷剂过冷却的增大,并可获得制冷能力的提高。在所述的空调装置中,存在着蓄热用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装置,具有由第1压缩机(21)和第1热交换器(23)构成的第1制冷剂通道(20)、由第2压缩机(31)和第2热交换器(32)构成的第2制冷剂通道(30)及由膨胀机构(E4)和第3热交换器(42)构成的第3制冷剂通道(40)所连接成的制冷回路(1R),其特征在于, 是一种至少进行下述制冷剂循环的制冷装置,即,从所述第1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在第1热交换器(23)中冷凝后,与从第2压缩机(31)排出的制冷剂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器(32)中以比所述第1热交换器(23)低的温度冷凝后,在膨胀机构(E4)中减压,在第3热交换器(42)中蒸发后回到第1压缩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岡弘宗,田中修,本田雅裕,小谷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