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兼容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53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该分料装置包括:第一直振机构、第二直振机构及底座。第一直振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槽和第一直振器。第一直振器与第一出料槽连接。第一出料槽设置有缩口导向块,缩口导向块用于限制物料一次输出数量。第二直振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槽、第二直振器及分料轴。分料轴与第二出料槽连接,第二直振器与第二出料槽连接。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位于第一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分料轴位于第一出料槽与第二出料槽之间。分料轴用于承接从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使得物料因碰撞而分散掉落。上述高兼容分料装置的改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物料输送时不贴紧第一出料槽及第二出料槽的槽壁,从而避免物料摩擦划损。

High compatibility distribu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兼容分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料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行业内,分料是生产制造过程中常设的一道工序,通过分料设备将盛堆的产品或者物料分离散开,以便于后续的生产加工作业。目前,常用的物料分料方法是利用震动盘来完成分料作业,通过震动电机的震动作用,并配合轨道的螺旋输送方式,以完成分料工作。然而,一种物料对应一种送料轨道,震动盘中的送料轨道必须与物料相适配,震动盘才能完成分料工作,震动盘的兼容性低,无法适用于不同的物料,适用范围小。其次,由于震动盘采用螺旋式上升输送方式,在离心作用下,物料会紧靠轨道侧壁,物料易因与轨道摩擦而划损,从而易导致物料的品质下降,甚至破坏了物料的结构完整性。另外,由于物料长期堆叠存放,因一些环境因数或人为因数,例如,潮湿闷热,会导致部分物料因含有水分而相粘黏,从而导致物料在分料过程中分离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兼容性低、物料易被划损以及物料分离不彻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该高兼容分料装置包括:第一直振机构、第二直振机构以及底座,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及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槽和第一直振器。所述第一直振器与所述第一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槽设置有缩口导向块,所述缩口导向块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槽、第二直振器以及分料轴。所述分料轴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直振器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分料轴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分料轴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使得物料因与所述分料轴发生碰撞而分散掉落。所述第一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一直振器和所述第二直振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兼容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入端处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冲击分散物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设置有缩口导向板,所述缩口导向板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定物料于所述第一输送机上的输送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兼容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出端处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避免物料掉落在所述第二输送机之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分料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限定物料于所述第二输送机上的输送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缩口导向块为弧形片状结构,所述缩口导向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一侧槽壁,所述缩口导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另一侧槽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缩口导向块的弧形凹陷面朝向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槽的出料方向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出料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兼容分料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组件、第二传感器组件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发送器和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发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一侧槽壁,所述第一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另一侧槽壁,所述第一发送器与所述第一接收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发送器和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发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一侧槽壁,所述第二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另一侧槽壁,所述第二发送器与所述第二接收器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发送器与所述第二发送器间隔设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器、所述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一直振器以及所述第二直振器电性连接。上述高兼容分料装置,用户可将待分料的成堆物料投入第一出料槽的输入端,利用第一直振器产生震动,在震动作用下,物料逐步向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传送。缩口导向块限制了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使得物料逐个从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由于物料长期堆叠存放,因一些环境因数或人为因数,例如,潮湿闷热,会导致部分物料因含有水分而相粘黏。分料轴将起到分散物料的作用,当相粘黏的物料从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时,物料将与分料轴发生碰撞,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粘黏的物料被分散开来,被打散的物料掉落于第二出料槽中。第二出料槽中的物料在第二直振器的作用下,从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向输出端传送,从而完成了物料的分料作业。该高兼容分料装置通过第一出料槽及第二出料槽传输物料,物料的规格仅需小于第一出料槽及第二出料槽的宽度即可,也就是说,该高兼容分料装置兼容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规格的物料。通过设置缩口导向块,以限制物料单次通过的数量。对不同规格的物料进行分料,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缩口导向块即可。该分料装置的兼容性更高,改造成本更低,适用范围更广。物料的传送不会始终贴合第一出料槽及第二出料槽的槽壁,从而避免物料因摩擦而划损。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M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N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中高兼容分料装置的P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10,该高兼容分料装置10包括:第一直振机构100、第二直振机构200以及底座300,第一直振机构及第二直振机构分别设置于底座300上。第一直振机构100包括第一出料槽110和第一直振器120。第一直振器120与第一出料槽110连接。优选的,第一直振器120与第一出料槽110输入端的底部连接,以利于物料的传输。第一出料槽110设置有缩口导向块111,缩口导向块111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第二直振机构200包括第二出料槽210、第二直振器220以及分料轴230。分料轴230与第二出料槽210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振机构、第二直振机构以及底座,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及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n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槽和第一直振器;所述第一直振器与所述第一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槽设置有缩口导向块,所述缩口导向块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n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槽、第二直振器以及分料轴;所述分料轴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直振器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分料轴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分料轴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使得物料因与所述分料轴发生碰撞而分散掉落;/n所述第一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一直振器和所述第二直振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振机构、第二直振机构以及底座,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及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一直振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槽和第一直振器;所述第一直振器与所述第一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槽设置有缩口导向块,所述缩口导向块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
所述第二直振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槽、第二直振器以及分料轴;所述分料轴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直振器与所述第二出料槽连接;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分料轴位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分料轴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一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使得物料因与所述分料轴发生碰撞而分散掉落;
所述第一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出料槽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第一直振器和所述第二直振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兼容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入端位于所述第二出料槽输出端的竖直向下的方位,所述第一输送机的输入端处设置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用于承接从所述第二出料槽的输出端掉落的物料,以冲击分散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设置有缩口导向板,所述缩口导向板用于限制物料一次性输出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定物料于所述第一输送机上的输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兼容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兼容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