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9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所述机器人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螺接件和盖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下对接以共同围设构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沿上下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接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且至少覆盖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口处。通过盖板将螺接件和螺纹孔盖住,更加美观,富有美感。

A robot sh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对于采用塑料壳体的机器人,其塑料壳体之间需要固定。目前市面上不同塑胶壳体间的固定方式主要以螺丝固定和卡扣固定为主。螺丝的固定往往会在外观上留下螺丝孔,影响产品外观效果。常用的解决方式,是在螺丝孔上加橡胶塞或者橡胶垫来进行遮挡。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观丑陋的问题,但是增加橡胶类零件不仅增加组装工序还增加成本,而且拆卸后再次组装往往由于双面胶的特性不再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螺纹孔和螺接件裸露影响机器人外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下对接以共同围设构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电控构件,所述第一壳体沿上下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螺接件,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内置有电控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结构包括:/n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下对接以共同围设构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电控构件,所述第一壳体沿上下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n螺接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及,/n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且至少覆盖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壳体结构,内置有电控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结构包括: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下对接以共同围设构成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电控构件,所述第一壳体沿上下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通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处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螺接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及,
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且至少覆盖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件包括自上至下一体成型的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所述下螺纹段的直径;
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适配于所述上螺纹段的直径设置,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孔径适配于所述下螺纹段的直径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件包括自上至下一体成型的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所述上螺纹段的直径大于所述下螺纹段的直径;
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适配于所述上螺纹段的直径设置,所述第二螺纹孔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孔段和下孔段,其中,所述上孔段的孔径适配于所述上螺纹段的直径设置,所述下孔段的孔径适配于所述下螺纹段的直径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纹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螺纹段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法毅庄勇斌张腾叶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