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袋装产品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装箱设备,包括:承袋装置、中转装置和推袋装置;其中所述承袋装置适于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所述中转装置适于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以及所述推袋装置适于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袋装箱设备通过承袋装置承接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再通过所述中转装置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然后再通过所述推袋装置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从而实现自动将若干成品袋装入包装箱内,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袋装箱效率。
A bag pac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箱设备
本技术属于袋装产品装箱
,具体涉及一种袋装箱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小单元袋装产品需要装箱的传统做法是通过人工进行装箱,生产效率非常低;市场上也逐渐有一些袋装箱设备出现,但智能程度不够,导致装箱效率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袋装箱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箱设备,包括:承袋装置、中转装置和推袋装置;其中所述承袋装置适于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所述中转装置适于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以及所述推袋装置适于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进一步,所述承袋装置设有两个;两承袋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中转装置的相对两侧。进一步,所述承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向下移动,以使承载机构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以及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承载机构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进一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承载组件;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承载组件伸入所述中转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连接板带动伸缩驱动机构和承载组件向下移动,以使承载组件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以及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承载组件缩回,以使所述袋垛落在所述中转装置内。进一步,所述中转装置包括:安装座,位于该安装座上的储存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储存机构适于容纳所述袋垛;以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安装座转动,以将储存机构转动至装箱工位。进一步,所述储存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座上且相对间隔设置的两容纳板;其中所述容纳板的一侧沿容纳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挡板,其另一侧沿容纳板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挡板;以及各容纳板、各第一挡板和各第二挡板适于形成容纳所述袋垛的储存通道。进一步,所述储存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板外侧面上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翻转驱动子机构和压板;所述容纳板上设有第一缺口槽;以及当所述储存通道内容纳所述袋垛后,所述第一翻转驱动子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压板从所述第一缺口槽翻转至袋垛中最上层的成品袋上,以压紧袋垛。进一步,所述压紧组件通过一滑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板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穿设于第一、第二支撑杆两端的一对滑杆;其中所述压板通过第一转轴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翻转驱动子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第一、第二支撑杆适于沿滑杆来回滑动,以调节压板的高度。进一步,所述储存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板外侧面上的第二翻转驱动子机构;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二转轴件与所述容纳板相连;以及当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储存机构转动至装箱工位后,所述第二翻转驱动子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翻转至与容纳板平齐。进一步,所述推袋装置包括:推袋驱动机构和推板;当所述第二挡板翻转至与容纳板平齐后,所述推袋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推板推动袋垛经所述第二挡板进入一包装箱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袋装箱设备通过承袋装置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再通过所述中转装置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然后再通过所述推袋装置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从而实现自动将若干成品袋装入包装箱内,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袋装箱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袋装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袋装箱设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袋装箱设备去除部分机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袋装箱设备的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承袋装置10、伸缩驱动机构100、承载组件101、连接板102、升降电机103、传动带104、滑轨105、滑块106、底座107、传动轮108、中转装置20、安装座210、转动驱动机构220、储存机构230、容纳板231、第一挡板2311、第二挡板2312、第一缺口槽2313、第二缺口槽2314、连杆2315、第一翻转驱动子机构232、压板233、第一支撑杆2341、第二支撑杆2342、滑杆2343、第二翻转驱动子机构235、活动座236、第一倾斜部237、第二倾斜部238、推袋装置30、推袋驱动机构31、推板32、辅助推袋驱动机构33、辅助推板34、输送机构40、包装箱50、机座60、辅助竖板7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袋装箱设备,包括:承袋装置10、中转装置20和推袋装置30;其中所述承袋装置10适于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40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20;所述中转装置20适于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以及所述推袋装置30适于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50内。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袋装箱设备通过承袋装置10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40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20,再通过所述中转装置20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然后再通过所述推袋装置30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50内,从而实现自动将若干成品袋装入包装箱50内,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袋装箱效率。具体的,所述袋装箱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承袋装置10、中转装置20和推袋装置30均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PLC控制模块;所述袋装箱设备还包括:机座60;所述承袋装置10、中转装置20和推袋装置30均位于所述机座60的平台上。具体的,袋垛中的成品袋数量根据一包装箱50所需装入的成品袋数量设定。进一步,所述承袋装置10设有两个;两承袋装置10分别位于所述中转装置20的相对两侧。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承袋装置10,当其中一个承袋装置10承接预设数量的成品袋后,将袋垛输送至中转装置20的过程中,另一个承袋装置10可以接着承接来自输送机构40的成品袋,从而确保成品袋的输送和成品袋的承接动作连续进行,更加提高了袋装箱效率。进一步,所述承袋装置10包括:升降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向下移动,以使承载机构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以及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承载机构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20。具体的,初始时,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向上移动,直至所述承载机构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处,以便于承接成品袋;在承接过程中,当承载机构承接一成品袋后,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承载机构向下移动一成品待厚度的高度,以使下一成品袋层叠在前一成品袋上,依次类推,逐渐形成袋垛,当承载机构承接预设数量的成品袋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袋装置、中转装置和推袋装置;其中/n所述承袋装置适于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n所述中转装置适于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以及/n所述推袋装置适于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袋装置、中转装置和推袋装置;其中
所述承袋装置适于承接来自一输送机构依次输送的成品袋,并使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后,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
所述中转装置适于将袋垛运转至装箱工位;以及
所述推袋装置适于将位于装箱工位的袋垛推入至一包装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袋装置设有两个;
两承袋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中转装置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承载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向下移动,以使承载机构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以及
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承载机构将袋垛输送至所述中转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伸缩驱动机构和承载组件;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承载组件伸入所述中转装置的上方;
所述升降机构适于驱动连接板带动伸缩驱动机构和承载组件向下移动,以使承载组件承接的若干成品袋形成层叠的袋垛;以及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承载组件缩回,以使所述袋垛落在所述中转装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装置包括:
安装座,位于该安装座上的储存机构,以及转动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储存机构适于容纳所述袋垛;以及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安装座转动,以将储存机构转动至装箱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装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士杰,王伟俊,史慧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