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转运输送技术领域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所述的装置底座(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连接杆件(2),每个连接杆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架(3),放置架(3)包括两个放置架侧面(4),每个放置架侧面(4)内侧面各设置一个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上分别套装一个定位胶套(6),两个定位胶套(6)之间设置间隙部,汽车连接板(15)每侧侧面分别设置工艺凹槽部(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实现需要转运或输送的汽车连接板的放置和取出,在汽车连接板放置时实现可靠限位,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掉落,提高输送安全性和便利性。
Transfer device of automobile connect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转运输送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是通过不同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产品。而在汽车零部件中,既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又包括许多板件结构的汽车连接板。这些汽车连接板不仅需要从生产厂家输送到主机厂,在主机厂内,也往往涉及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运。而这些汽车板件,不能叠压放置,因为叠压放置会导致汽车连接板变形。因此,就需要使用到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只是一个简单的货架,能够分层放置,而无法定位,并且无法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及掉落,无法有效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需要输送的汽车连接板的放置和取出,在汽车连接板放置时实现可靠限位,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掉落,提高输送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的装置底座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连接杆件,每个连接杆件上分别设置放置架,放置架包括两个放置架侧面,每个放置架侧面内侧面各设置一个定位柱,每个定位柱上分别套装一个定位胶套,两个定位胶套之间设置间隙部,汽车连接板每侧侧面分别设置工艺凹槽部。所述的定位柱为截面呈方形结构,定位胶套通过胶套槽套装在定位柱上,所述的定位胶套的胶套前部设置为侧面截面呈锥形结构,两个胶套前部之间设置间隙部;所述的定位胶套的胶套前部设置为正面截面呈方形结构。两个定位胶套的胶套前部之间的间隙部的尺寸设置为小于汽车连接板的厚度尺寸的结构。所述的放置架侧面包括放置架侧面Ⅰ和放置架侧面Ⅱ,放置架侧面Ⅰ内侧面设置的定位柱为定位柱Ⅰ,放置架侧面Ⅱ内侧面设置的定位柱为定位柱Ⅱ。所述的定位柱Ⅰ上套装的定位胶套为定位胶套Ⅰ,定位柱Ⅱ上套装的定位胶套为定位胶套Ⅱ。所述的装置底座底部每个边角分别设置移动轮。所述的装置底座一端端部还设置移动推手。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在需要放置汽车连接板到对应的放置架时,由于两个定位胶套之间存在间隙部,因此,只需要将汽车连接板从上方向两个定位胶套之间下移插入,汽车连接板施力会使得两个定位胶套受压变形,从而使得汽车连接板能够通过,而直到每个定位胶套抵卡装到汽车连接板上对应的一个工艺凹槽部后,停止移动,此时,两个定位胶套从汽车连接板两侧施力在两个工艺凹槽部内,实现汽车连接板的可靠限位。这样,在转运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颠簸时,由于定位胶套为柔性结构,能够有效缓冲颠簸的外力,避免对汽车连接板造成磨损或变形。与此同时,两个定位胶套的力又确保在受到颠簸时不会从工艺凹槽部脱离,确保限位放置可靠,确保转运或运输汽车连接板时的稳定性。而需要取下汽车连接板时,只需要向上移动汽车连接板,外力克服两个定位胶套施加在汽车连接板的工艺凹槽部内的夹紧力,就能够使得定位胶套脱离工艺凹槽部,实现汽车连接板脱离放置架。这样的操作,可以实现汽车连接板的重复放置和取下,提高整个转运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本技术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方便快捷实现需要转运或输送的汽车连接板的放置和取出,在汽车连接板放置时实现可靠限位,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掉落,提高输送安全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底座;2、连接杆件;3、放置架;4、放置架侧面;5、定位柱;6、定位胶套;7、放置架侧面Ⅰ;8、放置架侧面Ⅱ;9、定位柱Ⅰ;10、定位柱Ⅱ;11、定位胶套Ⅰ;12、定位胶套Ⅱ;13、胶套槽;14、胶套前部;15、汽车连接板;16、工艺凹槽部;18、移动轮;19、移动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所述的装置底座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连接杆件2,每个连接杆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架3,放置架3包括两个放置架侧面4,每个放置架侧面4内侧面各设置一个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上分别套装一个定位胶套6,两个定位胶套6之间设置间隙部,汽车连接板15每侧侧面分别设置工艺凹槽部16。本技术中的汽车连接板,是应用于汽车上的板件结构的板件,如翼子板等,既包括塑料件,也包括金属件,只要是板件结构,都可以放置。上述结构,在需要放置汽车连接板15到对应的放置架3时,由于两个定位胶套之间存在间隙部,因此,只需要将汽车连接板15从上方向两个定位胶套6之间下移插入,汽车连接板15施力会使得两个定位胶套6受压变形,从而使得汽车连接板能够通过,而直到每个定位胶套6抵卡装到汽车连接板上对应的一个工艺凹槽部16后,停止移动,此时,两个定位胶套从汽车连接板两侧施力在两个工艺凹槽部内,实现汽车连接板的可靠限位。这样,在转运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颠簸时,由于定位胶套为柔性结构,能够有效缓冲颠簸的外力,避免对汽车连接板造成磨损或变形。与此同时,两个定位胶套的力又确保在受到颠簸时不会从工艺凹槽部脱离,从而确保限位放置可靠,确保转运或运输汽车连接板时的稳定性。而需要取下汽车连接板时,只需要向上移动汽车连接板,外力克服两个定位胶套施加在汽车连接板的工艺凹槽部内的夹紧力,就能够使得定位胶套脱离工艺凹槽部,实现汽车连接板脱离放置架。而这样的操作,可以实现汽车连接板的重复放置和取下,提高整个转运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方便快捷实现需要转运或输送的汽车连接板的放置和取出,在汽车连接板放置时实现可靠限位,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掉落,提高输送安全性和便利性。所述的定位柱5为截面呈方形结构,定位胶套6通过胶套槽13套装在定位柱5上,所述的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14设置为侧面截面呈锥形结构,两个胶套前部14之间设置间隙部;所述的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14设置为正面截面呈方形结构。上述结构,定位柱为方形结构,胶套槽截面形状与定位柱截面形状相同,彼此配合,这样,定位胶套套装在定位柱后,不会相对于定位柱发生转动,便于后续可靠定位汽车连接板。而当汽车连接板放置在放置架内的腔体部位时,两个定位胶套的胶套前部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工艺凹槽部卡装配合,实现夹紧限位,避免汽车连接板脱落。而工艺凹槽部为长条状的凹槽形状,而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14设置为正面截面呈方形结构,这样,胶套前部与工艺凹槽部配合时,能够可靠接触,避免汽车连接板相对于胶套前部转动,有效提高汽车连接板限位的可靠性,提高性能。两个定位胶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1),所述的装置底座(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连接杆件(2),每个连接杆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架(3),放置架(3)包括两个放置架侧面(4),每个放置架侧面(4)内侧面各设置一个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上分别套装一个定位胶套(6),两个定位胶套(6)之间设置间隙部,汽车连接板(15)每侧侧面分别设置工艺凹槽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1),所述的装置底座(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连接杆件(2),每个连接杆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架(3),放置架(3)包括两个放置架侧面(4),每个放置架侧面(4)内侧面各设置一个定位柱(5),每个定位柱(5)上分别套装一个定位胶套(6),两个定位胶套(6)之间设置间隙部,汽车连接板(15)每侧侧面分别设置工艺凹槽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5)为截面呈方形结构,定位胶套(6)通过胶套槽(13)套装在定位柱(5)上,所述的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14)设置为侧面截面呈锥形结构,两个胶套前部(14)之间设置间隙部;所述的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14)设置为正面截面呈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连接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定位胶套(6)的胶套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世庆,程垂庭,孙强,张厚汉,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诚拓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