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22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的复式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室外组件(2)的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用的冷冻用压缩机(55)。冷冻用压缩机(55)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用压缩机(55)的吐出配管中设有油分离器(64)。在吸入配管(68)中设有利用由油分离器(64)分离的冷冻机油和吸入制冷剂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67)。可通过削减格栅状组件来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具有冷冻组件的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小型零售店等使用的冷冻装置中,根椐食品和饮食物等的冷却对象物的不同种类,冷却的温度是不同的。为此,长期以来使用的是具有冷藏组件和冷冻组件的冷冻装置。但是,在冷冻组件中,因需要将冷却对象物冷却到更低的温度,故必须将制冷剂减压到相当低的压力。然而,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差一旦加大,则会降低压缩机的效率。为此,以往是如图7所示,在具有热源侧压缩机10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02的热源侧组件103、冷藏组件105和冷冻组件105的基础上,还要另外设置具有低温侧压缩机107和格栅状冷凝器108的格栅状组件106,以形成二维式冷冻循环。另外,格栅状冷凝器108的热交换量依存于来自储存器109的制冷剂的供给量。因此,格栅状冷凝器108的热交换量依存于运转状态的变化。从而,以往的冷冻装置仅仅设置格栅状组件106的这一部分就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并且,仅所需设置的格栅状冷凝器108一项就会使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促进具有冷冻组件及其它组件的冷冻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1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至少是将具有热源侧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组件、具有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藏用热交换器的冷藏组件、具有以低于所述冷藏用热交换器的温度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冻用热交换器的冷冻组件连接而构成,在所述冷冻组件中设置有与所述热源侧压缩机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的冷冻用压缩机。上述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中设置有冷冻用压缩机,并由该冷冻用压缩机和热源侧压缩机形成2段压缩式冷冻循环。因此,尽管是属于具有冷藏组件和冷冻组件的所谓复式回路的装置,也不需要格栅状冷凝器,故可使整个装置小型化,同时可促进装置的低成本化。又,也不会造成因格栅状冷凝器引起的热损失,可提高运转效率。第2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至少是将具有热源侧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组件、具有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空调组件、具有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冻用热交换器的冷冻组件连接而构成,在所述冷冻组件中设置有与所述热源侧压缩机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的冷冻用压缩机。上述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中设有冷冻用压缩机,并由该冷冻用压缩机和热源侧压缩机形成2段压缩式冷冻循环。因此,尽管是属于具有空调组件和冷冻组件的所谓复式回路的装置,也不需要格栅状冷凝器,可促进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又可提高运转效率。第3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至少是将具有热源侧压缩机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组件、具有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空调组件、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藏用热交换器的冷藏组件、具有以低于所述冷藏用热交换器的温度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冻用热交换器的冷冻组件连接而构成,在所述冷冻组件中设置有与所述热源侧压缩机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的冷冻用压缩机。上述冷冻装置在冷冻组件中设置有冷冻用压缩机,并由该冷冻用压缩机和热源侧压缩机形成2段压缩式冷冻循环。由此,尽管是属于具有空调组件、冷藏组件和冷冻组件的所谓复式回路的装置,也不需要格栅状冷凝器,故可促进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又可提高运转效率。第4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是在第1~第3的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冷冻组件具有减压机构,并与从热源侧组件的液路分支的液侧配管和从热源侧组件的气路分支的气体侧配管连接,从所述液侧配管向所述气体侧配管将所述减压机构、冷冻用热交换器和冷冻用压缩机按顺序进行连接而构成。第5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是在第1~第4的任一项技术方案中,在冷冻组件中设有设于冷冻用压缩机的吐出侧的油分离器,以及具有减压机构并将该油分离器与该冷冻用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返油管。在上述冷冻装置中,由于从冷冻用压缩机流出的冷冻机油由油分离器和返油管返回冷冻用压缩机,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冷冻用压缩机的润滑不良。在冷冻用压缩机的运转停止时,油分离器的油通过返油管返回冷冻用压缩机的的吸入侧,故在运转停止时油不会朝压缩机的吐出侧方向倒流。因此,油不会停留在冷冻用压缩机的吐出侧,可顺利地进行冷冻用压缩机的再启动。第6技术方案的冷冻装置是在第5技术方案中,冷冻用压缩机由变换器(インバ—タ)压缩机构成,在冷冻组件的返油管或所述冷冻用压缩机的吸入配管中,至少设置利用由油分离器分离的冷冻机油对所述变换器压缩机的变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在上述冷冻装置中,因冷冻用压缩机的吐出侧的压力较小,故吐出侧的温度较低。因此,从油分离器经由返油管返回冷冻用压缩机的冷冻机油的温度较低。所述热交换器因设置在返油管或吸入配管上,故变换器至少与低温的冷冻机油进行热交换器而冷却。结果是不容易引起因变换器的过热而造成的故障,可提高低温用压缩机的可靠性。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具有冷冻组件及其它的利用侧组件的所谓的复式回路的冷冻装置中不需要格栅状冷凝器,因此,可实现装置的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若在冷冻用压缩机的吐出侧设置油分离器,由该油分离器分离的冷冻机油通过返油管回收到冷冻用压缩机,则可提高冷冻用压缩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冷冻装置整体的可靠性。若用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冷冻用压缩机,并具有至少利用由油分离器分离的冷冻机油对该变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则可防止因冷冻机油的冷热引起的变换器的过热。因此,可在不使用外部的冷却源的情况下提高变换器压缩机的可靠性,并可提高冷冻装置的可靠性。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实施形态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a)为对变换器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图2(b)为同一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图3为说明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动作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为实施形态的冷冻循环的莫里尔热力学计算线图。图5为说明使用室外热交换器的制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动作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6为说明不使用室外热交换器的制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动作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7为传统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冷冻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实施形态中的冷冻装置1是一种进行室内空调以及对饮食物进行冷藏和冷冻的冷冻装置,可设置在便利店中。冷冻装置1具有将室外组件2、室内组件3、冷藏组件4、冷冻组件5连接构成的制冷剂回路6。室外组件2是热源侧的组件,室内组件3、冷藏组件4和冷冻组件5分别是利用侧的组件。制冷剂回路6是所谓的复式回路。在室外组件2中设置有相互并列连接的第1和第2压缩机11、12、室外热交换器13和储存器14。第1压缩机11是容量可变型的压缩机,由变换器压缩机构成。第2压缩机12是容量固定型的压缩机,由非变换器压缩机构成。压缩机11、12的吐出侧设置有四路切换阀15。压缩机11、12的吐出配管与四路切换阀15的第1通口(图1的下侧的通口)连接。在压缩机11、12与四路切换阀15之间设有油分离器16、温度传感器81和压力传感器82。在第1压缩机11的吐出配管上设有高压压力开关40。在压缩机11、12的吸入配管17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3。返油管18与油分离器16及吸入配管17连接。在返油管18上设有电磁阀19。压缩机11、12的均油管20的一端与第2压缩机12连接,均油管20的另一端与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6),所述制冷剂回路(6)至少将以下组件连接而构成: 具有热源侧压缩机(11、12)和热源侧热交换器(13)的热源侧组件(2), 具有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藏用热交换器(47)的冷藏组件(4), 具有以低于所述冷藏用热交换器(47)的温度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的冷冻用热交换器(56)的冷冻组件(5),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冻组件(5)中设有与所述热源侧压缩机(11、12)一起对制冷剂进行2段压缩的冷冻用压缩机(5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本宪治植野武夫竹上雅章野村和秀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