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模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7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51
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光双通道镜头、具有容置空间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灯板,光双通道镜头和灯板均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位于第二缺口的一侧,光双通道镜头正对第一缺口,灯板正对第二缺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摄像模组能同时实现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Vehicle camera modul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摄像模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安装了车载摄像装置,常规的车载摄像模组都是自然光单通道通过,可见光或者红外光,如果要对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就需要两个摄像模组,一个为可见光摄像模组,另一个红外模组。因此,常规的车载摄像模组不能同时实现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及汽车,能同时实现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包括光双通道镜头、具有容置空间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灯板,光双通道镜头和灯板均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位于第二缺口的一侧,光双通道镜头正对第一缺口,灯板正对第二缺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灯板支架,灯板支架位于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第一壳体相连,灯板位于灯板支架与第一壳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位于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第一壳体相连,电路板位于光双通道镜头、灯板及灯板支架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光双通道镜头与电路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同轴转接杆,同轴转接杆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第二壳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连接柱,第二壳体上设有连接通孔,连接柱穿过连接通孔与同轴转接杆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灯罩,灯罩设置在第二缺口内。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承载支架,承载支架包括承载板、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第一连接耳板位于承载板的一侧,第二连接耳板位于承载板的另一侧,承载板与第二壳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有定位柱,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摄像模组。本技术的车载摄像模组的包括光双通道镜头,红外光和可见光可同时经过光双通道镜头,因此可同时实现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光双通道镜头、灯板、灯板支架和电路板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承载支架包括承载板、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承载板与第二壳体相连,第一壳体又与第二壳体相连,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摄像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摄像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车载摄像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载摄像模组100包括光双通道镜头10、具有容置空间的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灯板13、灯板支架14、电路板15、密封圈16、灯罩17、同轴转接杆18和承载支架19。光双通道镜头10、灯板13、灯板支架14、电路板15和密封圈16均位于第一壳体11的容置空间内,灯板支架14与第一壳体11相连,灯板13位于灯板支架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电路板15与第一壳体11相连,并位于光双通道镜头10、灯板13及灯板支架14上方,密封圈16位于光双通道镜头10与电路板15之间。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连,灯罩17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上,同轴转接杆18和承载支架19分别与在第二壳体12相连。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位于第二缺口的一侧,光双通道镜头10正对第一缺口,灯板13正对第二缺口,灯罩17设置在第二缺口内。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第二壳体12上设有定位柱121和连接通孔122,定位柱121位于连接通孔122的一侧,电路板15上设有连接柱151,连接柱151穿连接通孔122与同轴转接杆18电性连接,同轴转接杆18上设有固定块181,固定块181与第二壳体12相连。承载支架19包括承载板191、第一连接耳板192和第二连接耳板193,第一连接耳板192位于承载板191的一侧,第二连接耳板193位于承载板191的另一侧,承载板191与第二壳体12相连,承载板191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柱121配合连接,便于承载支架19与第二壳体12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灯板支架14与第一壳体11之间、电路板15与第一壳体11之间、固定块181与第二壳体12之间以及承载板19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均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板19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耳板193的长度方向形成夹角,优选地,该夹角为钝角,其利于光双通道镜头10以较优的角度进行拍摄,并且,第一连接耳板192和第二连接耳板193上均设有安装孔,利于安装固定。本技术的车载摄像模组100的工作原理大致为:红外光和可见光同时经过光双通道镜头10,电路板15将光信息转化电信息,电信息再经同轴转接杆18接入车载系统或者其它设配,实现同时对车内进行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光双通道镜头1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的车载摄像模组100的包括光双通道镜头10,红外光和可见光可同时经过光双通道镜头10,因此可同时实现车内监控和人脸识别的功能;光双通道镜头10、灯板13、灯板支架14和电路板15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承载支架19包括承载板191、第一连接耳板192和第二连接耳板193,承载板191与第二壳体12相连,第一壳体11又与第二壳体12相连,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描述方便,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双通道镜头、具有容置空间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灯板,所述光双通道镜头和所述灯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所述光双通道镜头正对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灯板正对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双通道镜头、具有容置空间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灯板,所述光双通道镜头和所述灯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所述光双通道镜头正对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灯板正对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灯板支架,所述灯板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灯板位于所述灯板支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光双通道镜头、所述灯板及所述灯板支架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模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光双通道镜头与所述电路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胜军罗文杰黄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