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的U型槽由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复合而成,第一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一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一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二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二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二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二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三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之间均通过绝缘漆黏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结构绝缘强度好,整体性好,长度截切及冲孔时不碎裂,减少绝缘材料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可确保槽绝缘结构尺寸精度,提高转子线圈嵌线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A groove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for waste heat u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
技术介绍
槽绝缘是汽轮发电机转子的核心绝缘部件,其绝缘结构形式很多,根据原材料、结构、工艺不同可分为:坯布热压式槽绝缘、云母基材热压式槽绝缘和OMO加坯布再刷漆热压式槽绝缘等。但在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的制造过程中,OMO加坯布再刷漆热压式槽绝缘具有其他结构的槽绝缘所不具备的优势:如设计灵活、结构紧凑、机械强度高、易于加工风槽、电气强度高、易于保证内在质量等。目前,现有技术中槽绝缘常采用云母基材热压式槽绝缘结构。云母基材热压式槽绝缘结构由玻璃布一层、聚酰亚胺薄膜6050一层、粉云母箔八层组合热压而成。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槽绝缘结构如申请号为CN104377861A的技术专利所示,其公开的一种低压电机槽绝缘结构,包括有槽体,沿着槽体的内壁依次设置有第一层绝缘纸和第二层绝缘纸,第二层绝缘纸的两端分别从槽体的槽口延伸出,第二层绝缘纸的两端之间形成电磁线顺引口。上述绝缘结构根据不同的产品尺寸来定制绝缘结构,成本高,直线尺寸不好保证,外形易出现收缩弯曲,加工通风孔时易碎裂,层间粘结不牢固,电气绝缘水平低,易出现尺寸不符合图纸要求,电气绝缘击穿,质量无法保证,返工返修率高,加工周期延长,造成大量工时和材料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周期短,节约工时费用,减少绝缘材料消耗,劳动强度低,质量稳定,电机制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的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的U型槽由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复合而成,第一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一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一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二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二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二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二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三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之间均通过绝缘漆黏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19mm~0.21mm。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19mm~0.21mm。优选地,所述的第三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优选地,所述的第四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之间刷绝缘漆复合,热压绝缘强度好,整体性好,长度截切及冲孔时不碎裂,避免对绝缘的损害,不仅减少绝缘材料损耗30%以上,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而且可确保槽绝缘结构尺寸精度,提高转子线圈嵌线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环氧玻璃坯布和柔软复合材料复合的结构图(A节点放大图);图3是槽绝缘热压装置的结构图。标注说明:1-U型槽,11-第一环氧玻璃坯布,12-第一柔软复合材料,13-第二环氧玻璃坯布,14-第二柔软复合材料,15-第三环氧玻璃坯布,16-第四环氧玻璃坯布,17-绝缘漆,2-槽绝缘热压装置,21-控制主机,22-第一气缸,23-侧压模,24-中芯模,25-第二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包括U型槽1,U型槽1的顶端开口处的宽度逐渐变大,呈喇叭形状。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的U型槽1由第一环氧玻璃坯布11、第一柔软复合材料12、第二环氧玻璃坯布13、第二柔软复合材料14、第三环氧玻璃坯布15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16复合而成,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19mm~0.21mm,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的厚度为0.19mm~0.21mm,第三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第四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第一环氧玻璃坯布11和第一柔软复合材料12之间、第一柔软复合材料12和第二环氧玻璃坯布13之间、第二环氧玻璃坯布13和第二柔软复合材料14之间、第二柔软复合材料14和第三环氧玻璃坯布15之间、第三环氧玻璃坯布15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16之间均通过绝缘漆17黏贴,并采用槽绝缘热压装置2热压的方式使各层材料复合。槽绝缘热压装置2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控制主机21、第一气缸22、侧压模23、中芯模24和第二气缸25,侧压模23为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在槽绝缘热压装置2上,另一块固定在第一气缸22上,两块侧压模23左右对称,当两块侧压模23完全合拢时,两块侧压模23之间存在U形空腔,中芯模24设置在第二气缸25上,并与两块侧压模23之间存在U形空腔配合,第一气缸22和第二气缸25通过控制主机21驱动。采用槽绝缘热压装置2时,用绝缘漆17依次涂刷第一环氧玻璃坯布11、第一柔软复合材料12、第二环氧玻璃坯布13、第二柔软复合材料14、第三环氧玻璃坯布15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16,并按照顺序叠在一起,在靠近中芯模的一侧放置一张内脱模,在靠近侧压模23的一侧放置一张外脱模,然后将叠好的各层材料放在槽绝缘热压装置2上,通过控制主机21驱动第一气缸22和第二气缸25挤压各层材料并对其进行加热,将各层材料压紧。柔软复合材料是一种高电气及高机械强度的绝缘材料,间隔布置在环氧玻璃坯布之间有效提升槽绝缘绝缘电气强度及加工强度。柔软复合材料是少胶材料,环氧玻璃坯布是中胶材料,顺序叠装相互粘合性较差,而在柔软复合材料与环氧玻璃坯布间隔布置会相互补偿提升粘合性能。再在每层之间均匀刷绝缘漆,进一步提升槽绝缘的粘合性,热压固化后形成一个整体,槽绝缘结构整体性好,长度截切及冲孔时不碎裂,确保槽绝缘质量稳定性能可靠。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槽,所述的U型槽由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复合而成,第一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一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一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二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二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二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二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三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之间均通过绝缘漆黏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槽,所述的U型槽由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第一柔软复合材料、第二环氧玻璃坯布、第二柔软复合材料、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复合而成,第一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一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一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二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二环氧玻璃坯布和第二柔软复合材料之间、第二柔软复合材料和第三环氧玻璃坯布之间、第三环氧玻璃坯布和第四环氧玻璃坯布之间均通过绝缘漆黏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氧玻璃坯布的厚度为0.18mm~0.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槽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发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