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充电桩壳体的前表面,并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充电桩壳体包括壳体框架和组件安装板,所述组件安装板固定在壳体框架的前端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组件安装板嵌入到壳体框架内设定距离M,所述距离M与前面板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前面板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保证交流充电桩表面平整,不仅使得充电桩整体美观,并且显示面板嵌入到壳体内部,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坏。
A charging post with embedded display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的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目前,交流充电桩主流产品显示功能组件主要分为外置可操作式和嵌入不可操作式两种形式。外置可操作式主要表现为显示功能组件外置,既显示功能组件凸出桩体外部,配备电阻或者电容触摸屏,可实现人机交互;但是,这种方式下由于显示屏突出在外面容易造成对显示屏的损坏,且制造成本高、不美观;嵌入式不可操作式主要表现为显示功能组件内置于桩体内部,只具备显示功能,不具备人机交互条件,不能够实现用户充电时的人机交互,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采用显示功能组件嵌入式安装的方式,使得显示屏与充电桩壳体结构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既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显示屏不易受到外界的破坏,同时提升了充电桩的外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充电桩壳体的前表面,并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充电桩壳体包括壳体框架和组件安装板,所述组件安装板固定在壳体框架的前端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组件安装板嵌入到壳体框架内设定距离M,所述距离M与前面板的厚度相同。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组件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嵌入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所述人机交互显示面板与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部的人机交互功能组件连接。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前面板上与第一开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开孔的外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置设置贴膜,所述凹槽的深度与贴膜的厚度相适应。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充电桩壳体内部设有刷卡感应组件,所述前面板的设定位置设有刷卡区标识,所述刷卡区标识位置的下方设置刷卡器托板。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组件安装板的设定位置设有用于显示指示灯的第三开孔,所述前面板上与第三开孔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指示灯显示区。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指示灯显示区包括:充电桩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区、充电桩充电状态指示灯显示区和充电桩告警状态指示灯显示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前面板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保证交流充电桩表面平整,不仅使得充电桩整体美观,并且显示面板嵌入到壳体内部,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坏。(2)使用开槽的方式张贴亚克力贴膜,保证人机交互功能组件的可操作性。(3)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充电桩壳体组装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人机交互功能组件安装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前面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框架,2.组件安装板,3.第一开孔,4.第三开孔,5.第四开孔,6.第一凹槽,7.人机交互功能组件,8.前面板,9.第二凹槽,10.刷卡器托板,11.充电桩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2.充电桩充电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3.充电桩告警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4.第二开孔。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实施例一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前面板8;参照图1,充电桩壳体包括壳体框架1和组件安装板2,壳体框架1为四周闭合前端开口的框架形式,组件安装板2固定在壳体框架1的前端开口位置,以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组件安装板2嵌入到壳体框架1内一定距离并焊接固定,组件安装板2与壳体框架1焊接后在前端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第一凹槽6;参照图2前面板8嵌入到第一凹槽6内,前面板8的厚度与第一凹槽6的深度相同,这样,前面板8与充电桩外壳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组件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嵌入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的第一开孔3,第一开孔3的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一般设置为方形;人机交互显示面板与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部的人机交互功能组件7连接;通过人机交互显示面板能够实现与充电桩的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功能组件7内置于充电桩壳体内部,使用合适的方式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人机交互功能组件7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的结构均采用市面上已有的结构实现,其与充电桩内部各组成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也都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计;本技术实施例未做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上的改进。参照图3,前面板8采用亚克力透明板,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表面丝印,在表面设有第二开孔14,然后以上述第二开孔14对角线交点为中心,选择合适尺寸,在第二开孔14四周铣第二凹槽9;第二开孔14的位置与第一开孔3相对应,第二开孔14的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在第二凹槽9的位置贴有亚克力贴膜,第二凹槽9的深度与贴膜的厚度相适应。将亚克力贴膜安装在前面板8的第二凹槽9内,并且使用亚克力贴膜周边自带的特殊粘合剂粘牢,人机交互显示面板嵌入到第一开孔3和第二开孔内14,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的外表面正好与亚克力贴膜接触,亚克力贴膜既可以起到保护显示面板的作用,又不影响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参照图3,充电桩壳体内部设有刷卡感应组件,在组件安装板2上的与刷卡感应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用于设置刷卡感应组件的第四开孔5。在前面板8上与第四开孔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刷卡区标识,在刷卡区标识位置的下方设置刷卡器托板10。刷卡器托板10作为充电桩感应卡片的临时承载部件,感应卡片可以直接放在刷卡器托板10上进行刷卡,刷完卡后卡片也可以临时放在托板上。另外,在组件安装板2的设定位置设有用于容纳充电桩状态显示指示灯的第三开孔4,在前面板8上与第三开孔4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指示灯显示区。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孔4设置3个,均为方形;相应的指示灯显示区也为3个,分别配置为充电桩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1、充电桩充电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2和充电桩告警状态指示灯显示区13。需要说明的是,刷卡感应组件以及充电桩状态显示指示灯的结构均采用现有设计,其与充电桩内部各部分的连接形式也均是采用现有设计。本技术实施例未做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上的改进。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充电桩壳体的前表面,并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n所述充电桩壳体包括壳体框架和组件安装板,所述组件安装板固定在壳体框架的前端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组件安装板嵌入到壳体框架内设定距离M,所述距离M与前面板的厚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壳体和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置在充电桩壳体的前表面,并与充电桩壳体的前外框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充电桩壳体包括壳体框架和组件安装板,所述组件安装板固定在壳体框架的前端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组件安装板嵌入到壳体框架内设定距离M,所述距离M与前面板的厚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放置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所述人机交互显示面板与设置在充电桩壳体内部的人机交互功能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嵌入式显示功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与第一开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形状与人机交互显示面板相适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奉涛,金龙春,张力伟,刘继勇,姜波,肖军明,辛志强,卢宪斐,王冬,刘沛,张洪燕,李智强,吴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爱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