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104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拉紧机构,所述弹簧拉紧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边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边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能够自行调节充电头高度与角度,以及恢复初始位置,使木蚁W机器人能每次都准确的自动充电,起到了很好的对准作用,便于充电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robot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充电装置主要是给机器人充电的一种设备,可以使其更好的进行工作,对于机器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充电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大多数移动设备是自行更换电池或者手动插入充电器给机器人本体的电池充电,而且不能对充电头的角度与高度进行调节,不能使其很好的对准机器人上的充电口,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拉紧机构,所述弹簧拉紧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边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边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与弹簧拉紧机构之间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下端内表面通过装配槽与弹簧拉紧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与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焊接件,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均通过焊接件与安装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拉紧机构与充电头之间设置有轴承机构,所述弹簧拉紧机构的中部内表面通过轴承机构与充电头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四组,所述一号边耳位于安装件的前端。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能够自行调节充电头高度与角度,以及恢复初始位置,使木蚁W500机器人能每次都准确的自动充电,起到了很好的对准作用,便于充电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的左调节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主体;2、充电头;3、弹簧拉紧机构;4、开关;5、紧固件;6、安装件;7、安装槽;8、一号边耳;9、二号边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1,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4,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拉紧机构3,弹簧拉紧机构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头2,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6,安装件6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7,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边耳8,充电桩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边耳9,充电桩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5。进一步的,充电桩主体1与弹簧拉紧机构3之间设置有装配槽,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通过装配槽与弹簧拉紧机构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弹簧拉紧机构3进行安装,方便人们使用。进一步的,充电桩主体1与安装件6之间设置有焊接件,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均通过焊接件与安装件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对安装件6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进一步的,弹簧拉紧机构3与充电头2之间设置有轴承机构,弹簧拉紧机构3的中部内表面通过轴承机构与充电头2的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能够对充电头2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进一步的,安装件6的数量为四组,一号边耳8位于安装件6的前端,便于对充电桩主体1进行安装。进一步的,充电桩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电源模块,充电桩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可以防止充电桩主体1外表面锈蚀。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当充电桩主体1上的充电头2受到外力变形向左或向右偏移时,可以通过充电桩主体1上的弹簧拉紧机构3使其自行恢复到初始位置,可以使机器人能每次都准确的自动充电,起到了很好的对准作用,便于充电的进行,有利于人们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4),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拉紧机构(3),所述弹簧拉紧机构(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头(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6),所述安装件(6)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7),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边耳(8),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边耳(9),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4),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拉紧机构(3),所述弹簧拉紧机构(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头(2),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件(6),所述安装件(6)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7),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号边耳(8),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边耳(9),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1)与弹簧拉紧机构(3)之间设置有装配槽,所述充电桩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通过装配槽与弹簧拉紧机构(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政洋钱永强马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