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23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该工作台包括支撑台及水平设置在支撑台下方的旋转轴和升降杆,升降杆通过连接绳吊设在旋转轴的下方;旋转轴一端转动连接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驱动旋转轴旋转的电机,旋转轴旋转使连接绳在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升降杆朝支撑台的方向垂直连接一推杆,支撑台开设有纵向的通孔,推杆穿设通孔,支撑台上嵌设有载物板,载物板与推杆顶部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轴和升降杆通过连接绳连接,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进而连接绳在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带动升降杆升降,升降杆上升时,推杆向上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使载物板脱离支撑台,载物板和推杆插接,从而可以将载物板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A worktable for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3D打印机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工作台和喷头组件,喷头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3D打印时,喷头组件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粘合材料,把粘合材料一层层的叠加在工作台上从而把工件打印出来,工件直接打印在工作台上,打印结束后,工作台上会粘结一些残料,由于打印机内部的空间有限,清理工作台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解决现有3D打印机的载物板不好清理的问题。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下方的旋转轴和升降杆,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升降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接绳吊设在所述旋转轴的下方;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旋转使所述连接绳在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所述升降杆朝所述支撑台的方向垂直连接一推杆,所述支撑台开设有纵向的通孔,所述推杆穿设所述通孔,所述支撑台上嵌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推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槽插接的凸起。根据本技术提出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载物板在打印机工作时嵌设在支撑台上不占用打印机的内部空间,打印结束后,电机驱动旋转轴旋转,进而连接绳在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带动升降杆升降,升降杆上升时,从而推杆向上移动带动载物板向上移动使载物板脱离支撑台,载物板和推杆插接,从而可以将载物板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形状为L型,所述安装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轴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导绳轮,所述导绳轮的中心设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第二轴孔且与所述导绳轮固定连接,所述导绳轮的周向上设有绳槽,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嵌入所述绳槽内且与所述绳槽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柱和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柱朝所述升降杆的方向垂直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推杆穿设所述导向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容腔,所述载物板嵌设在所述容腔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10、支撑台;11、载物板;111、工件;112、凹槽;12、通孔;13、支撑板;14、支撑柱;15、容腔;20、旋转轴;21、导绳轮;30、升降杆;40、连接绳;50、安装座;51、第一连接板;511、第一轴孔;52、第二连接板;60、电机;70、推杆;71、凸起;80、导向柱;81、导向孔;9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支撑台10、旋转轴20和升降杆30,所述支撑台10上嵌设有载物板11,载物板11上放置工件111,所述旋转轴20和所述升降杆30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杆30通过连接绳40吊设在所述旋转轴20的下方。所述旋转轴20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50,所述安装座50上设有驱动所述旋转轴20旋转的电机60,所述旋转轴20旋转使所述连接绳40在所述旋转轴20上缠绕或放松,所述升降杆30朝所述支撑台10的方向垂直连接一推杆70,所述支撑台10从下到上开设有纵向的通孔12,所述推杆70穿设所述通孔12,所述载物板1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凹槽112,所述推杆70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槽112插接的凸起71。当载物板在打印机工作时嵌设在支撑台上不占用打印机的内部空间,在升降杆30的上方设置旋转轴20,旋转轴20和升降杆30通过连接绳40连接,电机60驱动旋转轴20旋转,进而连接绳40在旋转轴20上缠绕或放松带动升降杆30升降,升降杆30上升时,从而推杆70向上移动带动载物板11向上移动使载物板11脱离支撑台10,载物板11和推杆70插接,从而可以将载物板1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50的形状为L型,所述安装座5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51和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一连接板5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台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1靠近所述旋转轴20,所述旋转轴20上设有第一轴孔511,所述旋转轴20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轴孔511,所述电机60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52上,电机60驱动旋转轴20在所述第一轴孔511中旋转,设置的安装座50可以方便的将电机6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20上设有导绳轮21,所述导绳轮21的中心设有第二轴孔,所述旋转轴20穿设所述第二轴孔且与所述导绳轮21固定连接,所述导绳轮21的周向上设有绳槽,所述连接绳40的一端嵌入所述绳槽内且与所述绳槽固定连接。旋转轴20在转动的同时导绳轮21随着旋转轴20转动,设置导绳轮21和导绳槽可以更好的限位牵引连接绳40,连接绳40在绳槽内可以更好的缠绕或放松,避免连接绳40在缠绕或放松过程中出现打结或缠绕在一起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0包括支撑柱14和设于所述支撑柱14上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柱14的底部设有万向轮90,设置万向轮90方便移动工作台,所述支撑柱14朝所述升降杆30的方向垂直连接有导向柱80,所述导向柱80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孔81,所述推杆70穿设所述导向孔81,推杆70在导向孔81内上升和下降,避免升降时推杆70晃动,所述支撑台10上开设有容腔15,所述载物板11嵌设在所述容腔15内。工作原理:3D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下方的旋转轴和升降杆,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升降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接绳吊设在所述旋转轴的下方;/n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旋转使所述连接绳在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n所述升降杆朝所述支撑台的方向垂直连接一推杆,所述支撑台开设有纵向的通孔,所述推杆穿设所述通孔,所述支撑台上嵌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推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槽插接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下方的旋转轴和升降杆,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升降杆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接绳吊设在所述旋转轴的下方;
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电机,所述旋转轴旋转使所述连接绳在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或放松;
所述升降杆朝所述支撑台的方向垂直连接一推杆,所述支撑台开设有纵向的通孔,所述推杆穿设所述通孔,所述支撑台上嵌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推杆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凹槽插接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形状为L型,所述安装座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才兵周子凌王畅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