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属于打印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下表面与活动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该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可以大幅度控制第一转轴和打印机主体转动,当打印机主体转动至合适角度后,此时控制左侧第二转轴转动,此时可以小幅度控制第一转轴和打印机主体转动至水平仪水平状态,本装置可以对打印纸机主体先后进行粗调和精调,使打印机主体的调水平过程较为直接精准。
A new leveling device for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印机
,具体为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非金属打印机使用时多是直接放在桌面或平台,但是桌面或平台可能平整,但是不一定处于水平状态,导致打印机可能出现倾斜,打印过程中喷头嘴喷出热熔材料后,导致材料出现倾斜,从而可能影响打印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解决了现有打印机放有些不具备调平措施,导致打印机在进行打印过程中喷头嘴喷出的热熔材料出现倾斜,影响打印机的打印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下表面与活动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分别设置在固定框内壁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正面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固定框的正面,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印机主体的下表面与弹性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底端与球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球头设置在球壳内,所述球壳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打印机主体和球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打印机主体和球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框的宽度大于活动框的宽度,且活动框设置为U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正面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设置为圆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且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动框的正面设置有水平仪。(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轴、第一轴承、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首先转动右侧第二转轴控制第四齿轮转动,工作人员可以大幅度控制第一转轴和打印机主体转动,当打印机主体转动至合适角度后,此时控制左侧第二转轴转动,此时可以小幅度控制第一转轴和打印机主体转动至水平仪水平状态,本装置可以对打印纸机主体先后进行粗调和精调,使打印机主体的调水平过程较为直接精准。2、该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通过设置球头和球壳,球头可以在球壳内进行旋转,可以在打印机主体转动的同时保证打印机主体与底板之间的连接。3、该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通过设置弹簧和伸缩杆,当打印机主体转动时,弹簧可以抵住打印机主体,防止打印机主体随意出现晃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打印机主体后续工作过程的稳定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右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打印机主体、2活动框、3第一转轴、4第一轴承、5固定框、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三齿轮、9第四齿轮、10第二转轴、11第二轴承、12旋转板、13弹性装置、131伸缩杆、132弹簧、14球头、15球壳、16底板、17水平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包括打印机主体1,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活动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框2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轴3,通过设置第一轴承4和第一转轴3,便于活动框2和打印机主体1围绕第一转轴3进行稳定旋转,便于打印机主体1调平过程的进行,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4,且两个第一轴承4分别设置在固定框5内壁的前侧和后侧。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第一齿轮6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的直径,且第一齿轮6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7的齿数,通过设置第一齿轮6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的直径,第一齿轮6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7的齿数,控制第四齿轮9转动可以大幅度调节活动框2进行转动,便于快速找到接近水平的位置,第三齿轮8转动可以小幅度调节活动框2转动,便于精准找到打印机主体1的水平位置,第一齿轮6与第三齿轮8啮合,第二齿轮7与第四齿轮9啮合,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的正面均设置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正面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板12,旋转板12设置为圆形,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0和第二轴承11,可以保证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稳定的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齿轮6和第三齿轮8之间的稳定啮合,第二齿轮7和第四齿轮9之间的稳定啮合,保证控制第一转轴3转动过程的顺利稳定进行,第二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11,第二转轴10与第二轴承11之间为过盈配合,活动框2的正面设置有水平仪17,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0和第二轴承11之间为过盈配合,可以防止第二转轴10在第二轴承11内随意转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打印机主体1的稳定放置。第二轴承11设置在固定框5的正面,固定框5的宽度大于活动框2的宽度,且活动框2设置为U形,通过设置固定框5的宽度大于活动框2的宽度,且活动框2的宽度小于打印机主体1的宽度,使本装置调平操作在打印机主体1的底部进行,固定框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弹性装置13的顶端固定连接,弹性装置13包括伸缩杆131,伸缩杆131的两端分别与打印机主体1和球头1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31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32,弹簧132的两端分别与打印机主体1和球头14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32和伸缩杆131,当打印机主体1转动时,弹簧132可以抵住打印机主体1,防止打印机主体1随意出现晃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打印机主体1后续工作过程的稳定进行,弹性装置13的底端与球头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球头14设置在球壳15内,通过设置球头14和球壳15,球头14可以在球壳15内进行旋转,可以在打印机主体1转动的同时保证打印机主体1与底板16之间的连接,球壳1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S1、当需要对打印机主体1进行调平时,首先将本装置放在平整的桌面,然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转动右侧第二转轴10控制第四齿轮9转动,此时第四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7和第一转轴3进行转动;S2、同时打印机主体1进行较大幅度的转动,当打印机主体1转动至接近水平位置后,此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左侧第二转轴10,此时第三齿轮8通过第一齿轮6带动打印机主体1进行小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包括打印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活动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2)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4),且两个第一轴承(4)分别设置在固定框(5)内壁的前侧和后侧;/n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三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四齿轮(9)啮合,所述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的正面均设置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11);/n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在固定框(5)的正面,所述固定框(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弹性装置(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13)的底端与球头(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球头(14)设置在球壳(15)内,所述球壳(1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包括打印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活动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2)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4),且两个第一轴承(4)分别设置在固定框(5)内壁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第一转轴(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三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与第四齿轮(9)啮合,所述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9)的正面均设置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承(11);
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在固定框(5)的正面,所述固定框(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下表面与弹性装置(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13)的底端与球头(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球头(14)设置在球壳(15)内,所述球壳(15)的下表面与底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3D打印机新型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峻,刘一胜,陆敏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铭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