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0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包括底座、方位控制小车、纤维吐出机构、单片机控制器、电动气缸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方位控制小车,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纤维吐出机构,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该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可以通过改变拉直架构的高度来调整纤维在缠绕之前的张力,且通过拉直机构跟随小车移动避免纤维与拉直机构之间产生过多摩擦造成损坏。

A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with adjustable height for filament win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
本技术涉及纤维缠绕成型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
技术介绍
纤维缠绕成型是指,通过被树脂浸泡过的纤维,和芯模以及缠绕设备,制备相应制品,通过纤维缠绕成型的产品具有多种模具铸造无法做到的特点,因此在一些特殊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缠绕的过程中,要保证纤维的张力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也就是俗称的拉直,这就需要用到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然而现有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根据缠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纤维在缠绕之间的张力,纤维张力过小时,容易造成缠绕出来的制品纤维紧密度不够,纤维张力过大时,容易导致纤维断裂,进而造成损失;2.由于纤维缠绕在芯模上的位置是通过方位小车的移动来实现的,且纤维是从纤维吐出装置中吐出并经过拉直机构的,因此方位小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就会带动纤维在拉直机构上产生纵向摩擦,容易导致纤维的损坏,进而造成制品达不到预期的标准。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无法根据缠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纤维在缠绕之前的张力,且在改变缠绕方位时纤维与拉直机构之间的摩擦过大容易导致纤维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包括底座、方位控制小车、纤维吐出机构、单片机控制器、电动气缸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方位控制小车,且方位控制小车的底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并且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套管,而且第一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纤维吐出机构,且底座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并且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而且压力传感器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外侧设置有拉直滚筒,并且拉直滚筒的外侧固定有环形限位块,而且拉直滚筒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并且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三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套管,且第三套管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远离第三套管的一端安装有第四套管。优选的,所述电动气缸设置有2组,且2组电动气缸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滑槽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拉直滚筒套设于固定轴的外侧,且拉直滚筒与固定轴组成相对滑动以及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管套设于第四套管的外侧,且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纤维吐出机构铰接,且活动杆贯穿第二套管,并且活动杆与第二套管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可以通过改变拉直架构的高度来调整纤维在缠绕之前的张力,且通过拉直机构跟随小车移动避免纤维与拉直机构之间产生过多摩擦造成损坏;1.纤维经过拉直滚筒时,当纤维的张力不符合标准值时,使得其对拉直滚筒的压力与标准值不符时,通过调整拉直滚筒的高度,使得拉直滚筒对纤维产生拉伸或者松缓,进而使得纤维的张力达到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缠绕成型的制品达到预期标准;2.通过活动杆铰接于纤维吐出机构上,且贯穿第二套管和第一套管,使得方位控制小车、纤维吐出机构和拉直滚筒处于一条直线上,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且拉直滚筒与固定轴之间为滑动连接结构,使得拉直滚筒可以移动,因此方位控制小车在缠绕纤维移动时,会带动拉直滚筒移动,使方位控制小车、纤维吐出机构和拉直滚筒始终处于一条直线上,避免了纤维吐出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造成纤维与拉直滚筒产生过多摩擦,进而导致纤维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方位控制小车;3、第一连接杆;4、第一套管;5、纤维吐出机构;6、单片机控制器;7、电动气缸;8、第一安装板;9、第一弹簧;10、压力传感器;11、第二安装板;12、固定轴;13、拉直滚筒;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第三安装板;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套管;21、第三套管;22、第二弹簧;23、第四套管;24、活动杆;25、环形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包括底座1、方位控制小车2、第一连接杆3、第一套管4、纤维吐出机构5、单片机控制器6、电动气缸7、第一安装板8、第一弹簧9、压力传感器10、第二安装板11、固定轴12、拉直滚筒13、第一滑槽14、第一滑块15、第二滑槽16、第二滑块17、第三安装板18、第二连接杆19、第二套管20、第三套管21、第二弹簧22、第四套管23、活动杆24和环形限位块25,底座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方位控制小车2,且方位控制小车2的底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并且第一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套管4,而且第一套管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4,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纤维吐出机构5,且底座1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6,并且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气缸7,电动气缸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8,且第一安装板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并且第一安装板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而且压力传感器1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的外侧设置有拉直滚筒13,并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固定有环形限位块25,而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4,第一滑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15,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第二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7,并且第二滑块17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18,第三安装板1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且第二连接杆19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套管20,第三安装板18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套管21,且第三套管2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2,并且第二弹簧22远离第三套管21的一端安装有第四套管23。电动气缸7设置有2组,且2组电动气缸7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滑槽16的长度,活动杆24远离第一套管4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包括底座(1)、方位控制小车(2)、纤维吐出机构(5)、单片机控制器(6)、电动气缸(7)和压力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方位控制小车(2),且方位控制小车(2)的底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并且第一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套管(4),而且第一套管(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4),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纤维吐出机构(5),且底座(1)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6),并且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气缸(7),所述电动气缸(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8),且第一安装板(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并且第一安装板(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而且压力传感器(1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的外侧设置有拉直滚筒(13),并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固定有环形限位块(25),而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15),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第二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7),并且第二滑块(17)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18),所述第三安装板(1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且第二连接杆(19)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套管(20),所述第三安装板(18)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套管(21),且第三套管(2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22),并且第二弹簧(22)远离第三套管(21)的一端安装有第四套管(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纤维缠绕成型设备用拉直机构,包括底座(1)、方位控制小车(2)、纤维吐出机构(5)、单片机控制器(6)、电动气缸(7)和压力传感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方位控制小车(2),且方位控制小车(2)的底部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并且第一连接杆(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套管(4),而且第一套管(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4),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纤维吐出机构(5),且底座(1)顶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单片机控制器(6),并且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电动气缸(7),所述电动气缸(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8),且第一安装板(8)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9),并且第一安装板(8)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而且压力传感器(10)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的外侧设置有拉直滚筒(13),并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固定有环形限位块(25),而且拉直滚筒(1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滑块(15),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滑槽(16),且第二滑槽(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块(17),并且第二滑块(17)的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18),所述第三安装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陆超段海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