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6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利用楔块及卡扣弹性件驱动滑块本体移动,可实现模具在成型第一色塑件后滑块保持静止,而成型第二色塑件后顺利脱开扣位的功能,此结构较为紧凑,加工容易且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调整垫片的厚度精确控制滑块斜面与滑块斜锲面的配合;同时可以在长期磨损情况下可实现互换性,保证模具成型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滑块本体下端安装有弹片及限位珠组成的限位装置,此结构简单小巧可靠,在固定滑块本体的同时在较大推力的作用下容易脱开,不易出现卡阻现象。

A kind of inner drawing mechanism of two color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
技术介绍
双色模就是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在市场上日益盛行,因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变得更加漂亮,易于更换颜色而不用采取喷涂的方式。现有的工艺流程中,当第一种材料注塑完毕后,第一定模、动模在注塑机拉力下被打开,动模带着第一次产品旋转180°,此时动模不顶出,然后合模,进行第二种材料的注塑,保温冷却后,第二定模、动模被打开,动模侧的第二次产品被顶出,然后进入下一个生产循环。目前的做法是用油缸结合感应开关来控制上述过程,导致模具结构复杂,需较多的辅助零件和支承零件,还需要设置较多的连接过渡零件,不仅造成安装、调试、生产、维修等过程的繁琐复杂,并且在模具旋转的程中,油缸的感应线,油管,水管会跟随模具一起转动,很容易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有可能造成压模,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0903867.2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双色成型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斜导块、第二斜导块和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斜导块的上端固定在模具第一定模上,其下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斜导块的上端固定在模具第二定模上,其下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两侧向外延伸凸起有导向条;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本体和锁紧块,所述滑块本体竖直方向上设有导槽,所述第一斜导块和第二斜导块可分别穿过所述导槽并可在其内上下移动,所述滑块本体1两侧各设有锁紧块安装座,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块安装座内并伸出所述导槽,所述锁紧块压紧所述第一斜导块和第二斜导块此结构的问题是:第二斜导柱插入导槽时,会受到锁紧块的阻挡,需要通过压缩弹簧使锁紧块收回,斜导柱才能顺利插入导槽,但弹簧压缩方向与锁紧块的受力方向成90°,即使将锁紧块的受力端面做成斜面,也会有卡死的风险,造成生产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包括滑块本体、合模楔块和抽芯楔块;所述滑块本体置于双色模具的后模上,并在后模上滑动;所述合模楔块与抽芯楔块对称固定安装于双色模具的前模上;所述合模楔块与抽芯楔块分别设置在两组滑块本体上部。所述滑块本体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合模楔块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抽芯楔块上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与所述滑块本体的第一斜面配合;所述抽芯楔块上固定安装有卡扣弹性件;所述滑块本体上延伸有凸台斜面,所述卡扣弹性件与凸台斜面配合。当所述前模与双色模具的后模合模时,所述合模楔块插入两个所述滑块本体之间,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块本体端部的第一斜面接触,推动滑块本体向一侧滑动,所述滑块本体通过滑块推动抽芯镶块到位,此时便可注塑。第一注塑完成后,所述前模与后模分离时,所述合模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脱离,为了保证此时滑块本体固定不动以免抽芯镶块脱出,所述滑块本体上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弹片和限位珠;所述限位珠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片的一端;所述滑块本体上设置有扇形凹槽;所述弹片卡在所述扇形凹槽内,所述限位珠的一端伸出扇形凹槽;所述后模与滑块本体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凹槽。当所述合模楔块将滑块本体推到位后,所述限位珠由于弹片的推力卡入后模上的凹槽内,很好的将滑块本体固定住。第一注塑完成后,所述前模与后模分离,所述合模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脱离,限位装置将滑块本体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当所述后模旋转180°后,所述前模和后模再次合模,此时所述抽芯楔块插入所述滑块本体,所述滑块本体依然要求保持不动,但当第二注塑完成后,所述前模与后模分离时,需要驱动滑块本体移动将抽芯镶块抽出,实现脱模。为实现这一功能,两个所述卡扣弹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抽芯楔块的两侧;所述卡扣弹性件为U型结构,所述抽芯楔块上加工有凹槽,所述卡扣弹性件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抽芯楔块上的凹槽内,以免与前模干涉;所述卡扣弹性件的上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也为U型结构,将卡扣弹性件压住,使所述卡扣弹性件的上端不发生弹性变形,以增加卡扣弹性件下端的强度。所述卡扣弹性件下端向外翻折,且侧边具有与凸台斜面倾斜角度一致的第四斜面。当第二次合模时,所述抽芯楔块插入所述滑块本体时,所述卡扣弹性件下端会触碰到所述滑块本体的凸台斜面;由于卡扣弹性件具有弹性,且其下端向外翻折,所以卡扣弹性件的下端会顺利的被凸台斜面撑开并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卡扣弹性件完全越过凸台斜面,其第四斜面与所述凸台斜面配合。当第二次注塑完成后,所述抽芯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分离时,所述卡扣弹性件通过其第四斜面在所述凸台斜面滑动,驱动滑块本体向后回撤,完成抽芯功能。为了增大所述卡扣弹性件与所述凸台斜面的接触面积,在所述卡扣弹性件下端设置有加厚板,保证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凸台斜面之间力量分布均匀。由于所述合模楔块上的第二斜面和所述抽芯楔块上的第三斜面均与所述滑块本体的第一斜面配合;由于加工误差的因素导致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不一致,导致两次合模对滑块本体的作用力不一致,所以在所述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上加装调整垫片,对调整垫片的厚度进行微调,降低加工难度的同时使得所述合模楔块和所述抽芯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精确贴合,保证作用力一致。具体使用时,当所述前模与双色模具的后模合模时,所述合模楔块插入两个所述滑块本体之间,其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滑块本体端部的第一斜面接触,推动滑块本体向一侧滑动,所述滑块本体通过滑块推动抽芯镶块到位,此时便可注塑。第一注塑完成后,所述前模与后模分离,所述合模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脱离,限位装置将滑块本体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当所述后模旋转180°后,所述前模和后模再次合模,所述抽芯楔块插入所述滑块本体时,所述卡扣弹性件下端会触碰到所述滑块本体的凸台斜面;由于卡扣弹性件具有弹性,且其下端向外翻折,所以卡扣弹性件的下端会顺利的被凸台斜面撑开并向下运动,直到所述卡扣弹性件完全越过凸台斜面,其第四斜面与所述凸台斜面配合;当第二次注塑完成后,所述抽芯楔块与所述滑块本体分离时,所述卡扣弹性件通过其第四斜面在所述凸台斜面滑动,驱动滑块本体向后回撤,完成抽芯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利用楔块及卡扣弹性件驱动滑块本体移动,可实现模具在成型第一色塑件后滑块保持静止,而成型第二色塑件后顺利脱开扣位的功能,此结构较为紧凑,加工容易且占用空间小。2)本技术通过调节调整垫片的厚度精确控制滑块斜面与滑块斜锲面的配合;同时可以在长期磨损情况下可实现互换性,保证模具成型的精度。3)本技术在滑块本体下端安装有弹片及限位珠组成的限位装置,此结构简单小巧可靠,在固定滑块本体的同时在较大推力的作用下容易脱开,不易出现卡阻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包括滑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模楔块(2)和抽芯楔块(3);所述合模楔块(2)与抽芯楔块(3)前后对称固定安装于双色模具的前模(4)上,并分别设置在两组滑块本体(1)上部,且与两组滑块本体(1)配合;所述抽芯楔块(3)上固定安装有卡扣弹性件(5);所述滑块本体(1)上延伸有凸台斜面(6),所述卡扣弹性件(5)与凸台斜面(6)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包括滑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模楔块(2)和抽芯楔块(3);所述合模楔块(2)与抽芯楔块(3)前后对称固定安装于双色模具的前模(4)上,并分别设置在两组滑块本体(1)上部,且与两组滑块本体(1)配合;所述抽芯楔块(3)上固定安装有卡扣弹性件(5);所述滑块本体(1)上延伸有凸台斜面(6),所述卡扣弹性件(5)与凸台斜面(6)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1)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7);所述合模楔块(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8),所述抽芯楔块(3)上设置有第三斜面(9),所述合模楔块(2)上的第二斜面(8)及所述抽芯楔块(3)上的第三斜面(9)与所述滑块本体(1)的第一斜面(7)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1)上安装有限位装置(10);所述限位装置(10)包括弹片(101)和限位珠(102);所述限位珠(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弹片(10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模具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1)上设置有扇形凹槽(11);所述弹片(101)卡在所述扇形凹槽(11)内,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赛伟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