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09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个加酸槽,加酸槽内设有中间为注酸孔的注酸孔柱,所述注酸孔柱向所述盖体的底面一侧延伸形成凸出于盖体底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封闭、侧壁具有供酸液流过的通孔。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液时,电解液可以从延伸部侧壁的通孔进入,从而避免直冲向下至隔板造成损伤;同时,设置隐形的提手扣,使盖体的结构更简洁,方便搬运。

A battery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盖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盖。
技术介绍
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电池中进行加酸,传统加酸过程中,在真空作用下,酸流向下直冲至极群容易造成隔板破损,并且由于阀孔底部为直孔状态,在加液过程中不能避免由于异物掉进电池而造成的电池损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7297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中顶盖装配件,包括盖体,盖体为矩形,盖体的表面成型有电极柱和多个注酸孔,盖体四周还成型有竖直的盖沿,所述注酸孔逐个依次排列成型在盖体的长度方向上,并且位于盖体的中线,每个注酸孔之间横向连通有通气孔,所有通气孔共轴并且贯通到相应盖沿的表面,盖沿上的对称的通气孔端部嵌设有防爆塞,盖体上还连接有提手,盖体上成型有嵌入提手的凹槽。现有蓄电池生产厂家为防止由于注液而导致的蓄电池隔板损坏及采取在单体电池的中心大部分区域内放置防护片。防护片的放入需由人工放入,并极易出现漏放、多放、错位,及杂质随防护片一同入槽等情况的发生。防护片为平铺置于极群上方,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冲力并不能完全避免损坏的发生,并且由于人工插入角度不当或力度不均,均可导致电池隔板二次损伤。另外,电池搬运时需借助提手承重,现有的小型号电池类均未设计提手,大型号电池类设有塑料提绳/提手,塑料提手类一般在包装线由人工进行安装,提绳类一般作为配件置于包装箱内。在运输或者包装过程中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盖,可以避免加液时液体直冲至隔板造成损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个加酸槽,加酸槽内设有中间为注酸孔的注酸孔柱,所述注酸孔柱向所述盖体的底面一侧延伸形成凸出于盖体底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封闭、侧壁具有供酸液流过的通孔。本技术通过在注酸孔柱的底部设置延伸部,延伸部的侧壁设置通孔,加液时,电解液延伸部侧壁的通孔进入,从而避免直冲向下至隔板造成损伤。为了避免电解液在注酸孔内积聚,所述通孔的底部延伸到所述延伸部的底面。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内侧向中间凸起,使得延伸部的内侧底面呈上锥形,可以分散注液时电解液的冲击并且锥度的设计利于液体流出,防止液体滞留在延伸部。另外通过设置延伸部,在电池晃动时,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止液体溢出的作用。在充放电时,随气体一起带出的酸雾或电解液亦会通过此延伸部位的小孔进入注酸孔,冷凝回流至电池中。为了增加进液效率,所述通孔包括环绕所述延伸部均匀设置的多个。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3~5mm。所述加酸槽的数量为6个,按1×6排列。所述盖体的顶面设有盖片槽,每个加酸槽对应设有一个独立的盖片槽,所述加酸槽设于盖片槽的底面,所述盖片槽的底面和侧面设有排气通道。为了方便电池的搬运,所述盖体的两个长侧面对称设有内凹结构的提手扣,所述提手扣的上端面外侧为波浪形。该提手扣替代了传统的塑料提手和提绳,结构更简洁;提手扣上端面采用波浪形的外侧,使得受力均匀,防滑,便于人工搬运。所述提手扣的中间设有与提手扣上、下两端面固定的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加强盖体上部承载力,增加电池外部的强度,防止外压导致电池变形或破损。所述提手扣的两侧采用斜切入口结构,使得提手扣上端面的波浪形侧边内置,不易受到剐蹭磨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注酸孔底部设置延伸部,并将延伸部的底部封闭,侧壁设置通孔,一方面,在加液时避免直冲向下至隔板造成损伤,在液体回流时也能够形成一定阻隔空间,分散瞬时冲击力,避免液体溢出;另一方面,通孔较小,能够阻隔液体中存在的沉淀物等大体积杂质通过对安全阀口造成堵塞。2、本技术通过在盖体上设置隐形的提手扣,使盖体的结构更简洁,方便搬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蓄电池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蓄电池盖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注酸孔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如图1~3所示,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上设有六个加酸槽2,加酸槽2内设有带注酸孔的注酸孔柱3,注酸孔柱3向盖体1的底面一侧延伸形成凸出于盖体1底面的延伸部31;延伸部31的底面封闭,侧壁为竖向栅栏结构。如图3所示,延伸部31的内侧底面为锥形坡面34,外侧底面为平面。侧壁由分隔栅栏32和通孔33间隔布置而成,通孔33的底部延伸到延伸部31的底面。通过在注酸孔柱3底部设置带有栅栏结构的延伸部31,一方面,在加液时避免直冲向下至隔板造成损伤,在液体回流时也能够形成一定阻隔空间,分散瞬时冲击力,避免液体溢出;另一方面,栅栏结构形成的通孔33较小,能够阻隔液体中存在的沉淀物等大体积杂质通过对安全阀口造成堵塞。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电池的搬运,盖体1的两个长侧面对称设有内凹结构的提手扣4,提手扣4的上端面41外侧为波浪形。该提手扣4替代了传统的塑料提手和提绳,结构更简洁;提手扣4上端面41的外侧采用波浪形的设计,使得受力均匀,防滑,便于人工搬运。提手扣4的中间还设有与提手扣上、下两端面固定的加强筋42。通过设置加强筋42,可以加强盖体上部承载力,增加电池外部的强度,防止外压导致电池变形或破损。提手扣的两侧采用斜切入口结构43,使得提手扣上端面的波浪形侧边内置,不易受到剐蹭磨损。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个加酸槽,加酸槽内设有中间为注酸孔的注酸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酸孔柱向所述盖体的底面一侧延伸形成凸出于盖体底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封闭、侧壁具有供酸液流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若干个加酸槽,加酸槽内设有中间为注酸孔的注酸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酸孔柱向所述盖体的底面一侧延伸形成凸出于盖体底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封闭、侧壁具有供酸液流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部延伸到所述延伸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环绕所述延伸部均匀设置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面内侧向中间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高度为3~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凤李越南周文渭庄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