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50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属于交通信号灯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和风筒,所述风筒位于伸缩杆的一侧,且风筒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且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通信号灯,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子钟,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该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交通灯受到外力撞击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防止强烈的振动容易造成交通灯的损坏。

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traffic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
本技术属于交通信号灯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
技术介绍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指示灯(箭头信号灯)、车道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在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察,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红灯亮,禁止直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允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超过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外,可以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现有的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在受到撞击时,冲击力容易造成信号灯的损坏,影响信号灯的使用,且雨天产生的水蒸气容易进入信号灯内部,造成信号灯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和风筒,所述风筒位于伸缩杆的一侧,且风筒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且伸缩杆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通信号灯,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子钟,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延伸至风筒的内部,所述转轴远离马达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风筒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电源按钮和第二电源按钮,所述第二电源按钮位于第一电源按钮的一侧,所述交通信号灯和电子钟均与第一电源按钮电性连接,所述马达和加热管均与第二电源按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按钮和第二电源按钮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减震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交通灯受到外力撞击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防止强烈的振动容易造成交通灯的损坏,加热管便于将风筒内的空气温度加热,马达通过转轴转动扇叶,扇叶产生的风将风筒内的热空气吹在交通灯上,避免雨天产生的水蒸气容易进入信号灯内部,造成信号灯的损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自锁轮,四个所述万向自锁轮分别位于箱体的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采用上述方案,便于交通信号灯的移动,使用方便快捷。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旋钮的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采用上述方案,防止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旋钮时,容易发生手滑,不便于调节旋钮的转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子钟上开设有散热孔。采用上述方案,便于电子钟的散热,防止电子钟过热容易损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筒为中空形圆柱体结构。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扇叶产生的风通过风筒集中的吹在电子钟上,使电子钟上的水蒸气快速蒸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交通灯受到外力撞击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防止强烈的振动容易造成交通灯的损坏。该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马达、转轴、扇叶、风筒和加热管,加热管便于将风筒内的空气温度加热,马达通过转轴转动扇叶,扇叶产生的风将风筒内的热空气吹在交通灯上,避免雨天产生的水蒸气容易进入信号灯内部,造成信号灯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1、固定杆;2、固定块;3、调节旋钮;4、伸缩杆;5、箱体;6、万向自锁轮;7、马达;8、转轴;9、扇叶;10、风筒;11、加热管;12、交通信号灯;13、减震弹簧;14、电子钟;15、第一电源按钮;16、控制板;17、第二电源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请参阅图1-3,包括箱体5,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4和风筒10(见图1和图2);伸缩杆4采用金属带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风筒10位于伸缩杆4的一侧,且风筒10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伸缩杆4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3,且伸缩杆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13(见图1);减震弹簧13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减震弹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通信号灯12(见图1和图2);交通信号灯12由红灯黄灯绿灯组成,固定块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两个固定杆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子钟14,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马达7,马达7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延伸至风筒10的内部,转轴8远离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9,风筒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1,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6,控制板16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电源按钮15和第二电源按钮17,第二电源按钮17位于第一电源按钮15的一侧,交通信号灯12和电子钟14均与第一电源按钮15电性连接,马达7和加热管11均与第二电源按钮17电性连接,第一电源按钮15和第二电源按钮17均与控制板16电性连接。箱体5的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自锁轮6,四个万向自锁轮6分别位于箱体5的底部的四个拐角位置处(见图1、图2和图3);便于交通信号灯的移动,使用方便快捷。调节旋钮3的外表壁设置有防滑纹(未图示);防止操作人员转动调节旋钮3时,容易发生手滑,不便于调节旋钮3的转动。电子钟14上开设有散热孔(未图示);便于电子钟14的散热,防止电子钟14过热容易损坏。风筒10为中空形圆柱体结构(见图1);便于扇叶9产生的风通过风筒10集中的吹在电子钟上,使电子钟14上的水蒸气快速蒸发。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通过万向自锁轮6将交通灯移动到指定地点,然后通过第一电源按钮15开启交通信号灯12,对路口进行交通指挥,通过调节旋钮3对伸缩杆4进行调节,伸缩杆4可带动交通灯进行升降,电子钟14便于行车人员或行驶人员可观看到实时时间,减震弹簧13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间隙,交通灯受到外力撞击时,弹簧收缩变形,变形的同时减缓冲击力,防止强烈的振动容易造成交通灯的损坏,雨天时,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二电源开关17开启加热管11,加热管11便于将风筒10内的空气温度加热,马达7通过转轴8转动扇叶9,扇叶9产生的风将风筒10内的热空气吹在交通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4)和风筒(10),所述风筒(10)位于伸缩杆(4)的一侧,且风筒(10)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所述伸缩杆(4)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3),且伸缩杆(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13),所述减震弹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通信号灯(12),所述固定块(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两个所述固定杆(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子钟(14),所述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马达(7),所述马达(7)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延伸至风筒(10)的内部,所述转轴(8)远离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9),所述风筒(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1),所述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6),所述控制板(16)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电源按钮(15)和第二电源按钮(17),所述第二电源按钮(17)位于第一电源按钮(15)的一侧,所述交通信号灯(12)和电子钟(14)均与第一电源按钮(15)电性连接,所述马达(7)和加热管(11)均与第二电源按钮(17)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按钮(15)和第二电源按钮(17)均与控制板(1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4)和风筒(10),所述风筒(10)位于伸缩杆(4)的一侧,且风筒(10)延伸至箱体(5)的内部,所述伸缩杆(4)的前表壁设置有调节旋钮(3),且伸缩杆(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弹簧(13),所述减震弹簧(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交通信号灯(12),所述固定块(2)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杆(1),两个所述固定杆(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子钟(14),所述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马达(7),所述马达(7)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延伸至风筒(10)的内部,所述转轴(8)远离马达(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9),所述风筒(10)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1),所述箱体(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6),所述控制板(16)的前表壁设置有第一电源按钮(15)和第二电源按钮(17),所述第二电源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