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3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20
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及放空口,所述放空口与放空管线连接,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出料管与液位控制管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路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料进料管、溢料出料管以及水平设置的溢料管、液位控制管,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与反应釜内允许的最高液位平齐,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料进料管连接,溢料管的另一端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水平设置,液位控制管的水平位置位于溢料管的下方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水平位置的上方,液位控制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提供一种低成本液位控制装置,可以灵活控制反应釜内液位高度,设备投资小,操作简便。

A liquid level control device for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属于化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反应釜是常用的反应设备,一般出于设备安全需要,反应釜内的液位不能超过反应釜高度的80%,也有很多生产工艺要求对反应釜内的液位进行定高控制。目前常用的反应釜液位控制方式是控制进料量或采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控装置对釜内液位进行控制。控制进料量的方式如果计量装置出现故障易出现偏差,对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也高;电控方式固然精确,但电控设备精密复杂,设备投资大而且相对故障率高,不适合在小规模生产或低成本生产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液位控制装置,可以灵活控制反应釜内液位高度,设备投资小,操作简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及放空口,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料管与进料泵连接,所述放空口与放空管线连接,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出料管与液位控制管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路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料进料管、溢料出料管以及水平设置的溢流管、液位控制管,所述溢流管水平设置,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与反应釜内允许的最高液位平齐,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料进料管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水平设置,液位控制管的水平位置位于溢流管的下方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水平位置的上方,液位控制管上设置有截止阀;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管路包括多个液位控制管,多个液位控制管水平设置,多个液位控制管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上通过溢流放空管与放空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还包括料液回收罐,料液回收罐的水平位置位于反应釜的下方,料液回收罐顶部设置有料液回收罐进料口、料液回收罐放空口,料液回收罐底部设置有回料口,回料口通过回流阀与进料泵连接,料液回收罐放空口通过料液回收罐放空管与放空管线连接,料液回收罐进料口通过视盅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反应釜允许最高液位的水平位置设置溢流管,可以保证反应釜内的液位不超过高限,并且设置多个带截止阀的液位控制管,利用液位控制管上截止阀的开启控制反应釜内不同的液位高度,并且溢流管及液位控制管采用集成设计,利用一个溢流口通入物料,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反应釜的开口少,减少了跑冒滴漏的潜在危险;溢流管上设置溢流放空管可以防止装置内产生虹吸现象导致反应釜内液体被排空,提高了设备安全性;通过设置料液回收罐可以将溢流出的料液重新回收利用,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以下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标记为:1.反应釜;2.进料口;3.出料口;4.放空口;5.溢料进料管;6.溢流管;7.溢料出料管;8.液位控制管;9.截止阀;10.料液回收罐;11.料液回收罐进料口;12.料液回收罐放空口;13.料液回收罐放空管;14.放空管线;15.溢流放空管;16.进料泵;17.出料管;18.回流阀;19.视盅。如图所示: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及放空口4,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进料口通过进料管与进料泵16连接,放空口4与放空管线14连接,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通过出料管17与液位控制管路连接,液位控制管路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料进料管5、溢料出料管7以及水平设置的溢流管6、液位控制管8,溢流管及液位控制管均水平设置,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与反应釜内允许的最高液位平齐,当反应釜内液位高于溢流管的水平高度时,料液从溢流管溢出流向料液回收罐,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料进料管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溢流管通过溢流放空管15与放空管线连接,当溢流管及液位控制管的直径足够粗时,溢料的料液不会充满溢流管或液位控制管,系统不会发生虹吸现象,但当溢流管及液位控制管直径不足而溢流流量过大时,溢流管及液位控制管就会有充满料液的可能,此时反应釜与低于反应釜的通向料液回收罐的管线中会发生虹吸现象导致反应釜内的料液被抽空,溢流放空管可以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液位控制管,通过开启不同高度上液位控制管上的截止阀9,可以将反应釜内的液位控制在三个不同的高度。本实施例还包括料液回收罐10,料液回收罐的水平位置位于反应釜的下方,料液回收罐顶部设置有料液回收罐进料口11、料液回收罐放空口12,料液回收罐底部设置有回料口,回料口通过回流阀18与进料泵连接,料液回收罐放空口通过料液回收罐放空管13与放空管线连接,料液回收罐进料口通过视盅19与溢料出料管连接,视盅可即时观察系统的溢流情况以控制进料泵的启闭。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及放空口,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料管与进料泵连接,所述放空口与放空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液位控制管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路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料进料管、溢料出料管以及水平设置的溢流管、液位控制管,所述溢流管水平设置,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与反应釜内允许的最高液位平齐,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料进料管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水平设置,液位控制管的水平位置位于溢流管的下方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水平位置的上方,液位控制管上设置有截止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及放空口,反应釜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进料管与进料泵连接,所述放空口与放空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出料管与液位控制管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路包括竖直设置的溢料进料管、溢料出料管以及水平设置的溢流管、液位控制管,所述溢流管水平设置,溢流管的水平位置与反应釜内允许的最高液位平齐,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料进料管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溢料出料管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水平设置,液位控制管的水平位置位于溢流管的下方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水平位置的上方,液位控制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青钱卫国李太军刘文强徐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