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29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树脂框内配置具有显示区域和端子区域(14)的液晶显示面板而构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TFT基板(100)和相对基板(200),显示区域形成于TFT基板(100)与相对基板(200)重叠的部分,端子区域(14)形成于TFT基板(100)与相对基板(200)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液晶显示面板以形成有端子区域(14)的边以外的第一边与形成于树脂框内侧的多个突起接触的方式配置在多个突起上,与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60)的毛刺的尺寸小于第一边以外的边的毛刺的尺寸。由此,能够防止医疗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部对应的部分处的显示不均。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涉及能够显示如用于医疗那样的高质量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配置有呈矩阵地形成有像素的TFT基板和与TFT基板相对的相对基板,并且在TFT基板与相对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其中所述像素具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等。而且,对于每个像素,通过由液晶分子控制光的透射率来形成图像。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为平板状且重量轻,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液晶显示装置也在不断变得薄型化。在该情况下,使用有薄的玻璃基板。由玻璃形成的液晶显示面板配置在称为模制部件的树脂框中。如果在配置于模制部件内的具有薄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与模制部件之间产生应力,则存在玻璃基板破损的风险。在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存在于TFT基板与相对基板重叠的区域中,而端子区域位于一片TFT基板上。因此,当在端子区域中产生应力时,存在玻璃在该部分处破损的风险。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将容易对液晶显示面板施加应力的模制部件的那一部分切除以使得不会向液晶显示面板产生大的应力,来防止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破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35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进行高清晰度显示,并且其作为医疗显示器的用途正在不断扩展。对于医疗用途,需要高清晰度和高图像质量。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当对液晶显示面板施加应力时,TFT基板与相对基板之间的间隔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漏光。也就是说,对比度会降低而使图像质量劣化。医用液晶显示面板需要具有相对较大的屏幕,屏幕对角线约为21英寸。如果能够增加TFT基板和相对基板的厚度,则即使对基板施加应力,也可以抑制TFT基板与相对基板之间的间隔即液晶层厚的变化。然而,增加基板的厚度会增加重量,这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操作处理不方便。此外,还会产生由重量增加引起的应力。医用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以立式来使用。此外,在医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面板仅由下侧边的两个点支撑,以避免当将液晶显示面板收纳于模制部件中时由尺寸公差引起的应力。此时,液晶显示面板的重量集中在下侧边的仅两个点处,在该部分处产生应力而使基板变形,从而产生显示不均。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防止由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点附近的应力引起的显示不均。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主要的具体方式如下。(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树脂框内配置液晶显示面板而构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端子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所述显示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所述端子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配置成,在形成有所述端子区域的边以外的第一边,对形成在所述树脂框的内侧的多个突起施加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重量,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小于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边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树脂框内配置液晶显示面板而构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端子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所述显示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所述端子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以形成有所述端子区域的边以外的第一边与形成于所述树脂框的内侧的多个突起接触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多个突起上,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的侧面上涂覆有树脂。根据本技术,能够防止由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支撑点附近的应力引起的显示不均。附图说明图1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液晶显示面板配置在模制部件内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模制部件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9是母板的平面图。图10是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图11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12是图11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3是图11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沿图11的D-D线的剖视图。图15是沿图11的E-E线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将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在模制部件中时的问题的平面图。图17是表示将图11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在模制部件中时的问题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本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9是表示本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21是表示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个例子的平面图。图22是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2的结构的平面图。图24是表示实施例2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5是表示实施例2的另一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平面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液晶显示面板,2:背光源,10:显示区域,11:扫描线,12:影像信号线,13:像素,14:端子区域,15:显示不均,20:导光板,21:反射片,22:下散射片,23:下棱镜片,24:上棱镜片,25:上散射片,26:衬垫材料,30:模制部件,31:突起,32:模制部件台阶部,40:上框架,41:下框架,50:毛刺,60:研磨表面,70:平坦化了的树脂,100:TFT基板,101:TFT电路层,102:共用电极,103:电容绝缘膜,104:像素电极,110:下偏光板,150:密封材料,200:相对基板,210:上偏光板,300:液晶层,301:液晶分子,400:柔性配线基板,401:驱动器IC,500:母板,501:分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使用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图1是医用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屏幕的尺寸例如是对角线21英寸。由于医用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相对大的平板那样的形状并且立式使用,因此图1也可以说成是主视图。在图1中,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收纳于由金属制成的上框架40中。显示区域10存在于由上框架40围成的部分中。在显示区域内,扫描线11在水平方向(x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方向(y方向)上排列。影像信号线12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在水平方向排列。具有TFT和像素电极的像素13形成在由扫描线11和影像信号线12围成的区域中。医疗用液晶显示装置要求高清晰度的屏幕,使用水平方向(x方向)上的像素间距为50μm以下的屏幕,或进一步使用30μm以下的屏幕。像素越小,越容易发生显示不均。形成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端子区域存在于图1中的上侧,并且,在下侧,液晶显示面板的下边由形成在图2中所示的模制部件上的突起支撑。在图1的显示区域10的下侧,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与模制部件的突起接触的部分产生显示不均1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树脂框内配置液晶显示面板而构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端子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所述显示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所述端子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n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配置成,在形成有所述端子区域的边以外的第一边,对形成在所述树脂框的内侧的多个突起施加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重量,/n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小于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边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0 JP 2018-161249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树脂框内配置液晶显示面板而构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端子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TFT基板和相对基板,所述显示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所述端子区域形成于所述TFT基板与所述相对基板重叠的部分以外的部分,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配置成,在形成有所述端子区域的边以外的第一边,对形成在所述树脂框的内侧的多个突起施加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重量,
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小于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边的每单位面积的毛刺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边上,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的毛刺的尺寸小于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毛刺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上的毛刺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边以外的边上的毛刺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是与形成有所述端子区域的边相反一侧的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是使用具有#320至#600的研磨颗粒的研磨件研磨过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多个突起接触的部分是使用具有#400的研磨颗粒的研磨件研磨过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坂裕一板仓史门太田雄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