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该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环形座和转动组件,待检测的钢丝绳穿过环形座的中心,所述转动组件沿着环形座的内侧面转动,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在转动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检测准确度高的钢丝绳探伤传感器。
A kind of wire rope flaw detection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探伤检测
,具体为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
技术介绍
钢丝绳的探伤检测影响着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目前现有的用于检测钢丝绳探伤的装置大多为激光扫描测径仪,它可用于物体尺寸的非接触测量与控制,如零件高度、边缘、直径、线径、宽度、间隙、内径、外径等。然而,现有的用于钢丝绳探伤的激光扫描测径仪大多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为昂贵,不适合推广应用,且探伤的准确性也较低。所以,亟需一种新型的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还包括环形座和转动组件,待检测的钢丝绳穿过环形座的中心,所述转动组件沿着环形座的内侧面转动,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在转动组件上。优化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驱动单元,所述激光测距仪固定安装在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面向环形座内侧面上设置有导向轮,环形座上设置有与导向轮匹配的导向槽,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转动座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主齿轮,所述环形座上环形设置有导向齿轮组,所述主齿轮与导向齿轮组啮合。优化的,还包括底板,所述环形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位于环形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前后两侧的安装板之间设置安装有运送钢丝绳的导向输送机构。优化的,所述导向输送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板上,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压辊。优化的,所述压辊的圆周外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的环形压槽。优化的,所述环形座的圆周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设置有避空槽,导向槽中的所述导向轮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从避空槽中穿过,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板远离连接轴的一端。优化的,所述导向齿轮组包括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内齿轮和外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环形座的圆周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座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位于内齿轮和外齿轮之间且分别与内齿轮和外齿轮啮合。优化的,所述环形座中穿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卡接在上下两侧压辊上的环形压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导向输送机构驱动钢丝绳水平匀速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座匀速转动,激光测距仪连续检测其本身到钢丝绳的距离,如果激光测距仪检测出的连续距离值之间的偏差超过设定值,此段钢丝绳即为损伤段。环形压槽可以提高压辊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提高传输的稳定性。导向轮转动安装在导向槽中,可以提高转动座的转动流畅度。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检测准确度高的钢丝绳探伤传感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齿轮、外齿轮和主齿轮之间的侧视图。图中:1-底板,2-环形座,3-导向槽,4-转动座,5-激光测距仪,6-驱动机构,7-导向输送机构,8-安装板,9-转轴,10-压辊,11-环形压槽,12-齿圈,13-主齿轮,14-固定板,15-电机,16-连接板,17-连接轴,18-导向轮,19-钢丝绳,20-避空槽,21-内齿轮,22-外齿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5、环形座2、转动组件、底板1,所述环形座2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待检测的钢丝绳19穿过环形座2的中心,所述转动组件沿着环形座2的内侧面转动,所述激光测距仪5设置在转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4、驱动单元,所述激光测距仪5固定安装在转动座4上,所述转动座4面向环形座2内侧面上设置有导向轮18,环形座2上设置有与导向轮18匹配的导向槽3,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转动座4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主齿轮13,所述环形座2上环形设置有导向齿轮组,所述主齿轮13与导向齿轮组啮合。所述导向齿轮组包括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所述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同轴固定连接在环形座2的圆周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座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3,所述主齿轮13位于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之间且分别与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啮合。所述导向齿轮组包括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所述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同轴固定连接在环形座2的圆周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座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齿轮13,所述主齿轮13位于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之间且分别与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啮合。内齿轮21和外齿轮22的外侧边都固定在环形座2上,那样主齿轮13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有支撑部件,其中导向轮也防止主齿轮13跑偏。所述环形座2的圆周内侧壁设置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上设置有避空槽20,导向槽3中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8,所述导向轮18上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7,所述连接轴17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从避空槽20中穿过,所述转动座4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6远离连接轴17的一端。导向轮18转动安装在导向槽3中,可以提高转动座4的转动流畅度。电机15通过齿轮传动,驱动转动座4在环形座2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传送待测的钢丝绳19,所述底板1上位于环形座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前后两侧的安装板8之间设置安装有运送钢丝绳的导向输送机构7。所述导向输送机构7包括转轴9,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板8上,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压辊10。探伤检测时,导向输送机构7驱动钢丝绳19水平匀速移动,驱动机构6驱动转动座4匀速转动,激光测距仪5连续检测其本身到钢丝绳19的距离,如果激光测距仪5检测出的连续距离值之间的偏差超过设定值,此段钢丝绳19即为损伤段。所述导向输送机构7包括转轴9,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板8上,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压辊10。转轴9由电机驱动转动,压辊10匀速转动驱动钢丝绳19匀速移动。可优选地,所述压辊10的圆周外表面上设置有截面为圆弧形的环形压槽11。环形压槽11可以提高压辊10钢丝绳19的接触面积,提高传输的稳定性。所述环形座2中穿设有钢丝绳19,所述钢丝绳19卡接在上下两侧压辊10上的环形压槽11之间。钢丝绳19匀速通过环形座2,激光测距仪5对钢丝绳19做连续探伤检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是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探伤检测时,导向输送机构7驱动钢丝绳19水平匀速移动,驱动机构6驱动转动座4匀速转动,激光测距仪5连续检测其本身到钢丝绳19的距离,如果激光测距仪5检测出的连续距离值之间的偏差超过设定值,此段钢丝绳19即为损伤段。转轴9由电机驱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座(2)和转动组件,待检测的钢丝绳(19)穿过环形座(2)的中心,所述转动组件沿着环形座(2)的内侧面转动,所述激光测距仪(5)设置在转动组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包括激光测距仪(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座(2)和转动组件,待检测的钢丝绳(19)穿过环形座(2)的中心,所述转动组件沿着环形座(2)的内侧面转动,所述激光测距仪(5)设置在转动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4)、驱动单元,所述激光测距仪(5)固定安装在转动座(4)上,所述转动座(4)面向环形座(2)内侧面上设置有导向轮(18),环形座(2)上设置有与导向轮(18)匹配的导向槽(3),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转动座(4)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主齿轮(13),所述环形座(2)上环形设置有导向齿轮组,所述主齿轮(13)与导向齿轮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所述环形座(2)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底板(1)上位于环形座(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前后两侧的安装板(8)之间设置安装有运送钢丝绳的导向输送机构(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绳探伤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输送机构(7)包括转轴(9),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在前后两侧的安装板(8)上,转轴(9)上固定连接有压辊(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袁振,戴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