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紧固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11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涨紧固定工具,包括与非人力式的动力单元相连的推杆,推杆穿过固定座插入轴芯方向与其杆长方向一致的固定筒的中心,固定筒的一端固接在固定座上,推杆的径向面上设置有涨紧单元,涨紧单元在推杆的周向方向上对称设置,固定筒的周向上对应涨紧单元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涨紧单元活动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固定筒轴芯方向一致,通过动力单元驱动推杆做直线位移,再通过连杆机构将推杆的直线位移改变为涨紧单元的伸缩,使得固定工具涨紧抵靠在零部件的内孔壁上,从而达到固定零部件的目的,之后便可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或吊运,该工具结构简单灵活易操作,涨紧时无需人力操作,省时省力的同时有利于自动化操作。

Tightening fix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涨紧固定工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的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涨紧式固定工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产品的加工、组装、维修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固定工具对拥有内孔的零部件的周向及轴向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工具夹紧或将固定工具与吊车连接以满足对零部件的加工或吊运需求。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对固定工具对零部件的结构造成损坏一般会使用涨紧式固定工具,使用螺纹机构调节涨紧式固定工具的伸缩,使机构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涨紧,利用涨紧件外壁与零部件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完成固定。使用螺纹机构时,由于需要进行旋紧操作,需进行旋转操作时一般都是手动操作,工作效率低,涨紧力不均匀,易损坏零部件或造成零部件脱落,使用时劳动强度大,实现自动化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涨紧力均匀、易于操作的涨紧固定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涨紧固定工具,包括与非人力式的动力单元相连的推杆,推杆穿过固定座插入轴芯方向与其杆长方向一致的固定筒的中心,固定筒的一端固接在固定座上,推杆的径向面上设置有涨紧单元,涨紧单元在推杆的周向方向上对称设置,固定筒的周向上对应涨紧单元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涨紧单元活动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孔长方向与固定筒轴芯方向一致,涨紧单元包括位于固定筒外侧的涨紧板,推杆与第一摆杆的里端铰接,第一摆杆的外端与涨紧板的内侧铰接且第一摆杆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固定筒内侧远离动力单元的一端与第二摆杆的内端铰接,第二摆杆的外端与涨紧板的内侧铰接且第二摆杆的内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第二摆杆、推杆及涨紧板的铰接处构成等腰梯形,各涨紧单元中的涨紧板位移过程中始终位移同一圆柱面上。上述方案中,通过动力单元驱动推杆做直线位移,再通过连杆机构将推杆的直线位移改变为涨紧单元的伸缩,使得固定工具涨紧抵靠在零部件的内孔壁上,从而达到固定零部件的目的,之后便可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或吊运,该工具结构简单灵活易操作,涨紧时无需人力操作,省时省力的同时有利于自动化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涨紧固定工具,包括与非人力式的动力单元相连的推杆20,推杆20穿过固定座10插入轴芯方向与其杆长方向一致的固定筒30的中心,固定筒30的一端固接在固定座10上,推杆20的径向面上设置有涨紧单元,涨紧单元在推杆20的周向方向上对称设置,固定筒30的周向上对应涨紧单元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涨紧单元活动的条形孔31,条形孔31的孔长方向与固定筒30轴芯方向一致,涨紧单元包括位于固定筒30外侧的涨紧板40,推杆20与第一摆杆50的里端铰接,第一摆杆5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一摆杆50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固定筒30内侧远离动力单元的一端与第二摆杆60的内端铰接,第二摆杆6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二摆杆60的内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50、第二摆杆60、推杆20及涨紧板40的铰接处构成等腰梯形,各涨紧单元中的涨紧板40位移过程中始终位移同一圆柱面上。上述方案中,推杆20外伸时对应图1的向右移动推杆20,涨紧板40径向扩张,推杆20收缩时即向左移动涨紧板40径向收缩,推杆20收缩使涨紧单元径向收缩至其外径小于定子内径,将固定工具插入零部件的内孔中,推杆20外伸使涨紧板40径向扩张至与零部件的内孔壁贴合,再将固定工具固定或与起重设备连接实现零部件的固定或吊运,推杆20到达涨紧位后,动力单元持续对推杆20提供推力使的涨紧板40到达涨紧位时其具有径向扩张的趋势,通过涨紧板40与零部件的内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将零部件固定。选用气缸作为动力单元,其动力大小可调,便于满足不同零部件所需涨紧力的需求。该工具结构简单灵活易操作,涨紧时无需人力操作,省时省力的同时有利于自动化操作。所述推杆20与第三摆杆70的里端铰接,第三摆杆7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三摆杆70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50与第三摆杆70等长、平行布置。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三摆杆70的设置使得涨紧板40的板长方向始终平行于推杆20的杆长方向,且使连杆机构相对于推杆20运动时其自由度为1,即只需要一个独立运动参数(推杆20沿其轴向位移)连杆机构便具有确定的运动轨迹(涨紧板40径向伸缩)。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3n-(2PL+Ph)其中n:活动构件数,PL:低副约束数,Ph:高副约束数,该吊具中n=5(推杆20、第一、二、三摆杆50、60、70以及涨紧板40),PL=7(推杆20与固定座10之间的滑动副和第一、二、三摆杆50、60、70各自两端的转动副),Ph=0,F=3×5-2×7=1。所述单个涨紧单元中的第一、二、三摆杆50、60、70的里端铰接轴的轴芯位于同一平面内,各涨紧单元中的第一、二、三摆杆50、60、70的外端铰接轴的轴芯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均平行于推杆20的杆长方向。这样涨紧单元径向伸缩时涨紧板40的板面方向始终平行于推杆20的杆长方向,有利于与零部件的内孔壁相配合。所述涨紧板40的内侧中部设有凸条41,第一、二、三摆杆50、60、70的外端铰接在凸条41上,所述凸条41与第一、二、三摆杆50、60、70的铰接处能够通过条形孔31。这样便于固定工具的制作与组装,且条形孔31避让了推杆20与涨紧板40之间的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所述推杆20上设有导向销21,导向销21的轴芯方向垂直于推杆20的杆长方向,导向销21与固定筒30内筒壁上开设的条形槽构成滑动配合,条形槽的槽长方向与固定筒30的轴芯方向一致。导向销21的设置对推杆20周向进行定位,使得推杆20只能沿其杆长方向位移。所述涨紧板40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条形孔31的长度和宽度。这样涨紧板40不会因其径向收缩进入固定筒30的内部,涨紧板40与固定筒30接触时,涨紧单元的径向尺寸达到最小。所述涨紧板40的外侧表面上设有橡胶垫42。橡胶垫42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与弧形的零部件的内孔壁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橡胶垫42与零部件的内孔壁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提升了固定工具的工作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涨紧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非人力式的动力单元相连的推杆(20),推杆(20)穿过固定座(10)插入轴芯方向与其杆长方向一致的固定筒(30)的中心,固定筒(30)的一端固接在固定座(10)上,推杆(20)的径向面上设置有涨紧单元,涨紧单元在推杆(20)的周向方向上对称设置,固定筒(30)的周向上对应涨紧单元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涨紧单元活动的条形孔(31),条形孔(31)的孔长方向与固定筒(30)轴芯方向一致,涨紧单元包括位于固定筒(30)外侧的涨紧板(40),推杆(20)与第一摆杆(50)的里端铰接,第一摆杆(5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一摆杆(50)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固定筒(30)内侧远离动力单元的一端与第二摆杆(60)的内端铰接,第二摆杆(6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二摆杆(60)的内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50)、第二摆杆(60)、推杆(20)及涨紧板(40)的铰接处构成等腰梯形,各涨紧单元中的涨紧板(40)位移过程中始终位移同一圆柱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涨紧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非人力式的动力单元相连的推杆(20),推杆(20)穿过固定座(10)插入轴芯方向与其杆长方向一致的固定筒(30)的中心,固定筒(30)的一端固接在固定座(10)上,推杆(20)的径向面上设置有涨紧单元,涨紧单元在推杆(20)的周向方向上对称设置,固定筒(30)的周向上对应涨紧单元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涨紧单元活动的条形孔(31),条形孔(31)的孔长方向与固定筒(30)轴芯方向一致,涨紧单元包括位于固定筒(30)外侧的涨紧板(40),推杆(20)与第一摆杆(50)的里端铰接,第一摆杆(5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一摆杆(50)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固定筒(30)内侧远离动力单元的一端与第二摆杆(60)的内端铰接,第二摆杆(6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二摆杆(60)的内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50)、第二摆杆(60)、推杆(20)及涨紧板(40)的铰接处构成等腰梯形,各涨紧单元中的涨紧板(40)位移过程中始终位移同一圆柱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涨紧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0)与第三摆杆(70)的里端铰接,第三摆杆(70)的外端与涨紧板(40)的内侧铰接且第三摆杆(70)的外端远离动力单元,第一摆杆(5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兵赵云峰汪红兵盛海荣李志明周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