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TGK专利>正文

制冷剂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06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当制冷剂释放到车厢内,或当存在制冷剂释放到车厢内的危险时,该装置将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释放到车厢的外部。预先将金属薄膜焊接到与制冷循环的管路相连接的主体上,以阻塞制冷剂进入通道。当检测到制冷剂泄漏到车厢内或发生车辆碰撞时,向螺线管的线圈提供脉冲电流,从而将可移动芯部吸引到固定芯部。这使得固定于可移动芯部上的刺穿杆用其尖端刺穿金属薄膜,以形成贯穿该金属薄膜的孔。当停止提供脉冲电流时,该刺穿杆通过弹簧返回到待命位置处,以使制冷剂借助于开口孔通过管道而释放到车厢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其安装在采用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作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中。
技术介绍
一般的汽车空调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通过制冷循环而流通的制冷剂;冷凝器,用于使压缩的制冷剂冷凝;接收器/干燥器,用于将冷凝后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和液体,并暂时存储通过制冷循环流通的制冷剂;膨胀装置,用于限制和膨胀通过气体/液体分离而分离的液体制冷剂;和蒸发器,用于蒸发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其返回到压缩器中。尽管在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中,已经采用CFC替代物(HFC-134a)作为制冷剂,但是,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需要采用导致全球变暖的可能性较小的制冷剂。作为这种制冷剂,考虑了例如,二氧化碳、HFC-152a、丁烷和丙烷。然而,当采用这些物质作为汽车空调的制冷剂时,如果设置在车厢中的蒸发器或管道破裂而致使制冷剂释放到车厢内,在制冷剂为二氧化碳的情况下,则存在由于缺少氧气而导致窒息的危险;而在制冷剂为易燃气体(例如,HFC152a)的情况下,则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这些对乘客都有严重的危害。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例如当蒸发器由于老化而产生裂缝时,或者甚至在制冷循环的部件例如由于碰撞事故而受到严重损坏时,都需要防止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释放到车厢中。为此,一种建议是将释放装置预先安装在采用易燃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的压缩机的相应高压侧和低压侧,从而当发生碰撞事故而导致气囊工作时,使释放装置工作,以将制冷循环中的易燃制冷剂释放到车厢外部(参见,例如Mahmoud Ghodbane,Ph.D.,James A.Baker,William R.Hill,和Stephen O.Andersen,Ph.D.,‘具有直接释放安全系统的R-152a汽车空调(R-152a Mobile A/C with Directed Relief Safety System)’,第4和13页。。SAE(汽车工程协会(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Engineers)),2003交换制冷剂系统演讲稿(Altemate Refrigerants SystemSymposium presentations)08/01/2003。摘自互联网<URLhttp//www.sae.org/altrefrigerant/presentations/preswhill.pdf>)。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与上述文献所披露的相同或相似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该装置具有能够释放在制冷循环中的有害制冷剂或易燃制冷剂的特殊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该装置用于将填充在汽车空调用的制冷剂循环中的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其包括薄膜,其设置成阻塞连接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进入通道;和薄膜破坏部分,其用于破坏薄膜,以将从制冷循环引入到制冷剂进入通道中的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其中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A和1B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概要的图。图1A是该制冷剂释放装置的俯视图,而图1B是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通电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未通电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制冷剂释放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1A和1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视图。图11A是制冷剂释放装置的俯视图,而图11B是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A和1B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概要的图,其中图1A是制冷剂释放装置的俯视图,而图1B是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前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该制冷剂释放装置包括主体10,该主体10形成用于连接到制冷循环的管路的接头,并且主体10具有沿其中心轴线贯穿而形成的制冷剂进入通道11。该主体10具有设置在其上表面上的金属薄膜12,如图2所示,该薄膜阻塞所述制冷剂进入通道11。金属薄膜12沿经过制冷剂进入通道11外部的点13的同心圆,例如通过激光焊接,焊接到主体10上,从而使该金属薄膜12沿其整个圆周气密地密封在主体10上。如图2所示,在主体10上设置有螺线管,该螺线管构成了薄膜破坏部分。更具体地,沿垂直于金属薄膜12的平面的方向以可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刺穿杆14。该刺穿杆14具有朝着金属薄膜12的顶端,从而该刺穿杆形成为尖角的形状,且该刺穿杆刚性地固定在螺线管的可移动芯部15上。可移动芯部15受到弹簧16沿远离固定芯部17的方向的推压作用。固定芯部17具有沿轴向贯穿而形成的孔,刺穿杆14和弹簧16布置在该孔中。如图2所示,固定芯部17具有下端,该下端一体地形成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以便形成磁路,并且该芯部还设有一用于允许制冷剂逸出到大气中的水平孔。围绕可移动芯部15和固定芯部17的外周设置有线圈18。用于线圈18的线轴具有用于容纳可移动芯部15和固定芯部17的容器以及用于将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的管道19,该容器和管道19例如通过树脂与线轴整体形成。制冷剂释放装置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的制冷剂管路上,并且如果安装制冷剂释放装置的位置不适于释放制冷剂,则可以将一软管连接在管道19上,从而将制冷剂引导到用于释放制冷剂的适当位置。在线圈18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形成磁路的磁轭20,且通过敛缝将其固定在主体10上。考虑到磁轭20连接在制冷剂循环的管路上,所以将磁轭20形成为使其外周具有螺母形状。下面,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上述结构的制冷剂释放装置的操作。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通电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而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未通电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冷剂释放装置在制冷剂释放状态下的中央纵向剖视图。首先,当制冷剂释放装置待命时,电流没有流过线圈18,所以,可移动芯部15受到弹簧16沿远离固定芯部17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剂释放装置,该装置用于将填充在汽车空调用的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其包括:薄膜,其布置成阻塞与制冷剂循环连接的制冷剂进入通道;和薄膜破坏部分,其用于穿破所述薄膜,以将从制冷剂循环引入到制冷剂进入通道中的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田久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TGK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