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97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该铜管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抬升机构、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前端,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冲形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表面设置有滑轨,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处理器、电箱和光电传感器,所述电箱设置在底座的后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箱顶面上,所述处理器配备在控制面板内,该加工控制系统通过对设备上的相关电气装置的控制实现铜管的上料、冲形加工和下料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

A processing control system of copper tube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铜管加工设备的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生产铜管的工厂内都配备有一些对铜管两端进行冲压加工的装置或者设备,因为对铜管的两端管口进行冲压后能使其用途变得多样化,但一些对铜管进行冲压加工的装置或者设备在生产加工时仍然需要工人人手地对装置或者设备操作,这导致生产的智能化程度降低,影响生产效率,还需要额外地聘用工人操作设备,增加企业成本;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用于铜管加工设备上的加工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对设备上的相关电气装置的控制实现铜管的上料、冲形加工和下料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的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该加工控制系统设置在铜管加工设备上,该铜管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抬升机构、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前端,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冲形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表面设置有滑轨,该加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处理器、电箱和光电传感器,所述电箱设置在底座的后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箱顶面上,所述处理器配备在控制面板内,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所述电箱分别与控制面板、处理器和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一气缸、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一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并与抬升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配合在第一气缸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旋转气缸配合在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内,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的底部配合在滑轨上,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内开设有用于与未加工的铜管配合的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底部的第一铜管配合座内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螺杆配合座和螺杆,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所述第一电机配合在第一电机配合座上,所述螺杆配合座设置在第一电机配合座后方的底座上,所述螺杆配合在螺杆配合座内,所述螺杆前端的螺杆配合座内通过转轴配合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齿牙与螺纹啮合的方式与螺杆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配合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通过轮齿啮合的方式与第一传动齿轮配合,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气缸固定座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冲形机构由与冲压设备连接的冲压头构成,所述冲压头的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压设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和第二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设置在支撑架后方的底座表面,所述第二气缸配合在第二气缸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二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二铜管配合座的底部配合在滑轨上,所述第二铜管配合座内开设有用于与一端已完成加工的铜管配合的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配合槽底部的第二铜管配合座内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面板和处理器对设备上的相关电气装置的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铜管的上料、冲形加工和下料操作,实现铜管设备的智能化加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采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控制铜管加工设备,无需人手地对设备进行操作,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该铜管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加工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支撑架2、滑轨3、控制面板4、处理器5、电箱6、光电传感器7、第一气缸固定座8、第一气缸9、第一旋转气缸10、第一铜管配合座11、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12、第一配合槽13、第一电机14、螺杆配合座15、螺杆16、第一电机配合座17、第一传动齿轮18、连接块19、冲压设备20、冲压头21、第二气缸固定座22、第二气缸23、第二铜管配合座24、第二配合槽25、铜管26、第二传动齿轮2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结合所示,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该加工控制系统设置在铜管加工设备上,该铜管加工设备包括底座1、抬升机构、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前端,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1表面上,所述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1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冲形机构设置在支撑架2的顶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架2后方的底座1表面上,所述底座1的中部表面设置有滑轨3,该加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4、处理器5、电箱6和光电传感器7,所述电箱6设置在底座1的后端,所述控制面板4设置在电箱6顶面上,所述处理器5配备在控制面板4内,所述光电传感器7分别设置在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所述电箱6分别与控制面板4、处理器5和光电传感器7电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8、第一气缸9、第一旋转气缸10和第一铜管配合座11,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8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1表面并与抬升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9配合在第一气缸固定座8上,所述第一气缸9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12,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0配合在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12内,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0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铜管配合座11,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11的底部配合在滑轨3上,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11内开设有用于与未加工的铜管配合的第一配合槽13,所述第一配合槽13底部的第一铜管配合座11内设置有光电传感器7,所述第一气缸9分别与处理器5和电箱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0分别与处理器5和电箱6电性连接。所述抬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4、螺杆配合座15和螺杆16,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配合座17,所述第一电机14配合在第一电机配合座17上,所述螺杆配合座15设置在第一电机配合座17后方的底座1上,所述螺杆16配合在螺杆配合座15内,所述螺杆16前端的螺杆配合座15内通过转轴配合有第一传动齿轮18,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8通过齿牙与螺纹啮合的方式与螺杆16配合,所述第一电机14的驱动端上配合有第二传动齿轮27,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7通过轮齿啮合的方式与第一传动齿轮18配合,所述螺杆1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气缸固定座8连接的连接块19,所述第一电机14分别与处理器5和电箱6电性连接。所述冲形机构由与冲压设备20连接的冲压头21构成,所述冲压头21的底部设置有光电传感器7,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冲压设备20与处理器5电性连接。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固定座22、第二气缸23和第二铜管配合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该加工控制系统设置在铜管加工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铜管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抬升机构、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前端,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冲形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表面设置有滑轨,该加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处理器、电箱和光电传感器,所述电箱设置在底座的后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箱顶面上,所述处理器配备在控制面板内,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所述电箱分别与控制面板、处理器和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该加工控制系统设置在铜管加工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铜管加工设备包括底座、抬升机构、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前端,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冲形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后方的底座表面上,所述底座的中部表面设置有滑轨,该加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处理器、电箱和光电传感器,所述电箱设置在底座的后端,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电箱顶面上,所述处理器配备在控制面板内,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上料机构、冲形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所述电箱分别与控制面板、处理器和光电传感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管加工设备的加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一气缸、第一旋转气缸和第一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设置在抬升机构后方的底座表面并与抬升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配合在第一气缸固定座上,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旋转气缸配合在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座内,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驱动端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有第一铜管配合座,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的底部配合在滑轨上,所述第一铜管配合座内开设有用于与未加工的铜管配合的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底部的第一铜管配合座内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缸分别与处理器和电箱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远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