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6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燥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器具,包括:间室,以储藏物品于冷藏温度可控的环境中;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为所述间室提供制冷效果;向所述第一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大于向所述第二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干燥器,以至少部分地移除夹带于制冷剂中的水分,该干燥器被设置为使得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获得从干燥器排出的液体制冷剂大致平衡,使得多个蒸发器可以同时发挥制冷效果,大大改善了不同间室同时制冷的制冷效率。

Dryer assembly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器具
本技术涉及冰箱
,特别涉及家用冰箱。
技术介绍
通常,制冷器具,例如冰箱,通过在制冷器具本身的制冷循环中控制高温高压制冷剂循环来调节温度。现有技术的冰箱公开了一种制冷循环,其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用于散发制冷剂热量的冷凝器、用于从制冷剂除去湿气的干燥器,以及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等,从而可以控制制冷剂同时流向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使得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可以同时向冷冻室或冷藏室提供冷空气,具体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100480604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冰箱多间室同时制冷并同时向多个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多个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供应量,从而保证各个间室的制冷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干燥器组件,包括:干燥器,以至少部分地移除夹带于制冷剂中的水分,该干燥器包括干燥腔以及设置于该干燥腔中的干燥剂;引入管,与该干燥器流通连通,以将制冷剂引入所述干燥腔;第一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蒸发器;第二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蒸发器;向所述第一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大于向所述第二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如此通过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设置于不同的高度,来自干燥器的液态制冷剂优先通过第一入口进入第一引出管而被输送至第一蒸发器,保证供应制冷剂阻力更大的第一蒸发器优选获得制冷剂。随着干燥器内液态制冷剂累积增多至能够通过第二入口进入第二引出管而被输送至第二蒸发器,从而使得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获得排出的液体制冷剂大致平衡,使得多个蒸发器可以同时发挥制冷效果,大大改善了不同间室同时制冷的制冷效率。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处于不同高度被设置为使得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腔内的累积升高过程中,优先通过所述第一进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引出管。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延伸进入所述干燥腔内。进一步的是,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引入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之下;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竖直地从上至下延伸进入所述干燥腔内。进一步的是,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引入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之上;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竖直地从下至上延伸进入所述干燥腔内。进一步的是,可控的第一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出管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的流路上,以控制是否将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器;可控的第二阀门连接于所述第二引出管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流路上,以控制是否将制冷剂输送至所述第二蒸发器。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被控制成以下状态:第一状态: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液态制冷剂仅流向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液态制冷剂仅流向第二蒸发器;第三状态: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述第二阀门打开,液态制冷剂可同时流向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制冷器具,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以储藏物品于冷藏温度可控的环境中;第一蒸发器,为所述冷藏室提供制冷效果;第二蒸发器,为所述冷冻室提供制冷效果;压缩机,以升高制冷剂的压力;冷凝器,以冷却制冷剂并使其至少部分地冷凝成液体制冷剂;还包括如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干燥器组件。进一步的是,所述压缩机的速度是可调的,并且是与所述冷冻室的温度关联地调节压缩机的速度。进一步的是,随着所述压缩机速度的升高,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腔内的液面也升高并高于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所处的位置。压缩机启动工作后,干燥器内逐渐出现的液体制冷剂优先进入第一入口而进入第一引出管,同时又没有液态制冷剂进入第二入口而进入第二引出管。第二蒸发器没有获得足够制冷剂,则制冷效果降低,冷冻室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相应地,压缩机速度也就逐渐升高,干燥器内的液体制冷剂在满足优先供应第一蒸发器的前提下制冷剂液面仍然逐渐升高,直到至少超过第二入口的高度,此时液态制冷剂也能进入第二入口而通过第二引出管输送至第二蒸发器,从而满足冷冻室的制冷需求。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上任意独立项保护的主题都可以与任意附属项所保护的单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合并而合并一起形成新的保护主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制冷系统示意图;图2是制冷剂引入管和引出管相对干燥器的布置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制冷剂引入管和引出管相对干燥器的布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冰箱;10-制冷系统;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冷冻间室;2-冷藏间室;4-压缩机;5-冷凝器;6-干燥器;61-壳体;62-干燥腔;66-干燥剂;63-引入管;631-出口;64-第一引出管;641-第一入口;65-第二引出管;651-第二入口;7-冷冻室蒸发器;8-冷藏室蒸发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制冷器具被设置为具有两个储藏间室并分别独立制冷的对开门冰箱。该冰箱100包括冷冻室1、冷藏室2、制冷系统10、以及控制该制冷系统10的控制装置(图中未显示)。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4、冷凝器5、分别独立为两个储藏间室制冷的蒸发器、风扇等元件,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分别检测两个储藏间室的储藏温度的冷冻室传感器和冷藏室传感器(图中未显示)。制冷系统10具有两个分别为上述两个储藏间室独立制冷的制冷循环,每个储藏间室都能独立控制温度。所谓的制冷循环主要是指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循环流动,例如以压缩机4为起点,释放了冷量并吸收了储藏间室热量的制冷剂以气态的形式由压缩机4吸入,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经过管道进入冷凝器5,制冷剂在冷凝器5中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且冷凝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冷凝器5的下游安装有干燥器6,以使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的含水量最小化。液体制冷剂在通过干燥器6去掉其中的水气之后,在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12的分流下,液体制冷剂可被控制地分别流向冷藏室蒸发器8和冷冻室蒸发器7,从而分别独立地对冷藏室2和冷冻室1进行制冷,实现上述两个储藏间室内的降温。液体制冷剂吸收储藏间室热量后汽化为蒸汽制冷剂并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器组件,包括:/n干燥器,以至少部分地移除夹带于制冷剂中的水分,该干燥器包括干燥腔以及设置于该干燥腔中的干燥剂;/n引入管,与该干燥器流通连通,以将制冷剂引入所述干燥腔;/n第一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蒸发器;/n第二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蒸发器;向所述第一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大于向所述第二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n其特征在于,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器组件,包括:
干燥器,以至少部分地移除夹带于制冷剂中的水分,该干燥器包括干燥腔以及设置于该干燥腔中的干燥剂;
引入管,与该干燥器流通连通,以将制冷剂引入所述干燥腔;
第一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一蒸发器;
第二引出管,与所述干燥器流体连通,以将所述干燥腔中的制冷剂输送至第二蒸发器;向所述第一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大于向所述第二蒸发器供应制冷剂的阻力;
其特征在于,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处于所述干燥器上或干燥器内的位置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处于不同高度被设置为使得液态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腔内的累积升高过程中,优先通过所述第一进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引出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延伸进入所述干燥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引入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之下;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竖直地从上至下延伸进入所述干燥腔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以重力方向为基准,所述引入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引出管的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引出管的第二入口之上;所述第一引出管和第二引出管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啟武朱卫忠刘翔宇沈贵可王宝阳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