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64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其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热水组件及换热组件,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液管连接管上设有室外冷凝器盘管和单向阀组,热水组件连接于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换热组件连接于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之间,室内机包括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再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排风冷凝器盘管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上,蒸发器盘管连接于吸气连接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又可以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An integrated supply system based 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hot wate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制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分别独立安装有空调设备、热水器及水地暖,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可以满足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的需求,热水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洗浴的使用需求,由于空调设备在制冷或制热时,其对流换热产生的冷风或热风容易使空气干燥,加快人体皮肤水分散失的速度,使得室内的舒适度下降,而水地暖是对空调设备很好的补充,其通过水地暖盘管换热来对室内进行辐射热量或冷量,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但是这些设备独立安装使用,设备的集成度低,不仅增加了这些设备的购置成本,而且所需的安装空间和安装材料,增加了这些设备的安装成本。此外,现有的空调设备一般均同时具有制冷和除湿功能,但是其不但在同时制冷和除湿时的效率低,而且在制冷时,室外高温空气与蒸发器盘管换热后,低温空气进入室内,由于蒸发器盘管的温度低,从而使得进入室内的出风温度较低,室内的空气干冷,导致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其既可以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又可以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排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热水组件及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四通阀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排气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与四通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一侧的排气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一侧的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上设有室外冷凝器盘管和单向阀组,所述单向阀组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所述热水组件连接于所述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并与所述单向阀组相连接,所述换热组件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之间,所述室内机包括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所述排气连接管于室内机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均与所述吸气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再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所述排风冷凝器盘管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上,所述蒸发器盘管连接于吸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的侧边均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控制的流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热水组件包括热水器管道、热水器水箱及换热盘管,所述热水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和单向阀组相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于热水器水箱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器管道于所述热水器水箱和排气管之间设有热水电磁阀,所述热水器管道于所述热水器水箱和单向阀组之间设有第五单向阀、热水器电子膨胀阀及储液罐,所述第五单向阀使制冷剂经储液罐流向单向阀组。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道和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设于换热管道上,所述换热管道于所述液管连接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设有板换电子膨胀阀。优选地,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水泵和缓冲水箱,所述出水管道流出的冷/热水经过末端设备后由所述进水管道循环回板式换热器。优选地,所述四通阀包括进气管口、出气管口、第一连接管口及第二连接管口,所述进气管口、出气管口、第一连接管口及第二连接管口分别与所述排气管、排气连接管、吸气管及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吸气管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口和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优选地,所述再热组件包括再热盘管、再热电磁阀、再热电子膨胀阀及第六单向阀,所述再热盘管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并与所述湿膜加湿器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气连接管与再热盘管之间设有所述再热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于所述再热盘管与吸气连接管之间依次设有所述再热电子膨胀阀和第六单向阀,所述第六单向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由所述再热盘管流向吸气连接管。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连接管于所述排风冷凝器盘管与吸气连接管之间设有排风盘管电子膨胀阀,所述吸气连接管于所述蒸发器盘管与液管连接管之间设有蒸发器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盘管的一侧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蒸发器盘管、再热盘管及湿膜加湿器并排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中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分别供室内机制冷或制热用、供热水组件产生热水、供换热组件产生热量或冷量辐射室内,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降低了设备的购置和安装成本。2、本技术在制冷时,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一路进入排风冷凝器盘管与室内回风空气换热,回收室内回风空气中的冷量,另一路进入再热盘管,再热盘管将经蒸发器盘管出来的低温空气换热,根据温湿度传感器的监测情况,将低温空气重新加热到对人体舒适的常温空气,这样不仅提高了整机制冷的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制冷时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板式换热器换热循环示意图;图3为在制冷模式时的系统流路示意图;图4为在制热模式时的系统流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室外机,2.室内机,3.排气连接管,4.吸气连接管;11.压缩机,111.排气管,112.吸气管,113.气液分离器,12.四通阀,121.进气管口,122.出气管口,123.第一连接管口,124.第二连接管口,13.液管连接管,14.室外冷凝器盘管,15.单向阀组,151.第一单向阀,152.第二单向阀,153.第三单向阀,154.第四单向阀,161.水器管道,162.热水器水箱,163.换热盘管,164.热水电磁阀,165.第五单向阀,166.热水器电子膨胀阀,167.储液罐,171.换热管道,172.板式换热器,1721.进水端,1722.进水管道,1723.出水端,1724.出水管道,173.板换电子膨胀阀,174.水泵,175.缓冲水箱;211.再热盘管,212.再热电磁阀,213.再热电子膨胀阀,214.第六单向阀,22.排风冷凝器盘管,23.蒸发器盘管,24.湿膜加湿器,25.排风盘管电子膨胀阀,26.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7.空气过滤器;31.第一排气连接管,32.第二排气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排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热水组件及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四通阀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排气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与四通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一侧的排气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一侧的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上设有室外冷凝器盘管和单向阀组,所述单向阀组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所述热水组件连接于所述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并与所述单向阀组相连接,所述换热组件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之间,所述室内机包括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所述排气连接管于室内机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均与所述吸气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再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所述排风冷凝器盘管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上,所述蒸发器盘管连接于吸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的侧边均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通过排气连接管、液管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热水组件及换热组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分别连接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四通阀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吸气管、排气连接管及吸气连接管与四通阀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机一侧的排气连接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一侧的吸气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液管连接管上设有室外冷凝器盘管和单向阀组,所述单向阀组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所述热水组件连接于所述排气管和液管连接管之间,并与所述单向阀组相连接,所述换热组件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和吸气连接管之间,所述室内机包括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所述排气连接管于室内机一侧设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所述第一排气连接管和第二排气连接管均与所述吸气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再热组件连接于第一排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的一侧设有湿膜加湿器,所述排风冷凝器盘管连接于第二排气连接管上,所述蒸发器盘管连接于吸气连接管上,所述再热组件、排风冷凝器盘管及蒸发器盘管的侧边均分别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分别连接于所述液管连接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控制的流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组件包括热水器管道、热水器水箱及换热盘管,所述热水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和单向阀组相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于热水器水箱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热水器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器管道于所述热水器水箱和排气管之间设有热水电磁阀,所述热水器管道于所述热水器水箱和单向阀组之间设有第五单向阀、热水器电子膨胀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翔彭强强任照宏
申请(专利权)人:恒量电器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