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4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其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包括灶台、灶台底端的支脚、灶台上的两个灶头和一个余热锅、固定于余热锅上方的水龙头以及固定于灶头上支座,还包括固定于灶头侧面并能够支撑炒锅底部弧面的支撑边。当厨师在炒菜过程中因需要加料而将炒锅拉出支座一半以上时,炒锅底部拉出支座的部分能够稳定的支撑于支撑边上,使炒锅不容易因支撑不稳而打翻。

A kind of small stir fry stove with double head and single t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
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
技术介绍
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对食品作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一个好的料理,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数千年来,中餐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烧、炸、烤、烩、熘、炖、焖、爆、煸、熏、卤、煎、氽、贴、蒸、煮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采系和品种。炒是一种常用的烹饪方法,厨师在炒菜时不断翻炒或颠锅以保证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受热均匀,口感更佳。在使用中餐灶炒菜时,厨师会在炒菜途中暂时离开灶台拿取调料或配菜加入锅中,离开灶台前,厨师会先将炒锅从中餐灶的支撑座上向外拉出一部分,使其一部分支撑于支座上继续加热,另一部分离开灶头,避免炒锅一直放置在炉灶上而导致锅内菜肴受热不均,影响口感。但是,将炒锅向外拉出时,如果控制不好力度,会将炒锅拉出过多,使炒锅支撑不稳,厨师转身时一旦碰炒锅容易将其打翻,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将厨师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该种中餐灶能够将炒锅的锅底支撑于支撑边上。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包括灶台、灶台底端的支脚、灶台上的两个灶头和一个余热锅、固定于余热锅上方的水龙头以及固定于灶头上支座,还包括固定于灶头侧面并能够支撑炒锅底部弧面的支撑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厨师在炒菜过程中因需要加料而将炒锅拉出支座一半以上时,炒锅底部拉出支座的部分能够稳定的支撑于支撑边上,使炒锅不容易因支撑不稳而打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边的上边缘与支座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支撑边对称于灶头的水平方向的对称中线,两个所述支撑边的各自的一端固定于灶头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边对称设置并且相互靠近,并且其上边缘设置为与支座齐平,能够更稳定的支撑住炒锅的锅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之间的灶头部分为不小于三分之一圆的圆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炒锅拉出支座二分之一时,炒锅的底部能够倾斜的支撑于支座三分之一的圆弧部分上,当炒锅拉出超过支座二分之一时,炒锅容易支撑不稳,此时应该将炒锅底部支撑于两个支撑边上,所以使支撑边至少支撑于灶头的三分之一圆的圆弧处,使两个支撑边更容易稳定的支撑炒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之间的灶头部分为半圆的圆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为弧形结构,所述两个支撑边的外凸一侧相背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结构的支撑边能够更稳定的支撑住炒锅的锅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的一端焊接于灶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灶头一般为金属材质,所以支撑边与灶头选用焊接方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与灶头固定的一端设置有贴合灶头侧面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灶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灶头上,使支撑边能够在不需要时拆卸下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沿上边缘设置有贴合炒锅底部形状的弧形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能够使支撑边更稳定的支撑住炒锅的锅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边之间固定有加固横梁,所述加固横梁垂直于两个支撑边的对称中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横梁能够增加两个支撑边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使两个支撑边不容易被较重的炒锅压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厨师在炒菜过程中因需要加料而将炒锅拉出支座一半以上时,炒锅底部拉出支座的部分能够稳定的支撑于支撑边上,使炒锅不容易因支撑不稳而打翻;2.当炒锅拉出支座二分之一时,炒锅的底部能够倾斜的支撑于支座三分之一的圆弧部分上,当炒锅拉出超过支座二分之一时,炒锅容易支撑不稳,此时应该将炒锅底部支撑于两个支撑边上,所以使支撑边至少支撑于灶头的三分之一圆的圆弧处,使两个支撑边更容易稳定的支撑炒锅。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双头单尾小炒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炒锅支撑于支撑边上的示意图。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边固定于灶头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灶台;11、支脚;2、灶头;3、支座;4、支撑边;41、翻边;42、加固横梁;43、连接端;5、炒锅;6、余热锅;7、水龙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支撑边4的双头单尾小炒灶,包括灶台1,灶台1底端固定有支脚11,灶台1上固定有两个水平的灶头2和一个余热锅6,灶台1于余热锅6上方固定有一个水龙头7,灶头2上固定有用于支撑炒锅5的支座3,灶头2上还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边4,在炒菜过程中,当厨师将炒锅5拉出底座一部分向锅中放配料时,炒锅5拉出支座3的部分可以支撑于两个支撑边4上,使炒锅5能够稳定的支撑。两个支撑边4为弧形的板状结构,其各自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灶头2的侧面上,另一端远离灶头2并其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两个支撑边4对称于灶头2的水平方向的对称中线,并且两个支撑边4的外凸一侧相背离,两个支撑边4的下边缘支撑分别于灶台1上,上边缘分别与支座3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于支撑炒锅5的锅底。进一步地,两个支撑边4固定于的灶头2不小于三分之一圆的圆弧上,使支撑边4能够更稳定的支撑炒锅5。进一步地,两个支撑边4用于支撑锅底的上边缘向相互远离的两侧倾斜向上延伸,构造形成贴合炒锅5底部的弧形的翻边41,翻边41使支撑边4能够更稳定的支撑住炒锅5的锅底。进一步地,两个支撑边4之间固定有呈水平姿态的加固横梁42,加固横梁42垂直于两个支撑边4的对称中线,并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边4相面对的侧面上,增加两个支撑边4的支撑力,避免在较重的炒锅5的压力下,两个支撑边4变形向两侧分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支撑边4与灶头2固定的一端分别沿灶头2的侧面水平延伸,构造形成贴合灶头2侧面的连接端43,所述连接端43通过螺钉固定于灶头2上,当不需要两个支撑边4时,可以将其从灶头2上拆除下来。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中餐灶炒菜的过程中,当厨师需要停下翻炒动作取配料放入炒锅5中时,为了避免炒锅5一直放置在灶头2上加热而导致锅内菜肴受热不均可,以将锅底从灶头2的支座3上拉出二分之一以上,并将锅底稳定的支撑于灶头2侧面的两个支撑边4上。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1)、灶台(1)底端的支脚(11)、灶台(1)上的两个水平的灶头(2)和一个余热锅(6)、固定于余热锅(6)上方的水龙头(7)以及固定于灶头(2)上支座(3),还包括固定于灶头(2)侧面并能够支撑炒锅(5)底部弧面的支撑边(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单尾小炒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1)、灶台(1)底端的支脚(11)、灶台(1)上的两个水平的灶头(2)和一个余热锅(6)、固定于余热锅(6)上方的水龙头(7)以及固定于灶头(2)上支座(3),还包括固定于灶头(2)侧面并能够支撑炒锅(5)底部弧面的支撑边(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单尾小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边(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边(4)的上边缘与支座(3)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支撑边(4)对称于灶头(2)的水平方向的对称中线,两个所述支撑边(4)的各自的一端固定于灶头(2)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单尾小炒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边(4)之间的灶头(2)部分为不小于三分之一圆的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局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