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施工现场的卫生间、厨房等位置给水管线均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埋。此类给水管线预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结构侧模板上开孔定位,将给水内丝弯头直接预埋在孔洞上。这种方法易受到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且常出现偏位和移位情况,难以补救;另外,该方法在模板与预埋管线位置常出现漏浆和爆模情况,影响后期管道的安装。第二种方法为使用成品双联定位预埋管材,此方法亦可能出现整体偏位、移位,且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要解决施工现场厨卫给水管线定位不准确,偏位和移位情况多,内丝弯头中心距离误差较大,出现质量问题后修补困难且效率低以及综合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水管弯头至少有两个,设置在待浇筑的混凝土构件内,且水管弯头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构件外侧的模板、固定板、套筒和螺杆堵头;所述模板上、对应水管弯头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所述水管弯头的水平段端部插设在穿孔中;所述固定板与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并且固定板的高度与穿孔的高度对应;所述固定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穿孔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水管弯头的内径相适应,且在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设置在固定板与模板之间、对应通孔的位置处;该套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水管弯头(1)至少有两个,设置在待浇筑的混凝土构件(2)内,且水管弯头(1)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构件(2)外侧的模板(3)、固定板(4)、套筒(5)和螺杆堵头(6);所述模板(3)上、对应水管弯头(1)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7);所述水管弯头(1)的水平段端部插设在穿孔(7)中;所述固定板(4)与模板(3)平行间隔设置,并且固定板(4)的高度与穿孔(7)的高度对应;所述固定板(4)的板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8),相邻通孔(8)之间的间距与穿孔(7)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通孔(8)的内径与水管弯头(1)的内径相适应,且在通孔(8)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5)设置在固定板(4)与模板(3)之间、对应通孔(8)的位置处;该套筒(5)的内径与通孔(8)的内径相适应,在套筒(5)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堵头(6)依次穿过固定板(4)和套筒(5),且与水管弯头(1)螺纹连接;在螺杆堵头(6)的外端设置有限位片(9);所述限位片(9)将固定板(4)和套筒(5)压接在模板(3)的外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管弯头的可周转辅助定位装置,所述水管弯头(1)至少有两个,设置在待浇筑的混凝土构件(2)内,且水管弯头(1)的水平段端部设置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混凝土构件(2)外侧的模板(3)、固定板(4)、套筒(5)和螺杆堵头(6);所述模板(3)上、对应水管弯头(1)的位置处开设有穿孔(7);所述水管弯头(1)的水平段端部插设在穿孔(7)中;所述固定板(4)与模板(3)平行间隔设置,并且固定板(4)的高度与穿孔(7)的高度对应;所述固定板(4)的板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8),相邻通孔(8)之间的间距与穿孔(7)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通孔(8)的内径与水管弯头(1)的内径相适应,且在通孔(8)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5)设置在固定板(4)与模板(3)之间、对应通孔(8)的位置处;该套筒(5)的内径与通孔(8)的内径相适应,在套筒(5)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杆堵头(6)依次穿过固定板(4)和套筒(5),且与水管弯头(1)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财,叶荣海,苏家奇,王峰,庞浩宇,梁籽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