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18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该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卡勾卡槽固定连接,下固定座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带,上固定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上定位孔,上定位孔内轴线沿定位孔轴线延伸的按压杆,所述上定位孔的下端设有径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按压杆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挡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按压杆下行时对按压杆施加向上的弹力,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上定位孔对应贯通的下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下固定座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加了穿刺准确度。按压杆内部具有容纳紫药水的容纳腔,使用时无需频繁蘸紫药水,操作更加方便。

A kind of fixed device for punctur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港是一种较新的输液管路技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闭合输液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条中央静脉导管,导管末端连接一种装置称为穿刺座,利用小手术方法将导管经皮下穿刺置于人体大静脉中,如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部分导管埋藏在皮下组织,将另一端的穿刺座留置在胸壁皮下组织中并缝合固定,手术后皮肤外观只看到一个小的缝合伤口,愈合拆线后病人体表可触摸到一个突出圆球,治疗时从此定位下针,将针经皮穿刺垂直进入到穿刺座的储液槽,既可以方便地进行注射,也可以长时间连续输液和采血,而且适用于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完全胃肠外营养、血液制品的输注。但是医护人员在对输液港进行穿刺时,由于输液港本身具有一定的活动性,需要操作者用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其稳定性差,同时,在穿刺过程中,因输液港穿刺直径较小,针头极易扎破医护人员的手指,最主要的是医护人员无法对输液港的穿刺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因此需要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静脉输液港穿刺困难、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卡勾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内轴线沿定位孔轴线延伸的按压杆,所述上定位孔的下端设有径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按压杆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挡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按压杆下行时对按压杆施加向上的弹力,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上定位孔对应贯通的下定位孔。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下定位孔径向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截面为扇形。所述上固定座于上定位孔的上端设有向上定位孔径向延伸的限位板。所述按压杆具有用于容纳紫药水的容纳腔,所述按压杆的下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上固定座的下侧面设有长度向下延伸的卡扣,所述下固定座的上侧面上设有与卡扣旋转卡紧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使用时,将下固定座的下定位孔对准输液港,再将下定位孔卡住输液港,使下固定座与患者与患者皮肤相接触,并用固定带将下固定座固定在患者身上。将上固定座固定在下固定座上,下压按压杆,按压杆的端部将穿刺点标记出来。固定带将下固定座固定在患者身上,增强了下固定座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强度,进而增加了穿刺准确度。按压杆内部具有容纳紫药水的容纳腔,使用时无需频繁蘸紫药水,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中的下固定座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中的上固定座的立体图;图中:1-下固定座;2-上固定座;3-固定带;4-按压杆;5-密封帽;6-凸缘;7-复位弹簧;8-下定位孔;9-限位板;10-卡槽;11-卡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下固定座1和上固定座2,下固定上侧面具有两个卡槽10,上固定座2的下侧面上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卡勾11。上固定座2上的卡勾11卡入卡槽10内后转动,实现上固定座2和下固定座1的锁紧固定。下固定座1的下侧面具有四个固定带3,用于将下固定座1固定在患者身上。下固定座1的中心位置具有贯穿下固定座1上下两侧的下定位孔8。下固定座1的外周面上具有与下定位孔8径向连通的开口,开口为扇形,用于避让穿刺后的针管。下固定座1呈外壁具有径向开口的柱形结构,上固定座2为柱形结构。柱形的上固定座2的中心位置具有贯穿上固定座2上下两侧的上定位孔,上定位孔与下定位孔8对应贯通,且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8在上下方向的投影重合。上固定座2还具有轴向插装在上定位孔内的按压杆4,按压杆4的下端为锥形结构。上固定座2的下侧具有向上定位孔径向延伸的挡沿,按压杆4上具有凸缘6,按压杆4于的下侧套装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下端抵接在挡沿上侧面上,复位弹簧7的上端抵接在凸缘6的下侧面上。向下推动按压杆4时,复位弹簧7对按压杆4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以使按压杆4复位。为了防止按压杆4在复位时向上弹出上固定座2,上定位孔的上侧螺纹连接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中心具有供按压杆4穿过的穿孔,限位板9用于向下挡止凸缘6,以防按压杆4向上弹出上定位孔。本实施例中,按压杆4为具有容纳腔的空心杆,容纳腔用于容纳紫药水,按压杆4的下端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液口。容纳腔的开口朝上,容纳腔的开口上连接有密封帽5,密封帽5与容纳腔开口插装配合,用于防止容纳腔内的紫药水流出。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帽也可以与容纳腔螺纹连接。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使用时,现在容纳腔内装入紫药水,使紫药水从出液口成滴流出。将下固定座1的下定位孔8对准输液港,再将下定位孔8卡住输液港,同时下固定座1与患者皮肤接触,然后使用固定带3将下固定座1固定在患者身上。将上固定座2的卡勾11插入至下固定座1的卡槽10内,转动锁紧。此时,上固定座2上的上定位孔与下固定座1的下定位孔8贯通。然后推动按压杆4下行,使出液口的紫药水滴在患者皮肤上,从而将穿刺点标记出来,使医护人员能够用肉眼准确找到穿刺点的位置。然后松开按压杆4,按压杆4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然后转动上固定座2,使上固定座2与下固定座1解锁,并将上固定座2从下固定座1上拿下。医护人员将注射器的针头沿着下定位孔8的方向并对准印在患者皮肤处的穿刺点为患者进行穿刺工作,可防止医护人员的手指被扎破,对医护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因穿刺的针管需要留在患者体外,将该装置由开口处取出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卡勾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内轴线沿定位孔轴线延伸的按压杆,所述上定位孔的下端设有径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按压杆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挡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按压杆下行时对按压杆施加向上的弹力,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上定位孔对应贯通的下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通过卡勾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座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患者身上的固定带,所述上固定座的中心位置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内轴线沿定位孔轴线延伸的按压杆,所述上定位孔的下端设有径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按压杆上设有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挡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在按压杆下行时对按压杆施加向上的弹力,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上定位孔对应贯通的下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与下定位孔径向连通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欢欢李静肖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