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15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分流器,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导风箱,所述导风箱的进风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通风机的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各连接一台所述通风机,所述导风箱的出风侧设置有一个出风口;所述导风箱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当其中一台所述通风机工作时,所述调节板遮挡于与另一台所述通风机连接的所述进风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通分流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箱式结构,不易损坏,其中的调节板可转动,当其中一台通风机工作时,调节板遮挡在连接另一台通风机对应的进风口上,防止风流经该进风口从没有工作的通风机出口漏出。

A three-way di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分流器
本技术涉及井下通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三通分流器。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主要通过通风系统提供流动空气,在巷道中由局部通风机供风,局部通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通风风筒实现长距离通风。为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巷道中需要设置主备两台通风机,两台通风机通过三通分流器与风筒连接。目前使用的三通分流器均是材质与风筒相同的柔性三通分流器,由于井下作业空间狭小,无轨胶轮车运输过程中经常将柔性三通分流器刮坏,从而导致局部通风风筒口出风量无法满足作业需求,严重影响长距离通风安全,而更换风筒三通风流器所需时间最少也要2小时,严重影响作业安全和掘进速度,属于通风系统的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刚性的、不易损坏的三通分流器,减少三通分流器的更换次数,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刚性的、不易损坏的三通分流器,减少三通分流器的更换次数,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三通分流器,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导风箱,所述导风箱的进风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通风机的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各连接一台所述通风机,所述导风箱的出风侧设置有一个出风口;所述导风箱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当其中一台所述通风机工作时,所述调节板遮挡于与另一台所述通风机连接的所述进风口上。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安装在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调节板以所述转动件为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调节板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板能够遮挡任意一个所述进风口。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件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调节板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件处,另一端分别朝向所述导风箱的两侧壁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箱的两侧壁内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限位面的延伸方向设置,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通风口,所述调节板用于封堵所述通风口。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所述侧壁之间倾斜设置,所述挡板的锐角侧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一端连接所述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导风箱的侧壁;所述挡板的钝角侧还设置有缓冲垫。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面之间形成60°~90°的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箱为梯形箱体,包括平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并且所述顶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底面的面积,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通过四个梯形侧面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顶面上,两个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包括进风管和法兰盘,所述进风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底面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法兰盘。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顶面上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有翻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三通分流器,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箱式结构,不易损坏,其中的调节板可转动,当其中一台通风机工作时,调节板遮挡在连接另一台通风机对应的进风口上,防止风流经该进风口从没有工作的通风机出口漏出。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三通分流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导风箱01、进风侧11、出风侧12、侧壁101、进风口02、进风管21、法兰盘22、出风口03、出风管31、翻边32、调节板04、转动件05、限位件06、限位面61、挡板07、支撑筋71、缓冲垫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本实施例中的三通分流器,如图1所示,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导风箱01,导风箱01的进风侧11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通风机的进风口02,两个进风口02各连接一台所述通风机,导风箱01的出风侧12设置有一个出风口03。导风箱0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箱体,一般采用金属板材制成,进风侧11和出风侧12为导风箱01相对的两侧,设置在进风侧11的两个进风口02分别连接主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设置在出风侧12的出风口03连接风筒,在正常运行时,由主通风机供风,备用通风机停用,当主通风机出现故障,则停用主通风机,开启备用通风机供风,任一台通风机时使用时,均从出风口03向风筒供风。导风箱01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04,当其中一台通风机工作时,调节板04遮挡于与另一台通风机连接的进风口02上。启用主通风机时,调节板04转动至遮挡在连接备用通风机的进风口上,而启用备用通风机时,调节板04移动至遮挡在连接主通风机的进风口上,即在通风系统工作时,只开启一个进风口02,防止风流经进风口02从停用的通风机中漏出,影响供风效果。具体的,调节板04的一端通过转动件05安装在两个进风口02之间,调节板04以转动件05为轴转动。转动件05可采用合页或销轴等,调节板04的端部通过转动件05安装在进风侧11的两个进风口02之间。如图1所示,当左侧通风机启动时,风流吹动调节板04顺时针转动,调节板04转动至遮挡在右侧的进风口02上,反之亦然。从而实现了调节板04的自动调节,不需人为调节。进一步的,调节板04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件06,限位件06用于限定调节板04的转动角度,使得调节板04能够遮挡任意一个进风口02。具体的,两个限位件06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调节板04的限位面61,两个限位面61的一端位于转动件05处,另一端分别朝向导风箱01的两侧壁101延伸,用于为调节板04的转动限位。如图1所示,导风箱01为对称结构,以沿进风侧11至出风侧12方向的中轴线L为对称轴。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件05位于中轴线L上,两个限位件06分别相对于中轴线L对称设置,两个限位件06均为截面呈直角梯形的箱型结构,两个斜面朝向中轴线L设置,作为支撑调节板04的限位面61,两个限位面61形成的夹角a为调节板04的可转动角度,夹角a的角度为60°~90°,较佳为80°。可选地,限位件06可设置有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朝向调节板04的一面作为限位面61。更进一步的,导风箱01的两侧壁101内均设置有挡板07,挡板07沿限位面61的延伸方向设置,与限位面61之间形成通风口,调节板04用于封堵通风口。简单来说,挡板07和限位面61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调节板04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导风箱,所述导风箱的进风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通风机的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各连接一台所述通风机,所述导风箱的出风侧设置有一个出风口;/n所述导风箱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当其中一台所述通风机工作时,所述调节板遮挡于与另一台所述通风机连接的所述进风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导风箱,所述导风箱的进风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通风机的进风口,两个进风口各连接一台所述通风机,所述导风箱的出风侧设置有一个出风口;
所述导风箱内安装有可转动的调节板,当其中一台所述通风机工作时,所述调节板遮挡于与另一台所述通风机连接的所述进风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安装在两个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调节板以所述转动件为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所述调节板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调节板能够遮挡任意一个所述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件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调节板的限位面,两个所述限位面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件处,另一端分别朝向所述导风箱的两侧壁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箱的两侧壁内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所述限位面的延伸方向设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恩生马兴华周东韩永红彦鹏杨天兴杨军宋发银吴志军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