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15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它包括龙头本体、侧龙头、切换阀、软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本体设置侧龙头;所述侧龙头活动设置在所述侧龙头上或对接固定或抽离,所述侧龙头设置进水口、上出水口、下出水口、阀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上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下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切换阀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控制水路在上出水模式和下出水模式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侧龙头能够出漱口水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faucet with up and out water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龙头,特别是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
技术介绍
现有侧龙头只有单一的向下冲洗功能,当需要进行漱口时,只能用杯子盛水进行漱口,当没有杯子时就非常尬尴,或者使用手来接水,操作不便,且会弄湿手,操作繁琐,因此为侧龙头增添一个带漱口水功能,将会大大的方便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该侧龙头拥有两种使用模式,一种模式是普通的侧龙头模式,一种模式是喷漱口水的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本体设置侧龙头、龙头把手,所述龙头把手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侧龙头设置进水口、上出水口、下出水口、阀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上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下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切换阀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控制水路在上出水模式和下出水模式之间切换,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二过孔,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一过孔。可选的,所述切换阀包括阀主体、阀杆、密封件、按钮、复位弹簧,所述阀主体设置通孔、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与所述通孔中部连通;所述阀杆密封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按钮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上端;所述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下端;所述复位弹簧预紧设置在所述阀杆上;所述阀主体密封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侧通道与所述第一过孔密封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阀杆向下运动,所述密封件顶靠封堵所述第二过孔,水路路径为:进水口→通孔→侧通道→第一过孔→上出水口;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阀杆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且封堵所述通孔下端,水路路径为:进水口→第二过孔→下出水口。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所述侧龙头的默认出水模式是下出水模式。可选的,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侧通道与所述第一过孔相对齐,所述阀体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侧通道上下方,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上并与所述阀腔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密封槽上并与所述阀腔密封。可选的,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压盖、第三密封圈,所述压盖固定设置在所述阀主体上端,且所述压盖中间设置与所述阀杆相配合的轴孔,所述阀杆活动穿插在所述轴孔上,所述阀主体上方设置与所述阀杆同轴的沉孔,所述第三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沉孔内与所述沉孔侧壁及所述阀杆相过盈密封配合。可选的,所述阀杆下端设置环槽,所述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环槽上。可选的,所述阀杆上端设置卡槽,所述按钮下方设置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环,所述按钮通过所述卡环与所述卡槽的配合相互固定。可选的,所述按钮材质是硅胶。可选的,所述阀腔上端设置L型卡槽,所述阀主体上端设置与所述L型卡槽相配合的卡耳,所述阀主体通过所述卡耳与所述L型卡槽相配合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可选的,还包括软管组件,所述软管组件包括软管、转接头组件,所述转接头组件包括万向球头。可选的,所述侧龙头活动设置在所述侧龙头上或对接固定或抽离;所述软管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龙头本体内,并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侧龙头上设置上出水口及切换阀,使得该侧龙头拥有两种使用模式,一种模式是普通的侧龙头模式,一种模式是喷漱口水的模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立体爆炸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上出水工作原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下出水工作原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局部细节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爆炸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上出水工作原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下出水工作原理图。图中:100-龙头本体;120-龙头把手;200-侧龙头;210-进水口;220-下出水口;230-上出水口;240-阀腔;241-第一过孔;242-第二过孔;243-L型卡槽;300-切换阀;310-阀主体;311-通孔;312-侧通道;313-第一密封槽;314-第二密封槽;315-第一密封圈;316-第二密封圈;317-沉孔;318-卡耳;320-阀杆;321-环槽;322-密封件;323-卡槽;330-按钮;331-卡环;340-复位弹簧;350-压盖;351-轴孔;360-第三密封圈;400-软管组件;410-软管;420-转接头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00、切换阀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本体100设置侧龙头200、龙头把手120,所述龙头把手120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侧龙头200活动设置在所述侧龙头110上或对接固定或抽离,所述侧龙头200设置进水口210、上出水口230、下出水口220、阀腔240、第一过孔241、第二过孔242,所述进水口210与所述阀腔240连通,所述上出水口230通过所述第一过孔241与所述阀腔240连通,所述下出水口220通过所述第二过孔242与所述阀腔240连通;所述切换阀300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240内控制水路在上出水模式和下出水模式之间切换,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300封堵所述第二过孔242,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300封堵所述第一过孔241。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300包括阀主体310、阀杆320、密封件322、按钮330、复位弹簧340,所述阀主体310设置通孔311、侧通道312,所述侧通道312与所述通孔311中部连通;所述阀杆320密封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311内;所述按钮330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320上端;所述密封件322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320下端;所述复位弹簧340预紧设置在所述阀杆320上;所述阀主体310密封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240内,所述侧通道312与所述第一过孔241密封连通,所述通孔311与所述第二过孔242对齐,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阀杆320向下运动,所述密封件322顶靠封堵所述第二过孔242,水路路径为:进水口210→通孔311→侧通道312→第一过孔241→上出水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切换阀,其特征在于:/n所述龙头本体设置侧龙头、龙头把手,所述龙头把手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侧龙头设置进水口、上出水口、下出水口、阀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上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下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n所述切换阀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控制水路在上出水模式和下出水模式之间切换,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二过孔,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一过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本体设置侧龙头、龙头把手,所述龙头把手控制水路的通断;所述侧龙头设置进水口、上出水口、下出水口、阀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上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下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阀腔连通;
所述切换阀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控制水路在上出水模式和下出水模式之间切换,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二过孔,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切换阀封堵所述第一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包括阀主体、阀杆、密封件、按钮、复位弹簧,所述阀主体设置通孔、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与所述通孔中部连通;所述阀杆密封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按钮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上端;所述密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阀杆下端;所述复位弹簧预紧设置在所述阀杆上;
所述阀主体密封固定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侧通道与所述第一过孔密封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过孔对齐,在上出水模式时,所述阀杆向下运动,所述密封件顶靠封堵所述第二过孔,水路路径为:进水口→通孔→侧通道→第一过孔→上出水口;在下出水模式时,所述阀杆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且封堵所述通孔下端,水路路径为:进水口→第二过孔→下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上出水功能的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侧通道与所述第一过孔相对齐,所述阀体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侧通道上下方,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上并与所述阀腔密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廖胜细尹艳梅黄巧清肖庭敏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大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