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07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穿过调节仓延伸至活动仓内,所述调节仓内的活动杆上下端表面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皆通过铰接钮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限位套内的活动杆右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贴合,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套内与螺纹杆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套固定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与螺纹槽连接,且螺纹槽开设在活动仓上。该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使用人员可以转动转帽使得上下两端的转帽带动丝母转动,丝母带动丝杆向内移动,此时丝杆的右端在第一滑槽中带动伸缩杆向内移动,来控制缠绕在伸缩杆上的第一弹簧长度,即调节第一弹簧的密集度达到可以调节减震效果的作用,操作方便快捷。

A damper with adjustable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
技术介绍
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我们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现有的阻尼器基本能满足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1、现有的阻尼器在厂家生产出来后,结构基本已经固定,它作为一个构件,主要在使用时形成刚性支撑,因此阻尼器的减震强度已经固定,无法对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进行调节。2、现有的阻尼器主要核心弹簧部件和阻尼器本体是一体式结构,一旦被制造出来后,主要提供阻力的核心弹簧不能进行更换,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性降低,影响阻尼器本身性能,因此亟需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阻尼器减震强度不能进行调节,核心弹簧部件不能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穿过调节仓延伸至活动仓内,所述调节仓内的活动杆上下端表面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皆通过铰接钮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皆通过另一固定块与另一铰接钮固定,且另一铰接钮皆与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一滑块皆镶嵌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皆开设在调节仓内右端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的内端皆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且伸缩杆的另一端皆与推杆的右端固定,所述伸缩杆上皆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推杆的外端皆与丝杆固定,且丝杆皆与丝母螺纹连接,所述丝母穿过调节仓内壁与转帽固定,所述丝母通过轴承与调节仓固定,所述活动仓内的活动杆上下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外端皆镶嵌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皆开设在活动仓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杆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内的活动杆右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贴合,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套内与螺纹杆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套固定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与螺纹槽连接,且螺纹槽开设在活动仓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内端皆与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皆与推杆固定。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左端皆镶嵌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皆开设在调节仓的左端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的口径大小等于第二弹簧的周长大小,所述第一限位套与第二限位套之间留有距离。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活动仓连接完全吻合,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固定有转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设置有固定块、铰接钮、连接杆、第一滑块、第一滑槽、伸缩杆、第一弹簧、推杆、第二滑槽、丝杆、丝母和转帽,使用人员可以转动转帽使得上下两端的转帽带动丝母转动,丝母带动丝杆向内移动,此时丝杆的右端在第一滑槽中带动伸缩杆向内移动,来控制缠绕在伸缩杆上的第一弹簧长度,即调节第一弹簧的密集度达到可以调节减震效果的作用,操作方便快捷。2.该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设置有第一限位套、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套、螺纹杆、螺纹槽和转杆,将传统与活动杆和活动仓内壁固定的第二弹簧设置为不固定状态,在活动杆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套,使用人员转动转杆带动螺纹杆在螺纹槽内转动,螺纹杆带动第二限位套向右移动,直到第二限位套旋转出活动仓,然后取出第二弹簧进行更换即可,设置此装置可以避免第二弹簧长时间使用导致弹性性能变低的弊端,更换安装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仓处结构正视剖面活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仓处结构正视剖面活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活动杆;2、调节仓;3、活动仓;4、固定块;5、铰接钮;6、连接杆;7、第一滑块;8、第一滑槽;9、伸缩杆;10、第一弹簧;11、推杆;12、第二滑槽;13、丝杆;14、丝母;15、转帽;16、第二滑块;17、第三滑槽;18、第一限位套;19、第二弹簧;20、第二限位套;21、螺纹杆;22、螺纹槽;23、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活动杆1,活动杆1穿过调节仓2延伸至活动仓3内,调节仓2内的活动杆1上下端表面皆固定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皆通过铰接钮5与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连接杆6的另一端皆通过另一固定块4与另一铰接钮5固定,且另一铰接钮5皆与第一滑块7固定,第一滑块7皆镶嵌在第一滑槽8内,第一滑槽8皆开设在调节仓2内右端内壁上,第一滑块7的内端皆与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且伸缩杆9的另一端皆与推杆11的右端固定,是采用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卷制而成的可伸缩空心圆柱体杆,其特征是金属带材或塑料片材预先定型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小于杆体外径的弹力卷曲层,从而具有自紧功能,使卷曲层始终具有对伸缩杆9施加压力的弹性势能,推杆11的左端皆镶嵌在第二滑槽12内,第二滑槽12皆开设在调节仓2的左端内壁,因为推杆11的右端与伸缩杆9固定,所以为了推杆11能够平稳的推动,因此在推杆11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槽12,伸缩杆9上皆缠绕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内端皆与第一滑块7固定,第一弹簧10的外端皆与推杆11固定,第一弹簧10的作用是通过自身的弹性产生的复原力来对活动杆1的移动形成阻碍,同时配合推杆11的推动来改变第一弹簧10的密集度达到调整阻尼器减震效果的作用,推杆11的外端皆与丝杆13固定,且丝杆13皆与丝母14螺纹连接,丝母14穿过调节仓2内壁与转帽15固定,丝母14通过轴承与调节仓2固定。活动仓3内的活动杆1上下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滑块16,且第二滑块16的外端皆镶嵌在第三滑槽17内,第三滑槽17皆开设在活动仓3的内壁上,活动杆1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套18,第一限位套18的口径大小等于第二弹簧19的周长大小,第一限位套18与第二限位套20之间留有距离,因为第二弹簧19是可拿取的设置方式,所以为了使得第二弹簧19在阻尼器内能正常工作,设置第一限位套18和来配合第二弹簧19,第一限位套18内的活动杆1右端与第二弹簧19的一端贴合,且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套20内与螺纹杆21贴合,螺纹杆21与活动仓3连接完全吻合,螺纹杆21的右端固定有转杆23,使用人员可拧动转杆23将第二限位套20取出,然后对第二弹簧19进行更换,第二限位套20固定在螺纹杆21上,螺纹杆21与螺纹槽22连接,且螺纹槽22开设在活动仓3上。工作原理:使用人员拧动上下端的转帽15,转帽15带动丝母14进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活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穿过调节仓(2)延伸至活动仓(3)内,所述调节仓(2)内的活动杆(1)上下端表面皆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皆通过铰接钮(5)与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皆通过另一固定块(4)与另一铰接钮(5)固定,且另一铰接钮(5)皆与第一滑块(7)固定,所述第一滑块(7)皆镶嵌在第一滑槽(8)内,所述第一滑槽(8)皆开设在调节仓(2)内右端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7)的内端皆与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且伸缩杆(9)的另一端皆与推杆(11)的右端固定,所述伸缩杆(9)上皆缠绕有第一弹簧(10),所述推杆(11)的外端皆与丝杆(13)固定,且丝杆(13)皆与丝母(14)螺纹连接,所述丝母(14)穿过调节仓(2)内壁与转帽(15)固定,所述丝母(14)通过轴承与调节仓(2)固定,所述活动仓(3)内的活动杆(1)上下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滑块(16),且第二滑块(16)的外端皆镶嵌在第三滑槽(17)内,所述第三滑槽(17)皆开设在活动仓(3)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杆(1)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套(18),所述第一限位套(18)内的活动杆(1)右端与第二弹簧(19)的一端贴合,且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套(20)内与螺纹杆(21)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套(20)固定在螺纹杆(21)上,所述螺纹杆(21)与螺纹槽(22)连接,且螺纹槽(22)开设在活动仓(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效果可调节的阻尼器,包括活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穿过调节仓(2)延伸至活动仓(3)内,所述调节仓(2)内的活动杆(1)上下端表面皆固定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皆通过铰接钮(5)与连接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皆通过另一固定块(4)与另一铰接钮(5)固定,且另一铰接钮(5)皆与第一滑块(7)固定,所述第一滑块(7)皆镶嵌在第一滑槽(8)内,所述第一滑槽(8)皆开设在调节仓(2)内右端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7)的内端皆与伸缩杆(9)的一端固定,且伸缩杆(9)的另一端皆与推杆(11)的右端固定,所述伸缩杆(9)上皆缠绕有第一弹簧(10),所述推杆(11)的外端皆与丝杆(13)固定,且丝杆(13)皆与丝母(14)螺纹连接,所述丝母(14)穿过调节仓(2)内壁与转帽(15)固定,所述丝母(14)通过轴承与调节仓(2)固定,所述活动仓(3)内的活动杆(1)上下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滑块(16),且第二滑块(16)的外端皆镶嵌在第三滑槽(17)内,所述第三滑槽(17)皆开设在活动仓(3)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杆(1)的右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套(18),所述第一限位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洋过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