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9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振降噪结构包括:壳体和填充材料。其中,壳体内部设置有泵体。壳体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用于进行减振。另外,该减震降噪结构还可具有和减振支撑体,其中,减振支撑体设置于填充材料与所述泵体之间,用于对泵体进行支撑以及减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泵体减振降噪结构通过填充减振材料,可将泵体的振动传递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泵体运转时的噪音。

A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of pump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
本技术涉及减振降噪
,尤其涉及泵体减振降噪,具体为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泵类工业产品,比如气泵、水泵、液压泵等运转时均会产生较强的低频噪音,这种低频噪音穿透力很强,几乎无法阻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目前泵类产品在使用时是直接固定在一些固定架上,振动会导致泵与固定架之间产生噪音,而且振动会对泵造成一定的破坏,且噪音会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品质。有效降低泵的运行噪音,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噪声环境。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针对泵的减震降噪结构,在减振的同时还能降低减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震降噪结构通过填充减振材料,可将泵体的振动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泵体运转时的噪音,且填充材料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使得噪音水平降到最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振降噪结构包括:壳体、填充材料和减振支撑体,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泵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用于进行减振;以及所述减振支撑体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与所述泵体之间,用于进行支撑以及减震。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减震降噪结构还包括:冷媒循环管,所述冷媒循环管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内,用于循环冷媒介质进行导热降温。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材料和所述减振支撑体均为柔性材料。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泵体为气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设置输气管。其中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进行空气过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壳体与填充材料,其中,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泵体;以及所述壳体与所述泵体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用于进行减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减震降噪结构还包括:冷媒循环管,所述冷媒循环管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内,用于循环冷媒介质进行导热降温。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材料为柔性材料。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泵体为气泵,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设置输气管。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进行空气过滤。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具有以下益处:该减振降噪结构通过使用柔性材料将泵体包围,将泵体的振动传递减弱,这样到达外壳的振动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使外壳的连接处的噪音降低,而且该结构的制作成本低,效果明显,能够长时间使用,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所欲主张的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的附图是本技术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右视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二的右视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俯右视结构图。图9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主视结构图。图10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四的右视结构图。图11为本实用新新提供的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填充材料、3-减振支撑体、4-气泵、5-冷媒循环管、6-输气管、7-过滤器;11-进气口、12-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在不背离本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1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填充材料2和减振支撑体3。其中,壳体1为刚性外壳,壳体1内部设置有泵体4。该泵体4可以为气泵、水泵或液压泵等。壳体1与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即壳体1与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填充材料2用于进行减振。泵体4运转时产生的低频振动被柔性的填充材料2吸收,使振动强度大幅降低,泵体4被柔性的填充材料2包裹后接触刚性的壳体1,很难对刚性的壳体1产生低频振动传导,最终低频振动被有效阻隔,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另外,填充材料2设置在泵体4周围,减振的同时还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减振支撑体3设置于填充材料2与泵体4之间,减振支撑体3用于对泵体4进行支撑以及减震。本实施例中减振支撑体3的截面形状为锥形,锥形的底部设置在泵体4上,锥形的尖端指向泵体4外侧方向,且嵌入在填充材料2中。如此设置减振支撑体3能够起到支撑泵体4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进一步降低泵体4的振动的传递。本实施例中,填充材料2和减振支撑体3均为柔性材料,柔性材料能够提供一定弹性,而且具备支撑能力,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可以更好的阻绝振动的传递。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减震降噪结构还包括:冷媒循环管5,冷媒循环管5设置于填充材料2内,冷媒循环管5用于循环冷媒介质进行导热降温。填充材料2中设置多个冷媒循环管5,其中,如图2所示,每个冷媒循环管5均围绕在泵体4周围,大大提升了泵体4温度降低的效率。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泵体4为气泵时,如图3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用于设置输气管6。另外,进气口11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器7,过滤器7用于进行空气过滤,防止异物进入气泵,造成气泵的损坏。图中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该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填充材料2和减振支撑体3。其中,壳体1为刚性外壳,壳体1内部设置有泵体4。该泵体4可以为气泵、水泵或液压泵等。壳体1与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即壳体1与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填充材料2用于进行减振。泵体4运转时产生的低频振动被柔性的填充材料2吸收,使振动强度大幅降低,泵体4被柔性的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填充材料(2)和减振支撑体(3),其中,/n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泵体(4);/n所述壳体(1)与所述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用于进行减振;以及/n所述减振支撑体(3)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2)与所述泵体(4)之间,用于进行支撑以及减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壳体(1)、填充材料(2)和减振支撑体(3),其中,
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泵体(4);
所述壳体(1)与所述泵体(4)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2),用于进行减振;以及
所述减振支撑体(3)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2)与所述泵体(4)之间,用于进行支撑以及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震降噪结构还包括:冷媒循环管(5),所述冷媒循环管(5)设置于所述填充材料(2)内,用于循环冷媒介质进行导热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2)和所述减振支撑体(3)均为柔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4)为气泵,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用于设置输气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年陈广辉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澈蓝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