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6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包括外包装袋体,外包装袋体内设置有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手术大单、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手术大单将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包裹后整体呈块状放置于外包装袋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将导管介入手术时所需医用物品集中无菌密封包装在一起,避免了在导管介入手术前的逐一取拿放置在不同之处的各种相关物品,省时省力、极其方便;可以实现对患者桡动脉、股动脉穿刺时外流的血液的收集;保证了医护人员工作得心应手,消除了感染和医患纠纷的隐患。

A disposable cathete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pac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介入可到所有的血管分支和管腔结构(消化道、胆道、气管、鼻管等)以及某些体内特定部位,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临床实践证明,临床一线介入医护人员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患者手术时如果缺少相关得心应手的辅助器械,会直接导致医护人员极大的身心负担,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目前,临床尚无专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导管介入手术前,医护人员必须临时准备,逐一取拿放置在不同之处的各种相关物品,费时费力、极不方便,不仅有准备不齐全、容易污染之可能,而且特别抢救病人紧急情况时常导致医护人员情绪急燥、丢三落四、延误抢救时间、甚至不慎污染无菌物品,为感染和医患纠纷埋下隐患。同时经检索发现,以往的介入手术包中均没有设置功能完善的介入手术大单的,然而功能完善的介入手术大单是介入手术所需重要的介入手术治疗辅助用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包括外包装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装袋体内设置有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手术大单、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所述的手术大单将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包裹后整体呈块状放置于外包装袋体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手术大单包括有第一层手术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第三层手术大单、第四层手术大单;所述的第一层手术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为打开手术包外包装袋体后最先露在外的直接铺在手术床上的两层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铺在第一层手术大单上面;所述的第三层手术大单为拿出铺在患者身上隐私部位的大单,其数量为两块、每块尺寸为1.1m×0.85m;所述的第四层手术大单为铺在第三层手术大单外、覆盖患者整个身体的大单。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层手术大单上方依次设置放置肝素盐水方盒、第四层手术大单、第三层手术大单,所述的放置肝素盐水方盒内放置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药杯,所述的第三层手术大单上方设置消毒液弯盘、持物圆卵钳,所述的消毒液弯盘内放置消毒海绵擦。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放置肝素盐水方盒、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的药杯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放置利多卡因的药杯和放置硝酸甘油的药杯;所述的消毒液弯盘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持物圆卵钳数量为一把,所述的消毒海绵擦数量为四个。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包装袋体为透明塑料密封包装袋,在所述外包装袋体的侧边上设置有易撕开豁口。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四层手术大单包括大单主体,位于大单主体盖在患者头部端开设有头部外露豁口,位于所述的头部外露豁口两侧边缘处分别设置有接患者呕吐物袋;位于所述的大单主体盖在患者手臂桡动脉处设置有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开设有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位于所述的大单主体盖在患者大腿股动脉处设置有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所述的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上开设有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位于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的外侧设置有接患者血液袋。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接患者呕吐物袋为塑料袋,接患者呕吐物袋袋口一侧边设置有与头部外露豁口边缘固定连接的吐物袋压合连接部,接患者呕吐物袋的袋口边缘内置有吐物袋口定形铁丝。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接患者血液袋为塑料袋,接患者血液袋袋口一侧边设置有与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外侧边缘一起固定连接的血液袋压合连接部,接患者血液袋的袋口边缘内置有血液袋口定形铁丝。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的两侧边缘上均设置有封口用的魔术贴;通过魔术贴进行开口的打开与封合,在需要哪处开口时打开哪处的开口即可,不需要的开口为封合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实现了将导管介入手术时所需医用物品集中无菌密封包装在一起,避免了在导管介入手术前的逐一取拿放置在不同位置之处的各种相关物品,实现了省时省力、极其方便;不仅能够保证所需医用物品准备的齐全,而且还能够保证所需医用物品不能被污染;同时,增设了功能完善的介入手术大单,可以实现对介入手术时患者产生的呕吐物的收集,可以实现对患者桡动脉、股动脉穿刺时外流的血液的收集;保证了医护人员工作得心应手,消除了感染和医患纠纷的隐患。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将本技术手术包的外包装袋体打开后的由第一层手术大单包裹手术包内其他物品的块状结构示意图。图3是再将第一层手术大单打开后露出由第二层手术大单包裹手术包内其余物品的块状结构示意图。图4是再将第二层手术大单打开后露出手术包内其余物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展开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的第四层手术大单的展开式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外包装袋体,2为易撕开豁口,3为放置肝素盐水方盒,4为锐器夹持镊子,5为药杯,6为消毒液弯盘,7为消毒海绵擦,8为第四层手术大单,9为持物圆卵钳,10为锐器弯盘,11为头部外露豁口,12为吐物袋口定形铁丝,13为接患者呕吐物袋,14为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15为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16为血液袋口定形铁丝,17为接患者血液袋,18为股动脉穿刺处外露条形开口,19为股动脉穿刺处外露区,20为大单主体,21为接患者呕吐物袋袋口,22为接患者血液袋袋口,23为吐物袋压合连接部,24为血液袋压合连接部,25为第三层手术大单,26为第一层手术大单,27为第二层手术大单。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包括外包装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装袋体1内设置有放置肝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包括外包装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装袋体内设置有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手术大单、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所述的手术大单将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包裹后整体呈块状放置于外包装袋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包括外包装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包装袋体内设置有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手术大单、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所述的手术大单将放置肝素盐水方盒、药杯、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消毒液弯盘、消毒海绵擦、持物圆卵钳包裹后整体呈块状放置于外包装袋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术大单包括有第一层手术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第三层手术大单、第四层手术大单;所述的第一层手术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为打开手术包外包装袋体后最先露在外的直接铺在手术床上的两层大单,第二层手术大单铺在第一层手术大单上面;所述的第三层手术大单为拿出铺在患者身上隐私部位的大单,其数量为两块、每块尺寸为1.1m×0.85m;所述的第四层手术大单为铺在第三层手术大单外、覆盖患者整个身体的大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手术大单上方依次设置放置肝素盐水方盒、第四层手术大单、第三层手术大单,所述的放置肝素盐水方盒内放置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药杯,所述的第三层手术大单上方设置消毒液弯盘、持物圆卵钳,所述的消毒液弯盘内放置消毒海绵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导管介入手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肝素盐水方盒、锐器弯盘、锐器夹持镊子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的药杯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放置利多卡因的药杯和放置硝酸甘油的药杯;所述的消毒液弯盘数量为一个,所述的持物圆卵钳数量为一把,所述的消毒海绵擦数量为四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娜李小艳刘佳男黄贺崔明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