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8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冻装置,其连接热源单元和热交换单元而构成。热源单元搭载压缩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热交换单元搭载所述制冷剂和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所述热交换单元内设置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和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对从所述热源单元供给的所述制冷剂和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所述冷热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热交换器对在该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游侧流通的制冷剂和在下游侧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设置检测在所述上游侧流通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和检测在所述下游侧流通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选择由该第一、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检出的温度任意一温度,运转该冷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热源单元和热交换单元而构成的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作为现在使用的冷冻装置连接热源单元和热交换单元而构成,其中,该热源单元搭载压缩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该热交换单元搭载对从该热源单元供给的上述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生成冷热水而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例如参照特开平08-233405号公报及特开平08-233398号公报)。在这样的现有型冷冻装置,特别是在前者特开平08-233405号公报中开示的冷冻装置中,设置多个形成以螺旋状搭载于热交换单元上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的两层管式制冷剂/水热交换器,朝向这些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并列连接,与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的冷热水回路和与上述热源单元连接的制冷剂回路被分别并联,并且进行热交换。向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的流量由于如上所述是分别从朝向上述热水回路并联的上述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同时供给的,故可以确保,但从上述热源单元供给的制冷剂不能高效率地进行热交换,要解决该问题,必须将对上述冷热水和上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长度加长。即必须分别使上述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大型化,而不能使热交换单元小型化,同时,不能使上述冷冻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将两层管式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下重叠设置,故具有重心位置变高,且在运送时或装配时倾倒等危险性。另外,从流通电阻或热交换效率考虑,由于使上述制冷剂流通两层管式热交换器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并使上述冷热水在该内管内部流通,故在从上述热交换单元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冷水时,要防止该冻结,必须将上述温度传感器插入上述内管内,而该热交换器的加工不容易。另外,在上述公报的冷冻装置中,在进行上述热源单元或上述热交换单元控制的各控制装置的外包装上设置隔热材料等来防止该控制装置内的结露。特别是在供给冷热水的热交换单元上,由于通过使热源单元运转,从而被收纳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与外部气体温度没有关系地进行温度变化,故容易在被收纳于上述热交换单元内的热交换侧控制装置上产生结露,该控制装置必须进行充分的隔热,而构成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特开平08-233398号公报中公开的冷冻装置中,由于仅检测从上述热交换单元向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的行进侧温度和返回侧温度,故通常仅可进行重视效率的运转。另外,由于从热源单元向热交换单元供给的制冷剂不能被充分过冷却,故不能有效地进行上述制冷剂的热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开发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具有小型且高效的热交换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具有防止运输或装配时倾倒的危险性,同时还可便于防止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冻结的热交换单元。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防止控制装置结露,抑制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冷冻装置,其具有在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同时,可选择重视功率的运转和重视节能的运转的热交换单元。实现以上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是连接热源单元和热交换单元而构成的,其中,热源单元搭载压缩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及热源侧热交换器,热交换单元搭载对上述制冷剂和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器由分割为多个板式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构成。根据上述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由多个板式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可将热交换单元小型化,将冷冻装置小型化。另外,上述冷冻装置还具有从上述热源单元供给的上述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回路及向上述利用侧热交换供给的上述冷热水流通的冷热水回路,上述制冷剂回路与上述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串联,以使上述制冷剂依次流通上述多个板式热交换器而返回上述热源单元,上述冷热水回路具有与上述多个板式热交换器并联的并联回路,以使上述冷热水在上述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中同时并行流通。根据上述冷冻装置,通过使制冷剂串联流向多个板式热交换器,可提高上述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通过使向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并联流向多个板式热交换器,可确保向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流通上述冷热水的流通量,同时可降低上述冷热水的流速,防止上述板式热交换器等腐蚀。另外,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热源单元还具有气体发动机,且上述压缩机被上述气体发动机驱动。根据上述冷冻装置,由于压缩机可被以气体为燃料的发动机驱动,故可使用廉价的气体。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热源单元和上述热交换单元内的上述热交换器由制冷剂配管连接,上述热交换单元内的上述热交换器和上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介由循环泵由水配管连接。根据上述冷冻装置,由于由压缩机压缩排出的制冷剂仅在热源单元内和热交换单元内循环,故可减少上述制冷剂的使用量。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制冷剂热交换器和存储罐,其中,制冷剂热交换器对从上述热源单元供给的制冷剂与返回上述热源单元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存储罐暂时存储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循环的制冷剂,将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及上述存储罐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根据上述冷冻装置,通过将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制冷剂热交换器及存储罐大致均等地分散配置在热交换单元内,可使上述热交换单元的重心位于该热交换单元的大致中央,同时,可降低上述重心的高位置。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已被分割为上述多个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设为偶数个而均等地分散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朝向任意制冷剂/水热交换器附近配设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并以上述热交换单元的中央为中心,在与该制冷剂热交换器相对的位置配设上述存储罐。根据上述冷冻装置,首先,将最重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以偶数个均等地配置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朝向任意制冷剂/水热交换器的附近配设如下的重量物的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以上述热交换单元的中央为中心,通过在与该制冷剂热交换器相对的位置配设和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大致相同重量的存储罐,可容易地使该热交换单元的重心位于大致中央。另外,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将上述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上述存储罐大致均等地分散配设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的边缘附近,同时,在上述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和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中配设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入口及冷热水出入口,以使其与其它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入口及冷热水出入口相对。根据上述冷冻装置,通过将配置上述多个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剂交换器、上述存储罐的位置位于上述热交换单元的边缘附近,且将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或上述制冷剂热交换器的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入口及冷热水出入口与其它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出入口及冷热水出入口相对配置,由此,在上述热交换单元内的中央部仅形成连接上述热交换器等的制冷剂配管等,因此,可在该中央部设置进行该热交换单元的维修空间。上述冷冻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各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内的最外层作为上述冷热水流通的冷热水层,同时,在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的上述冷热水出口附近设置检测从该制冷剂/水热交换器流出的冷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上述冷冻装置,通过将各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内的最外层作为上述冷热水流通的冷热水层,并在上述制冷剂/水热交换器的上述冷热水出口附近设置检测从该制冷剂/水热交换器流出的冷热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出更正确的上述冷热水温度,防止上述冷热水的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其连接热源单元和热交换单元而构成,热源单元搭载压缩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热交换单元搭载所述制冷剂和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冷热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单元内设置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和制冷剂热交换器,其中,制冷剂/水热交换器对从所述热源单元供给的所述制冷剂和向所述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的所述冷热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热交换器对在该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上游侧流通的制冷剂和在下游侧流通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设置检测在所述上游侧流通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制冷剂温度传感器和检测在所述下游侧流通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选择由该第一、第二制冷剂温度传感器检出的温度任意一温度,运转该冷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居秀宪新井浩士土屋嘉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