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0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锅体组件包括:内层锅;外层锅,所述内层锅安装在所述外层锅内部,所述外层锅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定位部;感温杯组件,所述感温杯组件包括感温杯座、感温元件、熔断器、弹性垫以及感温杯帽,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熔断器均安装在所述感温杯座上,所述感温杯帽盖设在所述感温杯座上并与所述内层锅的外表面底部抵接,所述弹性垫安装在所述定位部内,所述感温杯座抵顶在所述弹性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感温杯组件无需再单独设置弹簧结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适应烹饪器具的体积小型化需求和设计理念,便于降低本实施例中的锅体组件的生产成本和锅体组件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为了满足不同的烹饪方式,有各式各样的。从有压无压分类,电压力锅因为有提高锅内压力的特点,进而提高烹饪温度,广泛被用于烹饪难熟食物。无压烹饪,比如炖锅,不需要压力。从加热方式分,分为明火锅和电器锅,明火锅往往体积小,电器锅一般体积大,但有控温系统,配以丰富的烹饪程序。市场上一种的电压力锅,其锅体组件为小体积双层锅,发热元件在内层锅外锅底,外面再配以外层锅,由于体积小型化,锅底感温组件安装空间有限,采用常规的弹簧装配感温组件难于满足结构小体结双层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以解决市面上的烹饪器具的双层锅难于满足小体积结构紧凑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包括:内层锅;外层锅,所述内层锅安装在所述外层锅内部,所述外层锅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定位部;感温杯组件,所述感温杯组件包括感温杯座、感温元件、熔断器、弹性垫以及感温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层锅(10);/n外层锅(20),所述内层锅(10)安装在所述外层锅(20)内部,所述外层锅(2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定位部(212);/n感温杯组件(50),所述感温杯组件(50)包括感温杯座(51)、感温元件(52)、熔断器(55)、弹性垫(53)以及感温杯帽(54),所述感温元件(52)和所述熔断器(55)均安装在所述感温杯座(51)上,所述感温杯帽(54)盖设在所述感温杯座(51)上并与所述内层锅(10)的外表面底部抵接,所述弹性垫(53)安装在所述定位部(212)内,所述感温杯座(51)抵顶在所述弹性垫(5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层锅(10);
外层锅(20),所述内层锅(10)安装在所述外层锅(20)内部,所述外层锅(2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定位部(212);
感温杯组件(50),所述感温杯组件(50)包括感温杯座(51)、感温元件(52)、熔断器(55)、弹性垫(53)以及感温杯帽(54),所述感温元件(52)和所述熔断器(55)均安装在所述感温杯座(51)上,所述感温杯帽(54)盖设在所述感温杯座(51)上并与所述内层锅(10)的外表面底部抵接,所述弹性垫(53)安装在所述定位部(212)内,所述感温杯座(51)抵顶在所述弹性垫(5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2)为定位凹槽,所述感温杯座(5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对应的定位凸起(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所述弹性垫(53)以及所述定位凸起(51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凹槽、多个所述弹性垫(53)以及多个所述定位凸起(512)一一对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锅(20)的底部设置有锅底板(21),所述锅底板(21)上设置有环状凸台(211),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环状凸台(211)的周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杯座(51)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组件固定在所述锅底板(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扣位孔(214)和扣位(5112),所述扣位孔(214)和所述扣位(5112)两者之一设置在所述感温杯座(51)上,两者另一设置在所述锅底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金炬何国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