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00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包括智能地漏和漏水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地漏包括地漏内胆、地漏面板、地漏存水弯管和地漏接管,地漏接管嵌入水平面内,地漏存水弯管位于地漏内胆的下端,地漏内胆和地漏存水弯管均安装在地漏接管的内部,地漏面板安装在地漏接管的上端,地漏存水弯管的内部安装有中间立杆;通过地漏内胆和地漏面板之间设置的橡胶环,增加了地漏面板和地漏内胆边缘处在橡胶环的作用下进行密封,减少污水外溢,同时地漏内胆下端设置的地漏存水弯管,使得智能地漏内部有水时,地漏存水弯管通过内部的水密封,避免智能地漏出现臭气反溢,套接在中间立杆外部的圆片位于支架和电磁铁之间,便于地漏内胆通过电磁铁和圆片进行密封。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floor d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地漏
本技术涉及地漏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地漏。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家庭卫生间淋浴外的普通地漏,对于一些生活习惯较好或者在家停留时间短的群体,普遍存在长时间地面无积水,地漏水封得不到补水,从而造成反味。在这种情况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智能地漏,他结合水浸传感器功能,在无水的情况下,通过电磁铁吸盘及原片直接吸合,封闭地漏,即使水封干涸也不会有臭气反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具备满足日常卫生间普通地面排水需要,同时满足在长期无水的情况下,地漏直接封闭防止臭气反溢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包括智能地漏和漏水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地漏包括地漏内胆、地漏面板、地漏存水弯管和地漏接管,地漏接管嵌入水平面内,地漏存水弯管位于地漏内胆的下端,地漏内胆和地漏存水弯管均安装在地漏接管的内部,地漏面板安装在地漏接管的上端,地漏存水弯管的内部安装有中间立杆,中间立杆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片,且圆片套接在中间立杆的外部,地漏面板和地漏内胆之间设置有橡胶环,地漏内胆的内壁处固定有电磁铁。优选的,漏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第一漏水传感器安装在橡胶环下表面的外边缘处,第二漏水传感器安装在地漏面板外侧的水平面内,控制面板的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的上端连接有控制面板电源线,便于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发生给控制面板。优选的,控制面板和第二漏水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有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控制面板和第一漏水传感器之间电性连接有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控制面板和电磁铁之间电性连接有电磁铁电源线,便于控制面板通过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对电磁铁进行控制。优选的,地漏存水弯管为双管状结构,且地漏存水弯管外部的分支管底板闭合,便于地漏存水弯管通过水进行密闭。优选的,地漏面板设置在智能地漏的顶端,便于污水通过地漏面板流入到智能地漏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地漏内胆和地漏面板之间设置的橡胶环,增加了地漏面板和地漏内胆边缘处在橡胶环的作用下进行密封,减少污水外溢,同时地漏内胆下端设置的地漏存水弯管,使得智能地漏内部有水时,通过地漏存水弯管内部的水进行密封,避免智能地漏在使用时臭气反溢,同时套接在中间立杆外部的圆片位于支架和电磁铁之间,便于地漏内胆通过电磁铁和圆片进行密封。2、通过由控制面板、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组成的漏水智能控制系统,同时控制面板和第一漏水传感器之间通过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和第二漏水传感器之间通过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和电磁铁之间通过电磁铁电源线电性连接,第一漏水传感器或第二漏水传感器检测到有无水时,控制面板通过电磁铁电源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通断,增加了智能地漏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智能地漏;11、地漏内胆;12、支架;13、中间立杆;14、橡胶环;15、地漏面板;16、电磁铁;17、圆片;18、地漏存水弯管;19、地漏接管;20、漏水智能控制系统;21、控制面板;22、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23、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24、电磁铁电源线;25、第一漏水传感器;26、第二漏水传感器;27、控制面板电源线;28、液晶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包括智能地漏10和漏水智能控制系统20,智能地漏10包括地漏内胆11、地漏面板15、地漏存水弯管18和地漏接管19,地漏接管19嵌入水平面内,地漏存水弯管18位于地漏内胆11的下端,地漏内胆11和地漏存水弯管18均安装在地漏接管19的内部,地漏面板15安装在地漏接管19的上端,地漏存水弯管18的内部安装有中间立杆13,中间立杆13的上端安装有支架12,支架12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片17,且圆片17套接在中间立杆13的外部,地漏面板15和地漏内胆11之间设置有橡胶环14,地漏内胆11的内壁处固定有电磁铁16,通过地漏内胆11和地漏面板15之间设置的橡胶环14,增加了地漏面板15和地漏内胆11边缘处在橡胶环14的作用下进行密封,减少污水外溢,同时地漏内胆11下端设置的地漏存水弯管18,使得智能地漏10内部有水时,通过地漏存水弯管18内部的水进行密封,避免智能地漏10在使用时臭气反溢,同时套接在中间立杆13外部的圆片17位于支架12和电磁铁16之间,便于地漏内胆11通过电磁铁16和圆片17进行密封。参阅附图1至附图2所示。进一步的,漏水智能控制系统20包括控制面板21、第一漏水传感器25和第二漏水传感器26,第一漏水传感器25安装在橡胶环14下表面的外边缘处,第二漏水传感器26安装在地漏面板15外侧的水平面内,控制面板21的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28,控制面板21的上端连接有控制面板电源线27,控制面板21和第二漏水传感器26之间电性连接有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22,控制面板21和第一漏水传感器25之间电性连接有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23,控制面板21和电磁铁16之间电性连接有电磁铁电源线24,通过由控制面板21、第一漏水传感器25和第二漏水传感器26组成的漏水智能控制系统20,同时控制面板21和第一漏水传感器25之间通过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23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和第二漏水传感器26之间通过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22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和电磁铁16之间通过电磁铁电源线24电性连接,第一漏水传感器25或第二漏水传感器26检测到有无水时,控制面板21通过电磁铁电源线24控制电磁铁16的电流通断,增加了智能地漏10使用的便捷性,地漏存水弯管18为双管状结构,且地漏存水弯管18外部的分支管底部闭合,便于地漏存水弯管18通过内部的水进行密封,地漏面板15设置在智能地漏10的顶端,便于污水通过地漏面板15后流入到智能地漏10内部。本技术在运用时,使用时,把地漏接管19嵌入到水平面内,并把地漏接管19的外边缘通过隔水胶进行密封,把地漏内胆11、支架12、中间立杆13、电磁铁16、圆片17和地漏存水弯管18安装在地漏接管19的内部,把地漏面板15安装在地漏接管19的端部,同时橡胶环14安装在地漏内胆11和地漏面板15之间,同时第一漏水传感器25固定在橡胶环14的下表面,第二漏水传感器26安装在地漏面板15外侧的水平面内,同时控制面板21通过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22与第二漏水传感器26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通过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23与第一漏水传感器25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通过电磁铁电源线24与电磁铁电源线24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通过控制面板电源线2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控制面板21工作时通过第二漏水传感器接线22、第一漏水传感器接线23和电磁铁电源线24依次给第二漏水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地漏和漏水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地漏包括地漏内胆、地漏面板、地漏存水弯管和地漏接管,地漏接管嵌入水平面内,地漏存水弯管位于地漏内胆的下端,地漏内胆和地漏存水弯管均安装在地漏接管的内部,地漏面板安装在地漏接管的上端,地漏存水弯管的内部安装有中间立杆,中间立杆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片,且圆片套接在中间立杆的外部,地漏面板和地漏内胆之间设置有橡胶环,地漏内胆的内壁处固定有电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地漏和漏水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地漏包括地漏内胆、地漏面板、地漏存水弯管和地漏接管,地漏接管嵌入水平面内,地漏存水弯管位于地漏内胆的下端,地漏内胆和地漏存水弯管均安装在地漏接管的内部,地漏面板安装在地漏接管的上端,地漏存水弯管的内部安装有中间立杆,中间立杆的上端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圆片,且圆片套接在中间立杆的外部,地漏面板和地漏内胆之间设置有橡胶环,地漏内胆的内壁处固定有电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地漏,其特征在于,漏水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第一漏水传感器安装在橡胶环下表面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殷晶晶高义峰王继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