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9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水路面,包括设置于路边的排水沟以及设置于排水沟顶部的排水盖,排水沟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排水盖抵接的抵接槽;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过滤罩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凸沿,抵接槽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供凸沿卡嵌的阶梯槽,凸沿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通槽,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可相对通槽上下滑移,阶梯槽底部开设有插接槽,转杆的下端可穿入插接槽,且转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插接槽旋转抵接的旋转卡块。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该路面在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积水通过排水盖后流至过滤罩处,过滤罩将积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使得排水沟排水效果更好。

A kind of Drainage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路面
本技术涉及路面排水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水路面。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路面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减少积水以及水对路面的损坏,需要设置排水结构。路面排水主要靠设置在路面两侧的排水沟,为了保障人员及车辆安全,排水沟上通常加盖带有排水通孔的盖板。例如公告号为CN2067845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区公路边沟的排水盖板,它包括矩形盖板,在矩形盖板上开设有排水孔;矩形盖板的底面为内凹的拱形面,在矩形盖板的上端面排水孔的外围设有倾斜向排水孔的倒角槽。该排水盖设置的拱形面以及倒角槽均利于水的排泄。然而,通过排水盖的水中一般有树叶、石块等很多杂物;现有技术中这些杂物一般随排水盖流入排水沟,容易发生排水沟堵塞的情况,导致排水沟无法正常排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路面,该路面在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积水通过排水盖后流至过滤罩处,过滤罩将积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使得排水沟排水效果更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水路面,包括设置于路边的排水沟以及设置于排水沟顶部的排水盖,所述排水沟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所述排水盖抵接的抵接槽;所述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凸沿,所述抵接槽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供凸沿卡嵌的阶梯槽,所述凸沿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且所述转杆可相对所述通槽上下滑移,所述阶梯槽底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转杆的下端可穿入所述插接槽,且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插接槽旋转抵接的旋转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两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沿,抵接槽的底部开设有阶梯槽,凸沿通过转杆、旋转卡块与插接槽配合定位于阶梯槽,实现过滤罩稳定安装于排水盖的下方,路面上的积水依次流过排水盖以及过滤罩,过滤罩实现将积水中的杂物过滤,使得排水沟不容易被堵塞,工作人员将过滤罩安装到排水沟的过程中,使凸沿朝向阶梯槽的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转杆以及旋转卡块插入插接槽内,此时工作人员在转动转杆,转杆带动旋转卡块转动并使得旋转卡块与插接槽槽壁实现抵接,以实现凸沿定位于阶梯槽。优选的,所述插接槽包括开设于阶梯槽槽底的条形槽以及开设于条形槽且与条形槽相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顶部与所述条形槽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旋转卡块穿过条形槽后可通过旋转以抵接在弧形槽中,以将凸沿定位于阶梯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过滤罩时,工作人员使凸沿抵触于阶梯槽的过程中,转杆以及旋转卡块插入插接槽的条形槽内直至旋转卡块进入弧形槽,此时工作人员在转动转杆,转杆带动旋转卡块转动并使得旋转卡块与插接槽的弧形槽相互抵接,以实现凸沿定位于阶梯槽。优选的,所述通槽包括开设于所述阶梯槽槽底的通孔以及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的容置槽,所述通孔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容置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转杆的上端固设有导向块并穿过所述固定块,且所述转杆可相对所述固定块滑移,所述转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且所述回位弹簧位于固定块与所述导向块之间,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当所述回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转杆的上端可延伸至所述凸沿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当旋转卡块与弧形槽相互抵接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旋转卡块抵紧弧形槽的槽壁,当旋转卡块对准弧形槽的槽口时,回位弹簧迅速恢复自然状态并使得转杆的上端延伸至凸沿外,此时旋转卡块位于条形槽内,工作人员可将凸沿往上移动,实现将过滤罩从排水沟内拆下来。优选的,所述旋转卡块与所述弧形槽旋转抵接时,所述转杆的顶端与所述通孔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转杆的上端面开设有基本呈多边形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卡块与弧形槽旋转抵接时,转杆的端部与凸沿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保证转杆、旋转卡块以及插接槽之间抵接配合的稳定性,转杆的上端部开设有呈多边形的插孔,工作人员可使用与该多边形相配合的工具进行插接,插接后可通过转动工具从而转动转杆,呈多边形的插孔设置,一方面实现即使转杆的上端位于通孔内时,工作人员仍可转动转杆;另一方面,相较于插孔设置呈圆孔而言,插孔呈多边形,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转动转杆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过滤罩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侧壁部以及设于两个所述侧壁部之间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基本呈倒V字型,所述过滤部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壁部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壁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积水中杂物的收集空间;两个所述凸沿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侧壁部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罩包括两个侧壁部以及设于两个侧壁部之间的过滤部,过滤部的底部分别与侧壁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此时过滤部的两侧分别与侧壁部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积水中杂物的收集空间,当积水流经过滤罩时,积水经过过滤部并进入排水沟,水中的杂物在过滤部的作用下不容易再继续进入排水沟,并且杂物容易沿过滤部的侧边滑落并容置在收集空间内,过滤部与侧壁部配合设置,有利于更好地对积水进行过滤。优选的,所述过滤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若干个所述加强筋呈纵横交错穿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积水经过过滤部的过滤孔时容易形成表面张力,加强筋设置使夹杂在积水中的杂质不容易在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过滤部的过滤孔的表面上,使积水从排水盖流进过滤罩时更容易冲刷过滤部两侧表面上的杂质,并使杂质掉落到收集空间中。优选的,所述凸沿呈水平设置,所述凸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陷部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过滤罩从排水沟内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排水盖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两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凸沿,抵接槽的底部开设有阶梯槽,凸沿通过转杆、旋转卡块与插接槽配合定位于阶梯槽,实现过滤罩稳定安装于排水盖的下方,路面上的积水依次流过排水盖以及过滤罩,过滤罩实现将积水中的杂物过滤,使得排水沟不容易被堵塞;2、回位弹簧设置,可加强旋转卡块与弧形槽之间的抵接强度,使得凸沿更加稳定安装于阶梯槽;当回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回位弹簧使得转杆自动向上移动并使得转杆的上端部延伸至凸沿外,便于工作人员后续对转杆进行操作;3、由于积水经过过滤部的过滤孔时容易形成表面张力,加强筋设置使夹杂在积水中的杂质不容易在积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过滤部的过滤孔的表面上,使积水从排水盖流进过滤罩时更容易冲刷过滤部两侧表面上的杂质,并使杂质掉落到收集空间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水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水盖、过滤罩以及排水沟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水路面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排水沟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路面,包括设置于路边的排水沟(102)以及设置于排水沟(102)顶部的排水盖(103),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沟(102)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所述排水盖(103)抵接的抵接槽(21);所述排水盖(103)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3),所述过滤罩(3)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凸沿(4),所述抵接槽(21)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供凸沿(4)卡嵌的阶梯槽(22),所述凸沿(4)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转动连接有转杆(71),且所述转杆(71)可相对所述通槽(6)上下滑移,所述阶梯槽(22)底部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转杆(71)的下端可穿入所述插接槽(5),且所述转杆(7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插接槽(5)旋转抵接的旋转卡块(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路面,包括设置于路边的排水沟(102)以及设置于排水沟(102)顶部的排水盖(103),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沟(102)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有所述排水盖(103)抵接的抵接槽(21);所述排水盖(103)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罩(3),所述过滤罩(3)两侧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凸沿(4),所述抵接槽(21)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供凸沿(4)卡嵌的阶梯槽(22),所述凸沿(4)沿竖直方向穿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内转动连接有转杆(71),且所述转杆(71)可相对所述通槽(6)上下滑移,所述阶梯槽(22)底部开设有插接槽(5),所述转杆(71)的下端可穿入所述插接槽(5),且所述转杆(7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插接槽(5)旋转抵接的旋转卡块(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槽(5)包括开设于阶梯槽(22)槽底的条形槽(51)以及开设于条形槽(51)且与条形槽(51)相通的弧形槽(52),所述弧形槽(52)的顶部与所述条形槽(5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旋转卡块(72)穿过条形槽(51)后可通过旋转以抵接在弧形槽(52)中,以将凸沿(4)定位于阶梯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路面,其特征是:所述通槽(6)包括开设于所述阶梯槽(22)槽底的通孔(61)以及与所述通孔(61)相互连通的容置槽(62),所述通孔(61)的底部与所述容置槽(6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容置槽(62)内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21),所述转杆(71)的上端固设有导向块(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淮松李宜欣李泽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广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