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作油冷式螺杆压缩机(1),具有:螺杆转子(40),其包含阳转子(50)和与阳转子(50)啮合的阴转子(60);转子外壳(10),其收纳螺杆转子(40);以及多个供油口(13),其在转子外壳(10)中,配置为向螺杆转子(40)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冷式螺杆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式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作为液冷式螺杆压缩机的一种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对喷射喷嘴(供油口)的配置进行研究而促进压缩中的气体与油的热交换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1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中,从喷射喷嘴向压缩室(转子室)内的喷射方向朝向与螺杆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此,较长地确保油在压缩室内的气体中飞行的时间,促进油与气体的热交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518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油冷式螺杆压缩机使螺杆转子高速旋转而压缩气体,因此可以认为即使如前所述地改变喷射方向,油与转子外壳和螺杆转子接触之前油与空气接触的时间仅略微增加。因此,热交换性能也仅预期略微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还存在改善的余地。进一步而言,针对阳转子、阴转子、转子外壳之间的基于油的密封性能的提高,没有进行特别的研究。特别地,在专利文献1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中,对低压部供油,但在高压部有可能油不足。此外,如果通过增加低压部处的供油量而增加向高压部运送的油量,则在低压部油被过剩地供给,因过剩的油的搅拌而产生动力损失。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液冷式螺杆压缩机、特别是油冷式螺杆压缩机中,通过防止液体(油)的偏置而提高热交换性能和密封性能。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冷式螺杆压缩机,具有:螺杆转子,其包含阳转子和与前述阳转子啮合的阴转子;转子外壳,其收纳前述螺杆转子;以及多个供液口,其在前述转子外壳中,以向前述螺杆转子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液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转子外壳中,以向螺杆转子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液的方式配置供液口,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的偏置。在此,齿槽空间是指由转子外壳、阳转子的齿和阴转子的齿而限定的连通空间。能够防止液体的偏置,从而能够促进液体与压缩气体的热交换且提高热交换性能,同时还能够提高阳转子与阴转子与转子外壳之间的基于液体的密封性能。因此,压缩效率提高,故而能够提高节能性能。也可以还具有供液量调整机构,其随着从低压侧向高压侧行进而减少自前述供液口的供液量。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液体的偏置。齿槽空间内的气体的体积随着被压缩而变小,因此随着从低压部向高压部行进而需要的供液量变少。因此,借助供液量调整机构,随着从低压部向高压部行进而减少供液量,从而能够向适合的部位供给所需量的液体。由此,能够防止向低压部的过剩的供液,因此能够减少因过剩的液体的搅拌而导致的动力损失,从而提高节能性能。前述多个供液口可以配置于直线上,还具有将配置于直线上的前述供液口连接的直线状的供液配管。根据该结构,供液配管为直线状,因此能够防止供液配管的形状复杂化而削减加工供液配管的工作量。应予说明,供液口不需要全部设置在直线上,配置于直线上的多个供液口之外,也可以存在配置在该直线外的供液口。也可以前述多个供液口中至少两个供液口设置在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的一方侧,在前述螺杆转子延伸的方向上,设置在前述一方侧的相邻的前述供液口彼此的最远点间距离比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中前述一方侧的齿槽宽度更小。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一个齿槽内配置至少两个供液口。因此,能够抑制齿槽内的液体不足。因此,基于充分量的液体的冷却性能和密封性能提高,能够提高压缩效率。前述多个供液口中至少两个供液口可以设置在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的一方侧,在前述螺杆转子延伸的方向上,设置在前述一方侧的相邻的前述供液口的最近点间距离比前述一方侧的齿槽宽度更大、或设置在前述一侧的相邻的前述供液口的最远点间距离比前述一方侧的齿槽宽度更小。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噪音。假如相邻的供液口的最近点间距离比阳转子或阴转子中设置有供液口一侧的齿槽宽度更小,且相邻的供液口的最远点间距离比阳转子或阴转子中设置有供液口一侧的齿槽宽度更大,则齿尖变得同时位于供液口附近。供液口中的压力在齿尖通过时因离心力而急剧增加,因此如果在相邻的两个供液口中同时引起急剧的压力上升,则供液配管内的压力急剧上升。供液配管内的压力的急剧上升成为脉动的原因,该脉动成为噪音的原因。因此,通过避免上述的情况而设置供液口,能够减少噪音。前述转子外壳也可以在前述螺杆转子延伸的方向上,在与前述螺杆转子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吸入口,前述多个供液口中最接近前述吸入口的前述供液口的位置从前述吸入口离开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中设置有最接近前述吸入口的前述供液口侧的齿槽宽度以上。根据该结构,即使螺杆转子旋转,最接近吸入口的(最低压侧的)供液口与吸入口也不会流体连接。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向吸入口漏出、发生吸入加热、体积效率降低。前述转子外壳可以在前述螺杆转子延伸的方向上,在与前述螺杆转子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排出口,前述多个供液口中最接近前述排出口的前述供液口的位置从前述排出口离开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中设置有最接近前述排出口的前述供液口侧的齿槽宽度以上。根据该结构,即使螺杆转子旋转,最接近排出口的(最高压侧的)供液口与排出口也不会流体连接。因此,能够防止液体从排出口向供液口内逆流、体积效率降低,并且能够防止因再压缩而导致的动力损失。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液冷式螺杆压缩机中,设为向螺杆转子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液,因此能够防止液体的偏置,能够提高热交换性能和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的局部概略结构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转子外壳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示出转子外壳内的供油口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示出转子外壳内的供油口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外壳的配置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外壳的配置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外壳内的供油口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冷式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外壳内的供油口的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油冷式螺杆压缩机)10转子外壳10a吸入口10b排出口11、12分隔壁13供油口13a~13c供油口(供油量调整机构)13A~13C流量调整阀(供油量调整机构)14尖端点14a吸入侧尖端点14b排出侧尖端点15供油配管15a、15b、15c供油配管(供油量调整机构)20、21轴承外壳30转子室31阳转子室32阴转子室33、34轴承室40螺杆转子50阳转子51、52轴构件53、54轴承。60阴转子61、62轴构件63、64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应予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式螺杆压缩机,具有:/n螺杆转子,其包含阳转子和与前述阳转子啮合的阴转子;/n转子外壳,其收纳前述螺杆转子;以及/n多个供液口,其在前述转子外壳中,以向前述螺杆转子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液的方式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9 JP 2017-2167291.一种液冷式螺杆压缩机,具有:
螺杆转子,其包含阳转子和与前述阳转子啮合的阴转子;
转子外壳,其收纳前述螺杆转子;以及
多个供液口,其在前述转子外壳中,以向前述螺杆转子的至少两个齿槽空间内供液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螺杆压缩机,特征在于,
还具有供液量调整机构,其随着从低压侧向高压侧行进而减少自前述供液口的供液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供液口配置于直线上,
所述液冷式螺杆压缩机还具有将配置于直线上的前述供液口连接的直线状的供液配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式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供液口中至少两个供液口设置在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中的一方侧,
在前述螺杆转子延伸的方向上,设置于前述一方侧的相邻的前述供液口彼此的最远点间距离比前述阳转子或前述阴转子中前述一方侧的齿槽宽度更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泽亮,田中孝二,野口透,坂口广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