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制备方法以及用其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和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452187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和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包含由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以及附着于该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的钴氧化物颗粒和锰氧化物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制备方法以及用其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和二次电池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10-2017-0155469的优先权,将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制备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优异的富Ni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设备的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在这种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电压、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已经商业化并被广泛使用。作为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使用了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在这种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中,主要使用了具有高的功能电压和优异的容量性质的锂钴复合金属氧化物,例如LiCoO2。然而,由于脱锂使晶体结构不稳定,LiCoO2的热性质非常差,并且其是昂贵的。因此,LiCoO2在大量用作电动车辆等的电源方面有局限性。作为代替LiCoO2的材料,已开发了锂锰复合金属氧化物(LiMnO2或LiM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包含:/n下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和/n附着于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的钴氧化物颗粒和锰氧化物颗粒:/n[式1]/n[Ni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1 KR 10-2017-0155469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包含:
下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和
附着于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的钴氧化物颗粒和锰氧化物颗粒:
[式1]
[NiaCobM1cM2d](OH)2
在式1中,0.8≤a<1,0<b<0.2,0≤c≤0.1,0≤d≤0.1,M1是选自由Mn和Al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M2是选自由Ba、Ca、Zr、Ti、Mg、Ta、Nb和Mo组成的组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中,基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总重量,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含有的钴的量为10-18000p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中,基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总重量,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含有的锰的量为10-12000p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中钴:锰的重量比为6:4至8: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中的镍元素和钴元素的摩尔分数是恒定的。


6.一种制备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含铵络合剂和碱性化合物加入含有镍原料和钴原料的金属溶液中以引起共沉淀反应,从而形成下式1表示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并且
将钴氧化物颗粒和锰氧化物颗粒添加到形成有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反应溶液中,以使所述钴氧化物颗粒和所述锰氧化物颗粒附着于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表面,
[式1]
[NiaCobM1cM2d](OH)2
在式1中,0.8≤a<1,0<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晖郑王谟李东勋朴星彬金智惠曹炯万韩政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