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及装置、色域转换方法及装置、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87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7:11
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及装置、色域转换方法及装置、介质,所述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四面体插值计算。

Tetrahedral interpol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lor gamut conversion method and devic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及装置、色域转换方法及装置、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及装置、色域转换方法及装置、介质。
技术介绍
对于RGB数据的色域转换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插值方式。例如,双三次插值、三棱柱插值、金字塔插值或者四面体插值等,其中,四面体插值方式的精度最高,但是计算量较大。通常情况下,图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需要计算四个四面体顶点齐次坐标构成的四阶矩阵行列式。因此,采用四面体插值方式来进行色域转换的耗时和设备功耗往往不能达到用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是四面体插值计算的复杂度较高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包括:获取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所述四个顶点为所述八个采样点中的四个;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可选的,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四面体的体积:V=L3/6;其中,V为所述四面体的体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可选的,采用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待插值点与任意三个所述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V1=b*S1/3=b*L2/6;V2=r*S2/3=r*L2/6;V3=h3*S3/3=(g-r)*L2/6;V4=h4*S4/3=(L-b-g)*L2/6;其中,V1为第一个子四面体的体积,(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S1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V2为第二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2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另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V3为第三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3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h3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距离,V4为第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4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面积,h4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距离,可选的,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D=[DAL+(DD-DC)r+(DC-DA)g+(DB-DA)b]/L;其中,D为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DA、DB、DC、DD分别为所述包围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B、C、D的映射值,(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边CD与X轴平行,边CA与Y轴平行,边BA与Z轴平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色域转换方法,包括:获取待转换图像及其色域信息;在预设的色域转换数据库中,选择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根据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采用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对所述待转换图像进行色域转换,得到所述对应的色域转换图像。可选的,所述色域转换数据库采用以下方式得到:根据广色域屏幕特性以及特定色域数据进行色域测量、标定,得到至少一种色域转换数据;所述色域转换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sRGB色域转换数据、DCI-P3色域转换数据以及AdobeRGB色域转换数据可选的,所述选择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包括:对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进行地址解析;采用三维查找表查找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所述四个顶点为所述八个采样点中的四个;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可选的,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四面体的体积:V=L3/6;其中,V为所述四面体的体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可选的,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采用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待插值点与任意三个所述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V1=b*S1/3=b*L2/6;V2=r*S2/3=r*L2/6;V3=h3*S3/3=(g-r)*L2/6;V4=h4*S4/3=(L-b-g)*L2/6;其中,V1为第一个子四面体的体积,(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S1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V2为第二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2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另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V3为第三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3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h3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距离,V4为第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4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面积,h4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距离,可选的,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D=[DAL+(DD-DC)r+(DC-DA)g+(DB-DA)b]/L;其中,D为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DA、DB、DC、DD分别为所述包围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B、C、D的映射值,(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边CD与X轴平行,边CA与Y轴平行,边BA与Z轴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色域转换装置,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转换图像及其色域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所述四个顶点为所述八个采样点中的四个;/n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n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所述四个顶点为所述八个采样点中的四个;
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
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四面体的体积:
V=L3/6;
其中,V为所述四面体的体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分别计算所述待插值点与任意三个所述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
V1=b*S1/3=b*L2/6;
V2=r*S2/3=r*L2/6;
V3=h3*S3/3=(g-r)*L2/6;
V4=h4*S4/3=(L-b-g)*L2/6;
其中,V1为第一个子四面体的体积,(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S1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V2为第二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2为三个均在所述立方体另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V3为第三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3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h3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距离,V4为第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S4为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面积,h4为所述待插值点到所述三个不在所述立方体一面的顶点所形成的另一三角形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
D=[DAL+(DD-DC)r+(DC-DA)g+(DB-DA)b]/L;
其中,D为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DA、DB、DC、DD分别为所述包围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B、C、D的映射值,(r,g,b)为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边CD与X轴平行,边CA与Y轴平行,边BA与Z轴平行。


5.一种色域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转换图像及其色域信息;
在预设的色域转换数据库中,选择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
根据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方法对所述待转换图像进行色域转换,得到所述对应的色域转换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域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域转换数据库采用以下方式得到:
根据广色域屏幕特性以及特定色域数据进行色域测量、标定,得到至少一种色域转换数据;所述色域转换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sRGB色域转换数据、DCI-P3色域转换数据以及AdobeRGB色域转换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域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包括:
对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进行地址解析;
采用三维查找表查找与所述待转换图像的色域信息对应的色域转换数据。


8.一种四面体插值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所述四个顶点为所述八个采样点中的四个;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四面体插值定理公式、所述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所述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映射值,得到所述待插值点的插值数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四面体的体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四面体的体积:
V=L3/6;
其中,V为所述四面体的体积,L为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四面体插值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插值点在采样空间的坐标、所述采样空间中包围所述待插值点的附近八个采样点形成的立方体的边长,计算得到所述待插值点与所述四面体中的任意三个顶点形成的四个子四面体的体积,采用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珈立罗小伟林福辉
申请(专利权)人: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