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模拟计算
,具体涉及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主题公园室内有轨游览车项目上,有轨游览车的车体需要配合特技机构、道具及策划的情景内容、电影特效等做出不同速度的行驶动作,对于结构为差速驱动机构的车体,在项目的前、中、后阶段,都需要有便捷、灵活的方式来设计车体行走动作,需要有直观的方式观察车体与其他场景元素相互配合情况,同时期望设计的行走动作数据能够直接用于物理执行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包括:S1:在三维模型中构建轨道线和位置条码线,其中,位置条码线由轨道线偏移一定距离形成;S2:构建差速游览车的车体简化模型及其运动规则,所述车体简化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和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以及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所述运动规则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始终位于轨道线上,车体行走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在三维模型中构建轨道线和位置条码线,其中,位置条码线由轨道线偏移一定距离形成;/nS2:构建差速游览车的车体简化模型及其运动规则,所述车体简化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和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以及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所述运动规则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始终位于轨道线上,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的连线与车体前、后导向机构的连线垂直,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位于位置条码线上且跟随车体后导向机构移动;/nS3:计算所述车体简化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三维模型中构建轨道线和位置条码线,其中,位置条码线由轨道线偏移一定距离形成;
S2:构建差速游览车的车体简化模型及其运动规则,所述车体简化模型的组成部分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和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以及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所述运动规则包括: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始终位于轨道线上,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的连线与车体前、后导向机构的连线垂直,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位于位置条码线上且跟随车体后导向机构移动;
S3:计算所述车体简化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线由线段和圆弧两种形式的线型连接构成,直线和圆弧首尾相接且相切;所述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由一条线段表示,该线段与所述位置条码线相交,交点对应的位置条码线长度值即为位置条码阅读器的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车体前导向机构在轨道线上的位置由行走动画控制参数关键帧曲线决定,车体前、后导向机构的间距为固定值,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的间距为固定值,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和车体前、后导向机构的相对位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1.读取行走动画控制参数关键帧曲线;
S32.根据行走动画控制参数关键帧曲线,计算车体前导向机构在轨道线的位置坐标和方向;
S33.根据车体前导向机构在轨道线的位置坐标和方向,计算车体后导向机构在轨道线的位置坐标和方向;
S34.根据车体前、后导向机构在轨道线的位置坐标,计算车体行走轮机构左、右轮的位置坐标;
S35.根据车体后导向机构在轨道线的位置坐标和方向,计算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的位置坐标;
S36.计算车体位置条码阅读器对应的读值。
5.一种有轨差速游览车运动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在三维模型中构建轨道线和位置条码线,其中,位置条码线由轨道线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伟明,马静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强方特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