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桩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36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桩装置及方法,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对待压入桩的位置及承载力均无要求,适用范围广,工序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桩装置,包括抗压桩、抗拔桩、变推力千斤顶和反力梁;抗压桩的顶部设置变推力千斤顶,抗拔桩设置在抗压桩的一侧,反力梁一端设置于变推力千斤顶的顶出端上方,反力梁的中部柔性连接抗拔桩的顶部,反力梁的另一端设有与待压入桩连接的抱紧装置;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压桩装置的压桩方法,包括计算抗压桩与抗拔桩的数量,然后将抗压桩与抗拔桩均打入基坑底部土层中,再启动变推力千斤顶,并逐步加大变推力千斤顶的推力,直至变推力千斤顶达到设定的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将待压入桩压入设定的持力层内。

A pile pr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桩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压桩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及钢桩等桩基础施工时,通常采用锤击法或静压法等。锤击法是利用桩锤下落时的瞬时冲击机械能,克服土体对桩体的阻力,使其静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桩体下沉,达到新的静压平衡状态,如此反复地锤击桩头,桩身也就不断地下沉。静压法是指利用无振动、无噪声的静压力将桩体压入土中。无论采用锤击法或静压法沉桩,由于现有的大型打桩或压桩设备都有一个较大的作业半径,而上述设备的夹桩器距离设备中心的距离一般小于作业半径,因此,由于操作空间受限,对于承载力较大且靠近基坑侧壁的待压入桩,现有大型打桩或压桩设备无法对其进行施工,当基坑的空间足够时,现有技术一般会将承载力较大的桩替换为多个承载力较小的桩,该方法工序复杂,且成本高;当基坑的空间有限时,即使将承载力较大的桩替换为密布的承载力较小的桩,总的承载力可能仍不够,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设计方案,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桩装置及方法,对待压入桩的位置及承载力均无要求,适用范围广,工序简单,成本较低。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桩装置,包括抗压桩;抗拔桩,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一侧;变推力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部,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面上;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一端设置于所述千斤顶的顶出端上方,所述反力梁的中部柔性连接所述抗拔桩的顶部;所述反力梁的另一端设有抱紧装置,所述抱紧装置用于与待压入桩连接;所述抗拔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拉力与所述抗压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压力的方向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桩装置,包括抗压桩、抗拔桩、变推力千斤顶和反力梁;抗拔桩设置在抗压桩的一侧,抗压桩的顶部连接变推力千斤顶的固定端,反力梁一端设置于千斤顶的顶出端上方,反力梁的中部柔性连接抗拔桩的顶部,抗拔桩承受的反力梁传来的拉力与抗压桩所承受的反力梁传来的压力的方向平行,以使反力梁的两端能够以柔性连接点为支点上下运动,反力梁的另一端设有与待压入桩连接的抱紧装置;根据杠杆原理,变推力千斤顶向上推动反力梁的一端时,反力梁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并通过抱紧装置给待压入桩施加压力,随着变推力千斤顶的推力逐步增加,待压入桩最终被压入要求的持力层,待压入桩的承载力满足设置要求;抱紧装置设置在反力梁的端部,对操作空间的要求小,因此,抱紧装置既可以连接位于基坑中部的桩,也可以连接靠近基坑侧壁的边桩或角桩,反力梁一端设置于变推力千斤顶的顶出端上方,变推力千斤顶可为反力梁提供变推力,既可适用于承载力小的待压入桩,也适用于承载力大的待压入桩;由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待压入桩的位置和承载力均无要求,适用范围广,并且无须将大型桩替换为多个小型桩工序简单,也无须更改设计方案,工序简单、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压桩装置的压桩方法,包括,计算抗压桩与抗拔桩的数量;将所述抗压桩与所述抗拔桩均打入基坑底部土层中;启动所述变推力千斤顶,并逐步加大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推力,直至所述变推力千斤顶达到设定的推力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上述压桩装置的压桩方法,由于该压桩方法是上述压桩装置的使用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桩方法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中抗拔桩、第一传力构件和反力梁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的力学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桩装置,包括抗拔桩2、抗压桩3、变推力千斤顶10和反力梁4;抗拔桩2设置在抗压桩3的一侧,抗压桩3的顶部连接变推力千斤顶10的固定端,反力梁4一端连接在变推力千斤顶10的顶出端上,反力梁4的中部柔性连接抗拔桩2的顶部,反力梁4的另一端设有与待压入桩1连接的抱紧装置5;抱紧装置5可以保证在压桩过程中,待压入桩1不会相对抱紧装置5的轴向运动。反力梁4相当于杠杆,抗拔桩2为支点,变推力千斤顶10作用在反力梁4上的点为施力点,抱紧装置5作用在待压入桩1上的点为受力点,根据杠杆原理,变推力千斤顶10向上推动反力梁4的一端时,反力梁4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并通过抱紧装置5给待压入桩1施加压力,随着变推力千斤顶10的推力逐步增加,待压入桩1最终被压入要求的持力层,此时,待压入桩1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保证成桩效果,变推力千斤顶10最终通常取1.1~1.3倍的变推力千斤顶10的最大推力作为终桩压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桩装置,采用杠杆原理,并将抱紧装置5设置在反力梁4的端部,对操作空间的要求小,尤其适用于靠近基坑侧壁11的边桩或角桩,可根据待压入桩1的承载力、待压入桩1与抗拔桩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及抗拔桩2的中心与抗压桩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型号的变推力千斤顶10。抱紧装置5有多种可以实现的结构,示例的,抱紧装置5可以为手动抱桩器,该类型抱桩器的缺点是,需要施工人员现场手动调节抱桩器中的夹紧磙子,将待压入桩1夹紧,耗费的工时较长,且对施工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再示例的,抱紧装置5可以为液压抱桩器,该类型抱桩器的优点是,施工人员可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将待压入桩1夹紧,耗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抗压桩;/n抗拔桩,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一侧;/n变推力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部,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面上;/n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一端设置于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伸出端上方,所述反力梁的中部柔性连接所述抗拔桩的顶部,所述反力梁的另一端设有抱紧装置,所述抱紧装置用于与待压入桩连接;/n所述抗拔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拉力与所述抗压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压力的方向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抗压桩;
抗拔桩,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一侧;
变推力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部,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抗压桩的顶面上;
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一端设置于所述变推力千斤顶的伸出端上方,所述反力梁的中部柔性连接所述抗拔桩的顶部,所述反力梁的另一端设有抱紧装置,所述抱紧装置用于与待压入桩连接;
所述抗拔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拉力与所述抗压桩所承受的所述反力梁传来的压力的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装置为液压抱桩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压入桩的中心与所述抗拔桩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抗拔桩的中心与所述抗压桩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桩为单桩或联合多桩;所述抗拔桩为单桩或联合多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刚性连接在所述抗拔桩顶部的第一传力构件,所述第一传力构件与所述反力梁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力构件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反力梁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力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力构件上设有拉环,所述钢丝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浪傅学怡吴兵吴国勤周坚荣冯叶文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